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1)
- 2023(4392)
- 2022(3924)
- 2021(3608)
- 2020(3243)
- 2019(7164)
- 2018(6960)
- 2017(13850)
- 2016(7493)
- 2015(8198)
- 2014(8084)
- 2013(8150)
- 2012(7406)
- 2011(6441)
- 2010(6400)
- 2009(6176)
- 2008(6646)
- 2007(5905)
- 2006(5362)
- 2005(5045)
- 学科
- 管理(27926)
- 济(26380)
- 经济(26299)
- 业(25262)
- 企(22847)
- 企业(22847)
- 税(21649)
- 税收(20208)
- 收(20043)
- 财(17945)
- 方法(11640)
- 务(11462)
- 财务(11447)
- 财务管理(11427)
- 企业财务(10981)
- 数学(10264)
- 数学方法(10154)
- 制(9181)
- 中国(6715)
- 农(6475)
- 体(6088)
- 银(6001)
- 银行(5996)
- 财政(5813)
- 业经(5649)
- 行(5466)
- 体制(5248)
- 融(5193)
- 金融(5193)
- 学(4927)
- 机构
- 大学(102154)
- 学院(100954)
- 济(43099)
- 经济(42276)
- 管理(37703)
- 研究(32637)
- 财(31946)
- 理学(31677)
- 理学院(31364)
- 管理学(30969)
- 管理学院(30758)
- 中国(28260)
- 财经(22874)
- 京(21109)
- 经(20717)
- 科学(17849)
- 财经大学(16950)
- 所(16703)
- 江(16014)
- 中心(15120)
- 农(15063)
- 经济学(14338)
- 研究所(14216)
- 北京(13672)
- 业大(13059)
- 经济学院(13057)
- 省(12538)
- 州(12260)
- 院(11711)
- 税(11663)
- 基金
- 项目(62315)
- 科学(48952)
- 基金(47292)
- 研究(45040)
- 家(41517)
- 国家(41209)
- 科学基金(35326)
- 社会(30106)
- 社会科(28619)
- 社会科学(28611)
- 基金项目(24352)
- 自然(22619)
- 省(22215)
- 自然科(22023)
- 自然科学(22015)
- 自然科学基金(21666)
- 资助(20061)
- 教育(19662)
- 划(19245)
- 编号(17445)
- 成果(15242)
- 部(14737)
- 制(14702)
- 重点(14077)
- 性(13534)
- 国家社会(13332)
- 教育部(12904)
- 创(12667)
- 人文(12364)
- 科研(12253)
共检索到163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立三 王嘉葳 刘立军
税收杠杆是政府调控经济活动重要的政策工具,具有调节利益均衡的作用。文章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税收杠杆对资产收益率宽幅度的调控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税负与资产收益率宽幅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融资约束和金融资产收益率两条影响路径进行检验,揭示了税收杠杆调控资产收益率宽幅度的作用机制。研究为收窄资产收益率宽幅度、防范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制定税收政策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立三 高晓绚 杨宇哲
探索或研究房地产行业杠杆高企的成因是化解房地产业债务风险、防范由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文章从资产收益率宽幅度的视角,运用2007—2020年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工具变量法研究了房地产投资收益率与实体行业经营资产收益率之间的资产收益率宽幅度与房地产业杠杆高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资产收益率宽幅度拉大对房地产业杠杆率攀升具有刺激效应,是房地产业杠杆高企的成因。渠道检验显示,在资产收益率宽幅度拉大时房地产业基于逐利动机囤积大量土地,使房地产行业能够从银行获得大量贷款再次囤积土地,并延期偿付产业链中应付款项,最终导致房地产行业杠杆率攀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周本寅
我国人口控制正处在一个机制转换时期:一方面,原来行之有效的行政约束机制首先在农村遇到严峻挑战,而且随着城市住房、就业、户籍等方面改革的深入,可以预料其对城市人口生育行为的约束力也会下降;另一方面,新的约束机制还远未建立,作为目前重要调控方式的经济奖罚措施尚不完善,效果欠佳。探寻新的调控方式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艳阳 张天阳
