- 年份
- 2024(4740)
- 2023(7258)
- 2022(6104)
- 2021(5955)
- 2020(5178)
- 2019(12036)
- 2018(12298)
- 2017(25013)
- 2016(13524)
- 2015(15537)
- 2014(15657)
- 2013(15645)
- 2012(14135)
- 2011(12741)
- 2010(13231)
- 2009(12467)
- 2008(12411)
- 2007(11093)
- 2006(10082)
- 2005(9249)
- 学科
- 济(52282)
- 经济(52230)
- 管理(35418)
- 业(33615)
- 方法(27175)
- 企(26706)
- 企业(26706)
- 数学(24986)
- 数学方法(24377)
- 税(21766)
- 税收(20307)
- 收(20136)
- 财(16234)
- 中国(15582)
- 农(14101)
- 制(11631)
- 贸(11014)
- 贸易(11005)
- 学(10891)
- 易(10764)
- 业经(9715)
- 银(9528)
- 银行(9512)
- 行(9113)
- 理论(9017)
- 农业(8557)
- 和(8325)
- 融(8075)
- 金融(8074)
- 务(8012)
- 机构
- 学院(194869)
- 大学(194448)
- 济(76582)
- 经济(74805)
- 管理(72179)
- 研究(62611)
- 理学(61801)
- 理学院(61149)
- 管理学(59648)
- 管理学院(59322)
- 中国(49779)
- 财(43096)
- 京(41429)
- 科学(38683)
- 财经(32693)
- 所(32287)
- 经(29389)
- 江(29155)
- 研究所(28784)
- 中心(28414)
- 农(28410)
- 北京(27112)
- 业大(27110)
- 范(24522)
- 师范(24190)
- 财经大学(24045)
- 州(23665)
- 经济学(23509)
- 院(22675)
- 农业(22448)
- 基金
- 项目(121588)
- 科学(94098)
- 研究(87553)
- 基金(86766)
- 家(76141)
- 国家(75604)
- 科学基金(63716)
- 社会(53051)
- 社会科(50398)
- 社会科学(50382)
- 省(46944)
- 基金项目(44910)
- 自然(41994)
- 教育(41544)
- 自然科(41030)
- 自然科学(41022)
- 划(40371)
- 自然科学基金(40244)
- 资助(38255)
- 编号(36793)
- 成果(30855)
- 重点(27595)
- 部(26888)
- 发(25583)
- 课题(25477)
- 创(24746)
- 科研(23748)
- 创新(23265)
- 大学(23027)
- 项目编号(22868)
共检索到29432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樊勇 姚凯
在新一轮《税收征管法》修订的讨论中,如何完善税收滞纳金制度成了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在厘清税收滞纳金性质功能、总结我国现行滞纳金制度存在问题、比较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税收滞纳金征收模式与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套优化我国税收滞纳金征收模式的备选方案,以期为改革我国税收滞纳金制度提供思路。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征收模式 国际比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满源
本文分析认为,税收滞纳金比率设定虽然在不断降低,但作为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滞纳税款而征收的一种资金,定性为经济补偿性质更符合法律设计要求,长期来看滞纳金征收比率也应参照银行贷款利率标准来执行。为此,有必要尽快畅通税务机关与外界系统的资源共享渠道,便于税收征管。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经济补偿 征收比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俊良 顾慧媛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以下简称《行政强制法》)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是我国一部专门对行政强制进行规定的法律,其中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加收滞纳金是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之一。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中滞纳金的规定有了明显的法律冲突。因此,只有全面了解税收滞纳金与《行政强制法》的法律冲突,正确把握税收滞纳金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完善两者的衔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慧英
税收滞纳金是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期缴纳税款即滞纳税款,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向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征收的一项资金。它是以滞纳税款为基数,按照滞纳天数的多少并依据一定的比率计算征收的。从性质上来看,税收滞纳金既不是单纯的行政处罚, 也不具备经济补偿和惩戒双重性质,它仅是纯经济补偿性质。
关键词:
滞纳金 经济补偿 行政处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谢愉虹 潘璐
我国现行滞纳金制度存在惩罚性过重、计算规则不合理以及立法用语模糊等问题。德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为我们的制度完善提供了有益参考。笔者认为,修订《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时需要增加关于滞纳金性质、最长计算期、期间扣除等规定。
