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25)
2023(4796)
2022(4133)
2021(3995)
2020(3469)
2019(8361)
2018(8383)
2017(17003)
2016(9276)
2015(10600)
2014(10462)
2013(10416)
2012(9117)
2011(7985)
2010(8173)
2009(7658)
2008(7463)
2007(6546)
2006(5765)
2005(5123)
作者
(24508)
(20504)
(20237)
(19619)
(12920)
(9718)
(9159)
(7909)
(7646)
(7461)
(7150)
(6965)
(6773)
(6433)
(6419)
(6406)
(6112)
(5818)
(5795)
(5764)
(5146)
(5044)
(4944)
(4805)
(4687)
(4652)
(4481)
(4389)
(4173)
(4105)
学科
(37716)
经济(37685)
管理(23758)
(23325)
方法(21846)
(21608)
数学(20535)
税收(20180)
数学方法(20053)
(20008)
(18664)
企业(18664)
(15313)
(9804)
收入(9516)
中国(8925)
(6615)
理论(6614)
贸易(6608)
(6470)
农业(6388)
业经(6267)
(5869)
财务(5837)
财务管理(5828)
(5623)
财政(5623)
地方(5504)
企业财务(5453)
(5301)
机构
学院(123526)
大学(121207)
(51088)
经济(50158)
管理(48084)
理学(42210)
理学院(41819)
管理学(40640)
管理学院(40444)
研究(37238)
(29341)
中国(28869)
(24904)
科学(22996)
财经(21831)
(19806)
(18744)
(18176)
(17418)
中心(17161)
业大(17160)
研究所(16637)
经济学(16298)
财经大学(16197)
北京(15896)
经济学院(14823)
(14331)
(13776)
师范(13633)
农业(13586)
基金
项目(81938)
科学(64754)
基金(60162)
研究(58466)
(52387)
国家(52034)
科学基金(45398)
社会(36963)
社会科(35242)
社会科学(35231)
(31953)
基金项目(30864)
自然(30147)
自然科(29574)
自然科学(29571)
自然科学基金(29011)
教育(27879)
资助(26879)
(26838)
编号(24307)
成果(19478)
重点(18190)
(17730)
(17156)
(16400)
课题(16312)
创新(16064)
科研(15814)
大学(15780)
国家社会(15541)
期刊
(50145)
经济(50145)
研究(39763)
中国(23076)
(21831)
学报(17496)
管理(17253)
科学(15718)
(15204)
(14947)
(14942)
税务(13487)
大学(13280)
学学(12681)
技术(12501)
教育(12266)
农业(10364)
经济研究(9921)
财经(9762)
统计(9539)
(8425)
金融(8425)
(8384)
(8262)
决策(7797)
业经(7309)
技术经济(6637)
问题(6329)
(6246)
理论(5825)
共检索到183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焦瑞进  
税制建设二、以1999年度为例,对其分月的税收收入所作的预测第一步计算税收月分布经验曲线。首先用1996年、1997年、1998年3年各月税收的平均数求出经验分布曲线,其目的在于消除个别月税收收入变化的超常波动。将计算出的各月平均数除以合计数求出各月的分布系数,再将1998年的总收入乘以分布系数,对1998年的总收入按月进行重新分配,形成1998年的经验分布曲线(计算结果见表1)。第二步计算已实现税收(1—7月)增长的权重:α=n-∑ni=1ei(y)n=(12-5)/12=0.5833第三步计算已实现税收(1—7月)的增长比率:δt=∑7i=1αi(y)∑7i=1αi(y-1)=586446...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兴球  许建国  张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完善现行的靠经验预测来年税收收入的传统做法,需要引入现代计量经济方法,以使税收收入预测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从而为制定税收计划和国家预算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时,运用较多的是计量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建民  左亚林  吴金光  
税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我国税收预测分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我国"十二五"时期税收收入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税收收入预测模型,从产业税源角度对我国"十三五"期间税收收入进行预测,并就提高我国税收收入预测分析能力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存根  周开君  
自组织理论是基于神经网络和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将黑箱思想、生物神经元方法、归纳法、概率论、数理逻辑等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其主要思想是通过简单的初始输入(局部变量)的交叉组合产生第一代中间候选模型,再从第一代中间候选模型中选出最优的若干项组合而产生第二代中间候选模型,重复这样一个产生、选择和遗传进化过程,使模型复杂度不断增加,直到选出最优复杂度模型为止。本文利用自组织方法进行数据筛选和建立税收预测模型,并在数据筛选基础上建立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然后结合时间序列的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尚红云  