净资产收益率是考察企业股权收益程度的一个指标 ,它对上市公司的配股权具有决定意义。根据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杠杆的关系 ,以及配股对资产收益率要求的限制条件的分析认为 ,满足配股要求的企业 ,收益能力必须大于其负债的平均利率 ,这时理性的财务选择应该是加大债务融资以充分发挥其有利的财务杠杆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厦门市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陈健 黄坚 黄永高
税收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杠杆之一,其机制是通过各税种的组合、税种中分布的税收政策导向和税收征管体制形成的内在合力自动作用于经济的功能。优良的税收杠杆机制同时具备足够的制度刚性与政策灵活性,有利于应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两难局面。本文认为,要使我国税收杠杆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发挥应有作用,必须建立累进税率所得税制和优良的宽税基消费型增值税制;资源税、消费税应实行从量计征为主、从价计征为辅方针;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限制民营资本避税;运用税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分而治之、有保有控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
税收 经济杠杆 宏观经济调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董翔宇
传统理论基于有效市场理论,主要从公司财务视角研究资本收益率及杠杆率问题,忽略了生产环节的决定机制。本文从决定生产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视角,对资本收益率及杠杆率的决定机制进行重新认识,得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收益率定价模型,并通过实证检验得出:第一,全要素生产率、投资者情绪波动、货币供给变化及要素的投资规模都是企业杠杆率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的不协调性对杠杆率具有抑制作用;第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逐渐成为决定资本收益率水平的核心定价因子,泡沫因子作用逐渐降低,合理的资本收益率市场机制正逐渐形成;第三,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决定的足值杠杆率处于50%~60%,大部分行业的实际收益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决定的潜在资本收益率基本吻合或背离不大,而部分上游能源类、基础性行业的收益率背离严重,且杠杆率居高不下,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隐患,也是"去杠杆"的重点领域。本文研究成果为当下"去杠杆"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任红 张木铎
个体税收缘何大幅度下滑□任红张木铎在税收连续增长的形势下,个体税收在税制改革后,出现了连续下滑的趋势,这种趋势不是发生在个别地区,而是带有普遍性。这种与整体税收形势和个体经济增长出现反差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个体税收的下滑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迪 莫璇
本文从宏观和微观杠杆率的定义出发,基于资产收益率的视角,解释宏微观杠杆率背离问题。研究发现:(1)非金融企业整体宏微观杠杆率背离问题严重,主要原因是行业资产收益率普遍偏低,工业企业、各行业的国有企业贡献最大;(2)非金融企业整体宏微观杠杆率背离程度持续扩大,主要原因是资产收益率持续降低,工业企业、各行业国有企业在背离问题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私营和外资企业的贡献程度正逐年上升;(3)建筑业中,私营企业背离程度加剧且贡献最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殷醒民
根据对杠杆收购中垃圾债券收益率的研究,一般认为可以用两种方法来测定高收益债券的违约率:债券违约率和年限风险率。 80年代末,美国有两篇学术论文试图解释高收益债券的违约可能性是随着发行后的年限而增加的。第一篇就是爱德华·阿尔特曼于1988年发表的工作论文《测定公司债券违约率与绩效》,此文发表于1989年9月的《金融杂志》。第二篇则是保尔·阿斯奎斯等人的论文《原始发行的高收益债券:违约的年限分析、交换、提前支付》载于与爱德华·阿尔特曼论文的同一期《金融杂志》上。② 这两篇论文的研究结果非常相似。例如爱德华·阿尔特曼计算1977—1984年所有B级债券发行后5年内的违约率为11.5%。与此相...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加根 李佳蔚
