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2)
- 2023(5976)
- 2022(5210)
- 2021(4517)
- 2020(4047)
- 2019(9251)
- 2018(8848)
- 2017(18941)
- 2016(9643)
- 2015(10841)
- 2014(10476)
- 2013(10925)
- 2012(10267)
- 2011(9123)
- 2010(9177)
- 2009(8966)
- 2008(8778)
- 2007(7571)
- 2006(6694)
- 2005(6188)
- 学科
- 济(50017)
- 经济(49977)
- 业(30632)
- 管理(30125)
- 方法(26802)
- 企(25540)
- 企业(25540)
- 数学(24874)
- 数学方法(24788)
- 税(21659)
- 税收(20204)
- 收(20040)
- 财(18248)
- 贸(11218)
- 贸易(11217)
- 务(10949)
- 财务(10946)
- 财务管理(10929)
- 易(10842)
- 企业财务(10567)
- 中国(10129)
- 融(9565)
- 金融(9565)
- 农(8841)
- 地方(8781)
- 业经(7518)
- 制(7241)
- 银(7133)
- 银行(7133)
- 行(6752)
- 机构
- 大学(141179)
- 学院(137886)
- 济(68886)
- 经济(67955)
- 管理(56907)
- 理学(49367)
- 理学院(48957)
- 管理学(48588)
- 管理学院(48291)
- 研究(43941)
- 财(39365)
- 中国(35349)
- 财经(30221)
- 经(27646)
- 京(27513)
- 经济学(23130)
- 财经大学(22703)
- 经济学院(21332)
- 所(20475)
- 科学(20435)
- 中心(19788)
- 江(19340)
- 研究所(17685)
- 北京(17455)
- 商学(17140)
- 商学院(17007)
- 融(15924)
- 院(15718)
- 金融(15667)
- 贸(15456)
- 基金
- 项目(87959)
- 科学(71591)
- 基金(68692)
- 研究(66469)
- 家(57894)
- 国家(57520)
- 科学基金(51162)
- 社会(46522)
- 社会科(44742)
- 社会科学(44730)
- 基金项目(35499)
- 自然(30807)
- 省(30652)
- 自然科(30207)
- 自然科学(30199)
- 教育(30145)
- 自然科学基金(29716)
- 资助(29422)
- 划(26337)
- 编号(25630)
- 成果(21819)
- 部(21663)
- 国家社会(20873)
- 教育部(19946)
- 人文(19457)
- 重点(19233)
- 创(18728)
- 制(18504)
- 性(18237)
- 发(18202)
共检索到212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杨 徐润
双边税收协定是国与国之间为了避免双重征税而签订的协议,但却往往被第三国滥用于避税目的,与避税地进行税收情报交换是为了更好地打击跨国避税,但实际效果如何尚不明确。我国到目前为止已经与101个国家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并且在短短5年内和世界上主要避税地签订了税收情报交换协定。本文构建了涵盖78个投资国和238个被投资国2001-2013年的数据库,就双边税收协定和税收情报交换对跨国公司避税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跨国投资者确实会将有价证券资产转移至没有签订税收情报交换协定的国家,尤其是那些与被投资国签订了双边税收协定的国家。例如,某国与避税地签订税收情报交换协定后,该国转移到避税地的有价证券...
