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80)
2023(13539)
2022(11259)
2021(10532)
2020(8478)
2019(19509)
2018(19427)
2017(37989)
2016(20920)
2015(23312)
2014(23508)
2013(22776)
2012(20494)
2011(18234)
2010(18044)
2009(16611)
2008(16307)
2007(14211)
2006(12666)
2005(11407)
作者
(58141)
(47961)
(47772)
(45820)
(30667)
(22984)
(21679)
(18866)
(18229)
(17141)
(16449)
(16298)
(15297)
(15118)
(14897)
(14891)
(14347)
(14135)
(13743)
(13501)
(11873)
(11717)
(11647)
(11069)
(10733)
(10669)
(10592)
(10546)
(9664)
(9370)
学科
(80823)
经济(80725)
管理(60506)
(57335)
(48928)
企业(48928)
方法(35725)
数学(29648)
数学方法(29317)
(24142)
中国(22952)
(22948)
(21699)
业经(20485)
税收(20261)
(20091)
(18402)
地方(16293)
理论(15962)
(15111)
农业(15084)
(14399)
(14288)
财务(14218)
财务管理(14196)
企业财务(13531)
(12997)
贸易(12991)
环境(12563)
(12559)
机构
大学(292680)
学院(290422)
管理(115793)
(111816)
经济(109292)
理学(100729)
理学院(99660)
管理学(98016)
管理学院(97503)
研究(94537)
中国(68728)
(62328)
科学(58767)
(57492)
(46423)
财经(45074)
(42338)
研究所(42087)
(41832)
中心(41363)
业大(41319)
(40869)
北京(39397)
(39071)
师范(38762)
(34473)
(34387)
经济学(33628)
财经大学(33506)
农业(32835)
基金
项目(198603)
科学(156030)
研究(148945)
基金(143583)
(124180)
国家(123106)
科学基金(105960)
社会(93439)
社会科(88345)
社会科学(88322)
(76519)
基金项目(76112)
教育(67619)
自然(67183)
自然科(65562)
自然科学(65548)
(64470)
自然科学基金(64363)
编号(62316)
资助(57817)
成果(51559)
重点(44067)
(43353)
课题(42101)
(41805)
(41116)
项目编号(39180)
国家社会(38352)
创新(38264)
教育部(37512)
期刊
(122785)
经济(122785)
研究(91817)
中国(50807)
学报(45657)
(42966)
管理(41482)
科学(41252)
(39585)
教育(35224)
大学(34522)
学学(32236)
农业(27765)
技术(24283)
财经(21196)
(21099)
金融(21099)
业经(19917)
经济研究(19611)
(17942)
问题(16331)
图书(16234)
(15724)
(15664)
理论(14319)
税务(13920)
(13720)
科技(13698)
现代(13477)
(13407)
共检索到421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胡江峰   范卫国   周志波  
本文基于财政社会学视角,从价值理性、组织体系、制度规则和技术理性四个维度阐释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税收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价值、组织、制度和技术“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体。价值理性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所在,也为税收治理实践设定价值取向;组织体系是税收治理实践赖以依存的载体平台,形成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硬件基础;制度规则为税收治理实践设置基本的规则与程序,并形成税收治理公共秩序;而技术理性则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因素,不仅为税收治理实践提供工具手段,还为组织完善、制度演化和价值实现提供思维方式。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惠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必需加快财税制度改革。为此,要从国家治理高度重新定位税收属性,以税收公共性为逻辑起点,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坚持税收法制化、科学性、互动性原则,实现由单向主导向合作互动税收治理模式转变,推行税收治理结构分化、税收治理体系重构和税收治理功能再造的演进路径,充分发挥税收的政治、经济、社会作用以实现税收现代化目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周志波  刘晔  
本文在阐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的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激励—约束"的分析框架,阐释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组织学逻辑,并剖析当前税收治理面临的困境与矛盾,据此提出未来税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税收治理面临三大困境:(1)官僚组织的自我膨胀影响税收治理有效性;(2)统一的科层制结构不适应治理实践的多样性;(3)传统的科层制管理导致人的激情与能力衰退。未来税收治理应当以善治为战略目标,推进税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了实现善治目标,需要明确国家税收治理的战略目标,提升税务组织机构延展能力;完善国家税收治理的激励机制,提升税务组织系统治理能力;强化税收治理约束机制,降低税收治理成本。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强  
置于国家治理大视野,税收治理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主要体现为基于发展与安全的连贯线索,理论逻辑主要体现为合于传统与现代的思想渊源,实践逻辑主要体现为成于经济与政治的物质力量。税收是经济范畴,又是政治范畴,税收治理具有政治主导性和市场先导性,税收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渗透于有为政府的政治性和有效市场的经济性的有机结合,始终彰显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追求目标的人民性,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伟域   许评  
税收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税收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本文将税收现代化置于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带领全国人民不懈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大历史观中进行审视和分析,从税收现代化的历史演进、发展逻辑和理论特质三个维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税收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以期为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进税收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视角。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雷宝  