融资融券交易为中国股市引入了杠杆特征,加大了股票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以2015年股灾前后为样本区间,分析了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在对我国融资标的股票收益率的解释力度。在此基础上在三因子模型中加入杠杆率因子及其滞后项,探讨杠杆交易背景下融资标的股票的风险溢价特征。研究结果显示: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融资标的股票的收益率,但股灾前后的风险溢价特征发生了较大改变;杠杆率同样具有显著的定价作用,加入杠杆率因子后,融资标的股票的账面市值比因子溢价效应消失;股灾之前,高杠杆率能够支撑高收益,但股灾之后杠杆率因子与收益率的关系并不显著。研究结论可以为证券监管部门对杠杆率的调控提供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加根 李佳蔚
融资融券交易为中国股市引入了杠杆特征,加大了股票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以2015年股灾前后为样本区间,分析了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在对我国融资标的股票收益率的解释力度。在此基础上在三因子模型中加入杠杆率因子及其滞后项,探讨杠杆交易背景下融资标的股票的风险溢价特征。研究结果显示: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我国融资标的股票的收益率,但股灾前后的风险溢价特征发生了较大改变;杠杆率同样具有显著的定价作用,加入杠杆率因子后,融资标的股票的账面市值比因子溢价效应消失;股灾之前,高杠杆率能够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周学智
通过对日本对外资产收益率的分析,在综合考虑投资收入和价值变动因素后,发现在2010年到2020年间日本对外资产的总收益率并不高,在91个样本中仅排名第29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低于中国,更显著低于美国。在日本对外资产的总收益率中,投资收入收益率尚佳,但价值变动收益率表现较差,从而拉低了总收益率。进一步对价值变动收益率进行分解,发现日本对外资产的“收入效应”为负,是拉低其对外资产收益率的重要因素,而“组合效应”所体现的资产结构则相对合理。中国应借鉴日本经验和规避不足,提高对外投资收益率,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蔡玉成
为了实现2%的通胀目标,日本银行从2013年开始先后尝试了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负利率政策等非传统货币政策,由于目标迟迟难以达成,又于2016年9月开创性地实施收益率曲线调控。从近两年调控的效果看,日本银行成功调控了收益率曲线的形态和位置,并对物价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日本银行收益率曲线调控同时调节长短期利率的调控方式,与我国央行在调整基准利率时对各种期限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进行调整的调控方式有相似之处。有鉴于此,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初期,可能不宜采用只调整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的传统货币政策调控机制,而实施收益率曲线调控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忠 纪敏 李宏瑾
本文对日本银行2016年9月以来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及与之类似的扭曲操作政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讨论,这主要包括货币数量调控的储备头寸说、利率期限结构的市场分割理论和自然收益率曲线估算三个方面。内生货币供给的水平理论表明,信贷和货币供给是由货币需求内生决定的,中央银行只能以利率(而非数量)作为操作目标。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表明,收益率曲线主要由预期和(时变)期限溢价影响,市场分割理论并未得到经验上的有力支持。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引发的市场异常交易和长期量化宽松政策对市场交易行为的扭曲,以及模型设定偏误和遗漏变量等问题,自然收益率曲线估算并不稳健。总体而言,收益率曲线控制和货币政策扭曲操作的理论基础有待商榷,且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上非常罕见。所以,本文认为调控收益率曲线的政策并不可靠,并不能够为中国货币价格调控模式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小龙 康明
我国A股市场诞生至今已有30年,对其运行机理和投资收益的研究一直是学界的热点、难点问题。本文研究上市公司的投资热度和财务杠杆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构造以市值增长率为代理变量的热度因子和以资产负债率来衡量的杠杆因子,组建八因子模型,基于我国A股市场数据进行分组和整体的回归分析,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模拟检验,发现新八因子模型解释能力更强;热度因子和杠杆因子对超额收益率分别具有负的和正的影响,表明投资过热的股票对投资者未来收益不利,财务杠杆较低和较高的公司更可能让投资者获利。本文研究阐明了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优势与不足,为当下证券市场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