关键词:
税收情报交换 离岸证券投资 国际避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孙玉刚
税收协定除对所得消除双重征税外,还有防止偷逃税(“财政逃避”)的重要目的。税收协定和反避税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反避税是税收协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各国谈签协定的主旨之一。本文从反避税角度对协定中可能出现的协定滥用和避税问题进行了列举,并提出适时修订协定、完善国内法规、有效打击跨国偷逃税活动的建议。
关键词:
税收协定 协定范本 “财政逃避” 反避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翟继光
国际税收情报是缔约国的主管机关相互交换的税收信息。它对于加强国际税收征管,减少税收逃避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执法过程中,国际税收情报如何具体运用,是否是证据,是否具有证据效力,是否可以直接作为定案的依据等问题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本文就国际税收情报的证据效力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税务机关应当正确认识国家税收情报的性质,一方面应重视其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另一方面又不能直接把国际税收情报作为定案的证据。
关键词:
国际税收情报 证据 效力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潘春阳 袁从帅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我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持续上升,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税收协定的作用广受关注。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协定显著促进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平均而言,实施税收协定能够提高我国对该国的直接投资50%左右。这说明中国为改善国际税收秩序、创造良好国际投资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意味着税收协定对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税收协定 对外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万慧勇
基金通过获得国际税收协定权益来避免双重征税遇到了一些资格认定上的阻碍,许多国家特别是那些基金能够上市流通的国家常采用基金代表投资者的方法作为取得协定资格的理由,但实践操作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在1997年国际财政协会的新德里会议上,各国就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资格确认规则,其在理论设计合理性和操作可行性上受到了很多国家的欢迎。
关键词:
证券投资基金 国际税收协定资格 解决规则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姚东旻 于曙光 徐傲晗 娄馨月
双边税收协定理论上能够减少跨国投资的不确定性,降低跨国公司的税收负担。然而协定对于绿地投资有无促进作用,协定中哪些条款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目前缺乏系统的因果证据。本文基于2003—2021年122个国家(地区)面板数据,检验了双边税收协定对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的影响,并讨论不同条款的效应差异。研究发现,双边税收协定显著提高了中国对缔约国家或地区的绿地投资,协定对高制度质量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促进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协定中的税率优惠条款和税收饶让条款是促进绿地投资的关键因素,包含两个条款的协定比单一条款发挥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曾富全 吕敏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会税差异与所得税避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会税差异越大,所得税税负越低,所得税避税的程度越大。为防止企业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等避税筹划行为进行所得税避税,建议加强税法与会计的协调,压缩会税差异。
关键词:
会计—税收差异 所得税避税 实证研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孟咸华 陈思益 王涵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离岸金融中心、离岸公司的国际避税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情报交换的重要性,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运用税收情报交换手段提高离岸纳税遵从度,并对税收情报交换工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离岸 避税 情报交换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郑榕
税收情报的国际交换是有关国家之间就税收的跨国征纳所进行的相互协助和为防止税收欺诈及偷漏税所进行的司法协助。税收情报国际交换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有关国家间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和各种区域性的多边条约或公约。在税收情报的国际交换中应注意几个主要问题:一是什么样的情报可以进行交换;二是对交换情报的保密;三是对纳税人的保护。根据我国税收征管水平的现状,在税收情报交换的处理中应选择按特别要求进行税收情报交换,而不宜选择日常税收情报交换。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延忠
我国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有必要、也极有可能列入CFC、资本弱化、一般反避税条款等反避税规则,但国内反避税规则与我国缔结的税收协定之间是否相互兼容这一点则被忽视了。由于反避税规则的一些规定与税收协定存在冲突,根据协定的优先性,国内反避税法很可能被税收协定排除适用。OECD范本注释2003年修订时在反避税法与税收协定关系上采取了新立场,认为反避税是税收协定的宗旨之一,协定本身具有反避税的功能,因此,国内反避税法与税收协定不存在冲突,税收协定不排除国内反避税法的适用。
关键词:
反避税法 税收协定 优先性 相容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叶宝珠
日本的证券税收叶宝珠证券税收是对股票、债券持有、转计、赠与以及继承所课征的各种税收。我国证券市场自80年代复苏迄今已拥有国库券、债券、股票等几大系列十几个品种的证券,证券年交易额上干亿元。然而,我国的证券税收尚属雏形,已滞后于证券业的发展。美国、日本...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珮 陈漪澜
双边税收协定(BTT)围绕反避税的修订与条款细则深化正逐渐成为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税收治理、构建国际税收新格局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拓展A-S避税模型,推演BTT深化对跨国公司避税的作用,并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以2008~2019年中国跨国公司为样本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BTT深化有助于抑制中国跨国公司避税,尤其是对于非国有、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区位较少的企业,以及对于向海外华人较少的东道国投资的企业,该抑制作用更明显。从作用机制来看,BTT深化通过“提升税收征管强度”而非“缓解委托代理问题”的渠道抑制避税。依据修订后的条款细则所构建的BTT深化指数证实了BTT深化的程度越大,越能有效抑制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此外,BTT深化产生了外部转移效应,即跨国公司将投资转移至BTT未修定的国家(地区)。文章所得结论为中国进一步完善BTT条款、深度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中国跨国公司合规与健康发展起到督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