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6)
- 2023(11008)
- 2022(9203)
- 2021(8340)
- 2020(6690)
- 2019(15163)
- 2018(14990)
- 2017(27705)
- 2016(14653)
- 2015(16437)
- 2014(16491)
- 2013(16223)
- 2012(15640)
- 2011(14006)
- 2010(14449)
- 2009(13504)
- 2008(13639)
- 2007(12932)
- 2006(11791)
- 2005(10805)
- 学科
- 济(61137)
- 经济(61078)
- 管理(46115)
- 业(44252)
- 企(37554)
- 企业(37554)
- 中国(23317)
- 税(21781)
- 地方(21473)
- 税收(20334)
- 收(20160)
- 技术(18589)
- 农(18319)
- 业经(17650)
- 方法(16658)
- 财(16219)
- 技术管理(12954)
- 农业(12415)
- 数学(12168)
- 制(12162)
- 数学方法(11966)
- 银(11930)
- 银行(11917)
- 行(11594)
- 融(11567)
- 金融(11566)
- 理论(11499)
- 发(11414)
- 和(11345)
- 学(11323)
- 机构
- 学院(207247)
- 大学(202993)
- 济(80898)
- 经济(78895)
- 管理(75327)
- 研究(73378)
- 理学(62270)
- 理学院(61482)
- 管理学(60446)
- 管理学院(60026)
- 中国(57931)
- 京(44932)
- 财(44584)
- 科学(43940)
- 所(37135)
- 江(36117)
- 中心(33962)
- 研究所(32531)
- 财经(31896)
- 农(31210)
- 范(30190)
- 师范(29898)
- 州(29397)
- 北京(29385)
- 经(28534)
- 院(26640)
- 省(26381)
- 业大(26195)
- 技术(24871)
- 农业(23676)
- 基金
- 项目(125451)
- 研究(98724)
- 科学(98657)
- 基金(85754)
- 家(73436)
- 国家(72649)
- 科学基金(62370)
- 社会(61577)
- 社会科(58191)
- 社会科学(58182)
- 省(52767)
- 教育(44928)
- 基金项目(44842)
- 划(42908)
- 编号(41725)
- 自然(36738)
- 成果(36061)
- 自然科(35922)
- 自然科学(35916)
- 自然科学基金(35278)
- 资助(33522)
- 发(33311)
- 创(31975)
- 课题(30813)
- 创新(28817)
- 重点(28400)
- 发展(27352)
- 展(26859)
- 部(26015)
- 项目编号(25880)
共检索到354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于海军
政府用税、税务部门征税、纳税人纳税是涉及税收的三个主要环节,也是税收文化形成和涵盖的主体。当前,无论是政府用税、税务部门征税还是纳税人纳税,诚信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诚信的意愿、动力、程度都有待加强。这就需要通过加强诚信建设来创新和发展税收文化,使税收文化真正成为引导的理念与规范的准则。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兰峰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东方明珠,参加2021年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诚信与社会责任分论坛。在此,我谨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企业界的新老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关键词:
持续创新 国家发展改革委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鹏
税收文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税务系统实践“以德治国” 的重要载体,也是打造高素质税务干部队伍的有力保障。加强税收文化建设,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强化其载体建设,营造其氛围,健全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税收文化 文化氛围 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之隽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对于国家的兴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和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诚信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莎波沃娃·亚历山大德拉·安那托利耶维娜 艾书琴
一、青年在创新发展和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向创新型经济和现代化转变,青年人作为创新发展的主要资源,其社会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的未来。青年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积极的一部分群体,但在创新过程中所处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对此,笔者有相当大的研究兴趣,这也是本文选题的原因。由于青年反对保守主义的天性,青年对新理念、新生活模式的加速推广有着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沃洛格达地区进行调研,收集劳动潜能特性的研究数据,证实将近一半的30岁以下的青年人愿意从事创造性的活动,而30岁以上的年龄组其创新意愿更低。(见表1)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杰
自诞生以来,我国银行间市场就承载着实施国家金融战略的重要使命。经过短短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银行间市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产品和服务日益丰富,交易机制持续创新,市场规范体系不断完善,对外开放积极推进,成为支持我国汇率、利率形成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眭纪刚 刘影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企业为追求超额利润而展开的竞争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竞争在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主流的竞争理论主要从经济学的市场结构、产业组织角度探讨竞争问题,把完全竞争作为核心假设,无法解释创新过程的差异化现象。创新发展需要不完全竞争环境,知识产权制度和反垄断都是创新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应有合理边界。为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政府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防止过度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垄断。
关键词:
竞争 垄断 不完全竞争 创新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昌平 刘昆雄
文章着重于国家创新发展中的信息服务行业体系建设和基于行业体制的机构运行研究。国家创新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出了构建社会化信息服务体系的要求,需求导向下的服务变革决定了部门、系统服务体制的变革,这种变革确立了知识信息服务行业体系构建与协同运行关系,不仅需要进行信息服务体系重构,更重要的是需要在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中依据其价值取向确立行业化服务体制,在服务组织上实现事业型与产业型服务的双轨发展。
关键词:
知识信息服务 行业体制 双轨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振万
在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高校党的建设与大学文化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高校党建在办学指导思想、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能够确保大学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及顺利开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能够为大学文化铸就灵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能够为大学文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石丹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战略产业,但是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仍然面临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应当充分辨析版权制度和政府资助两项政策工具的价值目标和功能缺陷,结合市场特征和产业现状选择合适的机制。为适应当前文化产业格局和数字技术发展,建议完善政府资助,理顺政府资助引导与版权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创新驱动模式。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创新激励 版权制度 政府资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贺俊燕
诚信,即诚实和守信,表现为如实告知和保证。在各国的保险法中,都以最大诚信作为约束保险双方交易行为的首要条件。中国保险业自1980年全面恢复国内业务以来发展迅速,保费收入每年以30%左右递增,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这一时期普遍重业务发展,轻诚信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卢华龙
家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日益严重的诚信缺失,因此必须重视家族企业诚信问题的研究。本文从家族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诚信的重要性、诚信缺失的原因和重建诚信等方面就家族企业诚信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诚信 家族企业 和谐社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康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意义重大。把握历史机遇,应充分认识海南新一轮发展建设中思想再解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从速贯彻落实打造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原则体系,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和核心,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金融特色产业、服务业和人才队伍建设及探索离岸贸易示范区等方面形成超常规发展而行稳致远的充沛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慧 聂银菊
从政府作用的动因、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政府发挥作用的具体方式、途径等3个方面,对近年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和评述,并提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展望。
关键词:
政府作用 共性技术创新发展 研究述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佳 熊涓
利用2007-2016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绿色创新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效应。研究发现: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知识产权制度和财政制度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但短期内二者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效果不足以抵消产业持续增长带来的环境负面效应;环境制度对当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但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环境污染行为。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应根据区位因素变化有所差别,应当制定区域差异化制度政策使制度供给在适宜的区间内充分释放积极效应。由此提出要结合区位因素制定区域动态差异化制度体系、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保护作用,尽快释放制度供给效应,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以向高端化和服务化发展,从而强化制度供给对制造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制造产业 技术创新 体制制度 供给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