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606)
2022(1445)
2021(1341)
2020(1216)
2019(2687)
2018(2637)
2017(5652)
2016(3120)
2015(3440)
2014(3442)
2013(3628)
2012(3304)
2011(3093)
2010(3195)
2009(3283)
2008(3447)
2007(3332)
2006(3201)
2005(3061)
2004(2939)
作者
(8785)
(7421)
(7192)
(7012)
(4664)
(3578)
(3235)
(2777)
(2754)
(2710)
(2666)
(2586)
(2556)
(2439)
(2438)
(2286)
(2148)
(2103)
(2085)
(1985)
(1984)
(1889)
(1838)
(1756)
(1726)
(1650)
(1603)
(1588)
(1554)
(1473)
学科
(21532)
税收(20103)
(19940)
(10478)
经济(10465)
管理(10093)
(8720)
(8251)
(7641)
企业(7641)
财政(4431)
(3796)
(3669)
(3461)
财务(3454)
财务管理(3451)
(3450)
企业财务(3270)
收入(3250)
方法(3235)
(3058)
(3036)
中国(3020)
理论(2978)
(2937)
业经(2373)
教育(2329)
(2250)
贸易(2248)
(2174)
机构
大学(48580)
学院(47414)
(18268)
经济(17873)
(17644)
研究(15239)
管理(14435)
中国(11975)
财经(11959)
理学(11514)
理学院(11384)
管理学(11250)
管理学院(11153)
(10996)
(10603)
(10078)
(9033)
科学(8817)
(8785)
财经大学(8516)
税务(8475)
(8324)
(7127)
(6968)
(6912)
北京(6812)
研究所(6799)
(6771)
师范(6756)
(6165)
基金
项目(22342)
研究(18288)
科学(16990)
基金(16033)
(13554)
国家(13429)
社会(11688)
社会科(11096)
社会科学(11091)
科学基金(10970)
成果(8576)
编号(8066)
基金项目(7834)
教育(7738)
(7730)
(6894)
资助(6715)
(6422)
(5705)
(5700)
阶段(5692)
自然(5642)
项目编号(5574)
自然科(5459)
自然科学(5458)
自然科学基金(5369)
课题(5358)
阶段性(5345)
(5259)
国家社会(5119)
期刊
研究(24264)
(24176)
经济(24176)
(15037)
(14812)
(14360)
税务(13332)
中国(8703)
学报(8325)
财经(6581)
大学(5891)
教育(5822)
(5575)
学学(5405)
科学(5395)
管理(4956)
(4629)
(4180)
(4180)
涉外(4180)
经济研究(3908)
国际(3854)
(3398)
金融(3398)
问题(3366)
(3348)
财会(3048)
(2907)
财政(2907)
会计(2829)
共检索到85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解龙  
传统的税收理论认为,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和固定性。这是一种十分片面而有害的理论,必须彻底消除和清算。税收不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而是社会物质财富通过政府或国家而进行的在全社会劳动者之间的必然分配,它体现的是社会劳动者共同创造价值或财富,从而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之间以税收的形式进行分配,共同分享劳动成果的社会经济关系。据此,传统的税收“三性”应改为税收具有有偿性、自愿性和变动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小青  崔昌燕  刘厚兵  
2006年9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44号),对无偿赠与行为、将受赠住房对外销售以及赠与行为后续管理三方面提出了加强税收征管的措施,使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贯穿于从发生无偿赠与行为到受赠住房再次销售的整个过程。下面笔者结合国税发[2006]144号等有关政策,就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为大家提供几个税收筹划技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庆华  
社会批判是伴随大学而生的本质属性,也是大学存在并延续至今的根本,其独特的批判功能使之区别于政府及其他机构。今天的大学社会批判缺乏知识深度、文化底蕴、思想高度和精神引领,正走向全面庸俗化。大学社会批判的庸俗化与市场、政治和大学自身等因素有关。还大学以生存之道,就要坚守大学的社会批判品性,使大学成为社会思潮的引领者、社会危机的警告者、核心价值的守望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晓鹏  
早年自称"出入佛老三十年"的王阳明,中晚期则高扬自我良知的主体性精神,对佛老思想特别是道术进行了批判:其一,弃绝了道教的长生术,认为真正的良知学只需追求成德成圣即可成就长生久视之境。其二,否定有神论,以良知本体论代替了道教等传统有神论,并进一步否定各种鬼神、秘技、巫术等。其三,批判了佛老的出世观,指出佛老之弊正在于其丧失家庭和社会的道德责任的出世行为。当然,王阳明对佛老思想的批判也有其局限性,应作客观的分析评判。而王阳明一生与道家道教的这种复杂关系是具有典型性质的,可以成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晓宇  
建立ISO9000税收质量管理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构建、运作起来,并发挥其效用。税收征管工作错综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希望通过“贯标”工作来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现实的。在客观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急于将ISO9000标准引入到税收管理中必然会造成新的管理模式与传统模式发生冲撞而产生诸多的矛盾,并进而影响现行的税收工作。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占魁  
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凌洁  
金融约束论由赫尔曼、莫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于 1995 年提出,本 文从他们提 出金融约束 论的基本观 点出发,试图对国内一些学者对金融约束论的理解和批判进行认识,澄清了对该理论的误解,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金融约束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惠芬  喻妍  崔雷  唐秋鸿  
本文基于批判实在论的视角,援用Archer(1995)的社会变革理论,主张嵌入是ERP绩效的产生机制,在时间维度上构建了ERP绩效的产生模型,最后,通过调研广州明珠星获得数据,以该企业ERP系统的实施对库存管理绩效的提升为例对模型的解释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克服了以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不足,从根本上解释了ERP绩效的产生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冉亚辉  易连云  
儿童中心论下的教育在追求教育民主的同时,降低了教育的严谨和效率。儿童中心论是西方个体本位论在教育上的体现,适应于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西方社会,它在实践中有着与此类社会相适应的道德法律体系的支撑。在中国实践儿童中心论,则可能导致个体本位论的教育与社会本位论的道德法律体系相冲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艺林  
批判诠释论在西方虽然只是一种非主流的社会理论 ,影响却很大。我国学者时有介绍 ,但尚未紧密结合国内教育研究的具体问题加以深入研究和运用。为此 ,本文针对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论述了它对教育研究的启示 ,指出 :它不仅能提供方法论基础 ,而且可启示教育研究“少炒时髦”、增强问题意识并通过净化概念等工作而引导教育行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乔卫平  
在处理传统教育与现实教育的关系方面 ,中国近代以来长期陷入三个误区 :第一 ,每一次教育改革都以否定前一阶段教育的“自我否定”为基调 ;第二 ,不加区别地“全盘否定”构成认识传统教育的主调。近代以来 ,中国教育改革所依赖的政治环境日益恶化 ,所必需的经济资源不断减少 ,而教育改革的主题却不断扩大 ,这种相悖的历史格局 ,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教育变迁难以摆脱的第三个误区。摆脱以上三大误区 ,是 2 1世纪中国教育成功的必由之路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良方  
批判性服务学习是美国服务学习的新发展,代表着服务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批判性服务学习是在与传统服务学习的相对比较中形成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批判性服务学习能够为参与者赋权增能,追求社会正义,指向社会变革,并蕴含批判性。"关注社会变革"、"质疑权力分配"、"创建真实的合作关系"是批判性服务学习的三大基本目标。批判性服务学习的潜在价值端赖于高质量的实施。引导学生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与澄清,鼓励学生对社会正义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学生所提供服务为社区增能是实施批判性服务学习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