文章建立了四个预测税收收入的有效模型,利用1985~2004年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半对数模型预测税收收入偏差较大;当把经济因素作为外生变量引入自回归模型时,模型预测精度也较差;如果把政策因素这一外生虚拟变量加入自回归模型,模型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消除了多个经济因素之间的复共线性以后,建立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适合用来预测税收收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漆莉莉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与经济紧密关联的税收符合其发展的要求,即政府筹集的税收收入应尽可能地满足其实现职能的需要,同时又不至于损害经济的发展,影响未来的需要。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有科学的税收收入数据。本文就如何拟合税收收入统计预测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经济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洁  
本文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分析和Grange因果关系分析对四川省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Grange因果关系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税收收入对GDP的单向因果关系。文章最后采用不需要严格理论支持的VAR方法,建立了四川省税收收入预测模型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敏  
在税收经济预测模型和分税种预测模型有待完善的条件下,根据中国税收经济特点,对预测方法进行优选,是提高税收收入预测精度的现实选择。本文建立了基于结构变化的回归模型优选方法,实证检验表明该方法对近年税收收入预测具有很好的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承钊  潘和平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EMD)、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时间序列,基于分解—重构—集成的思想,构建了一个组合预测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提出了对股票指数序列进行逐日前向滚动EMD分解的思路,将分解后的本征模函数(IMF)分量输入神经网络进行组合预测。运用上述基于前向滚动EMD模型分析沪深300指数和澳大利亚指数的波动特点和走势。结果显示:前向滚动EMD模型比ARIMA模型、GARCH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得前  
利用我国1990~2007年的相关数据建立税收与GDP之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税收与GDP之间互为因果关系。首先,GDP会对税收的增长起到一个长期、稳定的正向拉动作用;其次,税收受外部条件的某一冲击后,会对此后5期的税收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这充分体现了税收计划管理模式对我国税收收入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即一期税收收入增加后,下一期税收计划往往会随之提高,继而引起以后多年的税收计划的增加;最后,当税收受某一外部条件的冲击后,会给GDP带来反向的冲击,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时滞和较长的持续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伦俊  王家新  
本文对1985年以来的税收季度收入资料,运用时间序列软件模块,建立了自回归求积移动模型、乘积型季度模型,以及季节解构后的调整序列回归模型及模型比较。讨论了这期间税收季度收入特点等,为税收分析和宏观管理提供更具时效性的决策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乔宝云  王道树  
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对税制收入弹性问题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税收收入弹性所作的估计,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意在区分税收收入浮动率和税收收入弹性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按照国际学术界通行的分析思路,更准确地把握现行税制的收入特征,测量税收收入浮动率和税收收入弹性,并据以分析现行税制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为税制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志耘  郭庆旺  
近10多年来,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部门,几乎都一致认为我国税收收入规模一直在不合理地下降,而且规模太小。这一判断除了涉及到价值判断之外,其实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客观因素在起作用。正是这些客观因素决定了我国税收收入规模持续下滑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故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断定这种下滑趋势是不合理的。为了正确而客观地认识我国税收收入的规模及其变化,本文从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的税收收入规模:一是从政府各种收入渠道的角度,用税收比重(税收收入占政府收入的比重)指标来分析;二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用税收比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指标来分析。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税收收入规模及其变化的客观性和决定因素,并从中找到扩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熊若愚  
二十多年来,虽然我国分税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美国和德国税收收入划分模式的优势以及我国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内容,并提出完善我国税收收入划分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