关键词:
滞纳金 附带税收 计算期间 惩罚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大春 陈正翼
本文基于"税收滞纳金是否可以在破产程序中优先受偿"的问题展开,通过引入"课税特区"理论,藉由量能课税与利益衡量的理念,明晰了破产程序中的税收滞纳金"协调并兼顾国家税收利益与普通债权人利益"的功能及其作为"税收利息"的法律性质,进而将税收滞纳金界定为"劣后债权",并形成"破产申请受理之前,税收滞纳金为普通破产债权;破产申请之后,税收滞纳金为劣后债权"的"前普后劣"的权利规范体系,以公平地保护普通债权人,以致在"保护债权人"这一利益点上实现破产法与税法的平衡与协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袁森庚
我国《行政强制法》关于滞纳金的规定与《税收征管法》有关税收滞纳金的规定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在税收执法实践中产生了滞纳金制度适用的困惑。本文首先认为存在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现行法律没有对税收滞纳金的性质进行判定,进而从法理上阐述了税收滞纳金的性质,提出如果在《税收征管法》中把滞纳金界定为因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欠缴税款时对国家的补偿,则在执法实践中关于滞纳金制度适用的各种疑惑都将消除。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税收征收管理法 行政强制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子龙
税收滞纳金制度是国家税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税收滞纳金制度存在定性不清、定量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不仅使税收滞纳金存在的合理性备受质疑,而且影响了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应从科学设定滞纳金征收比率、明确中止及不加收滞纳金的具体情形、明确相应的法律责任、明确税款和滞纳金的征收顺序等方面完善税收滞纳金制度。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征收比率 征收顺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霍爽
当前我国收税制度下的供给侧改革主要集中在税权划分、税率降低、税收结构和优惠政策的调整上。自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来,税收滞纳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征收方法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通过分析税收滞纳金的定义并探讨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合理、更科学的征收方法,从而实现较高的税收遵从度,减少由于税收滞纳金过高对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创造和谐的纳税环境。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企业负担 征收率 征收方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刚
税收滞纳金与执行滞纳金之间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形成了非同质性说、《税收征管法》优先适用说、《行政强制法》优先适用说和各自适用说四种观点,而且经由类案检索而来的司法案例亦呈现与之相应的四种裁判理由和相异的裁判结果。税收滞纳金与执行滞纳金在性质、功能和内涵等核心要素方面并无二致,应属同一范畴。在《税收征管法》与《行政强制法》就滞纳金产生的所谓法规竞合问题而言,应当采取“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特别法未规定者适用一般法”和“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判断原则,使税收滞纳金受《行政强制法》的拘束从而不得超过税款本金。
关键词:
滞纳金 税收征管法 行政强制法 法规竞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刚
从实然的角度看,税收滞纳金的性质取决于由其制度规则所体现的功能。海峡两岸有关税收滞纳金性质的不同认识,主要集中于具补偿功能的利息说和具惩罚功能的执行罚说,或者二者兼而有之。通过建立起以利息和罚款作为两端参照系的"利罚参照比较法",可以实证、直观地判断税收滞纳金的实际功能及其实然性质。而税收滞纳金的征收比率、计征期间和实际征收率、与税收利息的并存与否以及与《行政强制法》中的执行滞纳金之间的关系均会影响对税收滞纳金功能及其性质的界定。
关键词:
税收滞纳金 功能 性质 利罚参照比较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谭韵
税收遵从和纳税服务是围绕税收征管产生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传统税收征管体制下,二者之间呈对立关系,导致税收征管低效率。本文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对二者间存在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鉴于我国在处理二者关系上存在的一些制度缺陷,本文认为提高我国税收征管效率应该从厘清税收岗位纳税服务的职责、建立科学考核机制,激励主动服务、整合纳税服务相关资源、着力降低纳税人的税收遵从成本、加强纳税服务的社会协作等方面入手,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税收征管效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饶立新
适应税制改革的需要,我国逐步形成了当前"以纳税人自行申报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强化管理,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此模式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