税收治理现代化是税收现代化的精细化阐述,全面有效地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战略突破口。本文通过"三个是"和"三个不是"的论断,对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全面解读,着重从税法、体制、人才等方面对不利于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诸多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强化善治、法治、共治"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税收治理理念、谋划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系统改革路径、加快税收治理法治化进程、大力培养现代化素养税务人才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倪国锋  
人本赋税观念根植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与制度安排之中,西方税收学说中的"需求论""交换论""公共产品论""公平论"也透射出人本主义思想。当代我国税收治理中存在着诸多因立法薄弱、流转税比重过大、税权分配不合理、公共预算不透明等问题导致的非人本现象,需要利益各方基于公共产品观念重构征纳税意识,强化税收立法,优化税制体系与要素、提升财政预算透明度等,从而构建绿色、和谐、公平的税收治理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景华  吕铖钢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重构国际税收秩序,就必须重新审视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反思税收管辖权的理论基础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须立足于国内法与国际法这两条路径,对实施税收管辖权进行审思与展望,重视其概念的厘定与规则的运用,并最终实现从理念到法条的过渡和从概念到行动的转变。从国内税收治理的角度而言,应进一步厘清税收管辖权"取"与"用"的逻辑;从国际税收治理的角度而言,应进一步研究税收管辖权"争"与"让"的逻辑;国内税收管辖权的治理关键在于纳税人同意权的强化,国际税收管辖权的治理关键在于税收管辖权规则的更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正  杨素  霍富迎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零工经济催生出新的劳动投入方式,对现有税收理论与税收治理实践的创新提出了新要求。零工经济改变了生产关系,依托数据要素嵌入国民收入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劳动关系的类型。本文结合互联网零工经济的运行机制,深入考察其税收治理逻辑,认为在互联网零工经济背景下,应从搭建完善的自然人税收治理体系、平衡地区间税收利益、把握税收立法规划、强化互联网零工平台税收协同义务等方面前瞻性构建税收治理框架,为互联网零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税收治理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正   闵庆汉   朱学易  
工业互联网变革了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在冲击现行税制体系的同时,也为解构和重塑供给端的税收治理框架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遵循工业互联网“价值创造特征—价值创造路径—价值创造治理”的价值创造线索,尝试以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创造冲击我国税收制度作为主线,从理论出发,多维视角阐释工业互联网下税源变革、税收治理重点、税收结构性变化以及税收分享规则的调整。进一步地,厘清工业互联网多方联动、资源协同、结构优化、生态演进的价值创造路径,层层递进梳理出各环节税收治理的实践逻辑,并从重塑企业主体税收征管新模式、完善税收政策储备、健全税收激励机制、优化地区税收分享规则四个方面,提出工业互联网价值创造的税收治理方案,为工业互联网税收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少强  覃凤琴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对税收的态度是简化甚至是极简化,税收的作用较多体现在筹集财政收入上,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这一时期还谈不上税收治理问题。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税收治理作用逐步显现,但期间仍存在治理的"越位"和"错位"现象,结果导致税收治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税收治理作用正式走向前台,并在新时代全面发挥作用。展望未来,伴随着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应该逐步上升,税收治理无论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还是在统筹国内国际等方面的作用也应逐步"强起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妮娜  
2016年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税务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互联网+税收治理现代化"集中研讨活动在北京顺利召开。国家税务总局电子税务管理中心主任姚琴、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中国税务杂志社总编辑蔡宇、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局长李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赵炜、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朱江涛、京东集团税务与资金副总裁蔡磊和"互联网+税收治理现代化"征文活动部分获奖
[期刊] 求索  [作者] 代红凯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理论课题,需要在理论、历史、实践的三重视野中深刻把握它的本质规定,展现出它内在的丰富图景,厘清它发展完善的现实依据。在理论逻辑层面,其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理论为根本支撑。在历史逻辑层面,其以厚重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历史经验为重要遵循。在实践逻辑层面,其以鲜明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为基本依据。清晰、准确把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重逻辑,提升其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实践自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列  
纳税服务现代化是税收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在税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应忽略狭义纳税服务的一般工具性,将广义的纳税服务贯穿于税收治理的全过程。广义的纳税服务超出了服务手段和服务工具的一般属性,成为税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经济新常态下税收治理体系和实现税收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本文从法治、共治、文治、善治四个维度出发,重新审视纳税服务的功能和作用,厘定新常态下纳税服务未来发展的基本导向和实现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靖国  
财政资源汲取能力是国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代国家的财政汲取能力需要好的税收治理秩序。本文基于国家征税逻辑与纳税人遵从度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描述税收治理秩序转变的模型,并运用博弈论探讨了"任务治税"与"依法治税"两种税收治理秩序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指出我国税收治理秩序要实现"任务治税"向"依法治税"的转变,首先需要的是政府遵守征纳之间的权责边界,并通过社会共识的形成以改变博弈各方的成本收益函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