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66)
- 2023(10310)
- 2022(7674)
- 2021(6617)
- 2020(5361)
- 2019(11598)
- 2018(11784)
- 2017(22321)
- 2016(12325)
- 2015(13640)
- 2014(13430)
- 2013(12537)
- 2012(11516)
- 2011(9980)
- 2010(9961)
- 2009(9073)
- 2008(9287)
- 2007(8585)
- 2006(7721)
- 2005(7225)
- 学科
- 济(47493)
- 经济(47442)
- 管理(32943)
- 业(30598)
- 企(24296)
- 企业(24296)
- 税(21707)
- 税收(20252)
- 收(20081)
- 中国(16135)
- 方法(16105)
- 财(16044)
- 业经(15914)
- 农(14123)
- 数学(13593)
- 数学方法(13321)
- 产业(11432)
- 制(11429)
- 银(10800)
- 银行(10783)
- 信息(10706)
- 学(10616)
- 行(10324)
- 总论(9867)
- 信息产业(9769)
- 农业(9674)
- 融(9611)
- 金融(9610)
- 地方(9094)
- 务(8498)
- 机构
- 大学(165701)
- 学院(164995)
- 济(63518)
- 经济(62107)
- 研究(58215)
- 管理(57955)
- 理学(48856)
- 理学院(48269)
- 管理学(47088)
- 中国(46910)
- 管理学院(46780)
- 财(37370)
- 科学(36894)
- 京(35863)
- 所(30006)
- 农(27956)
- 财经(27798)
- 中心(27454)
- 研究所(26892)
- 江(26703)
- 经(25288)
- 业大(23338)
- 北京(22527)
- 范(21960)
- 农业(21786)
- 师范(21699)
- 院(21467)
- 州(21165)
- 经济学(20596)
- 财经大学(20502)
- 基金
- 项目(109082)
- 科学(85278)
- 研究(79697)
- 基金(79055)
- 家(70258)
- 国家(69725)
- 科学基金(58946)
- 社会(50837)
- 社会科(48280)
- 社会科学(48269)
- 省(41185)
- 基金项目(40691)
- 自然(36555)
- 自然科(35788)
- 自然科学(35780)
- 自然科学基金(35092)
- 划(35081)
- 教育(34836)
- 编号(33225)
- 资助(31167)
- 成果(28448)
- 重点(25097)
- 发(23703)
- 部(22936)
- 国家社会(22566)
- 创(22344)
- 课题(21721)
- 项目编号(21512)
- 科研(21113)
- 创新(21064)
共检索到261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杜津宇 王洪亮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需要更为“智慧”的人工智能,但越“智慧”的人工智能其需要的数据数量和质量越高。已有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研究以保证数据真实性或防范“数据孤岛”为主,缺乏对数据和人工智能安全性方面的深入探讨。合成数据通过严格中性、严格脱敏性和满足最低数据规模三个方面实现更为安全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并能够将人工智能与真实数据分离,更好地重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的法律责任。为了防范风险,税收征管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基础性公共高风险人工智能,必须采用更高质量的数据以防范数据投毒、算法歧视等问题。人工智能在公共领域的实际应用必然涉及安全问题,所以必须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进行重新审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角看,基于合成数据的税收征管人工智能能够有效降低经济风险,同时实现数据和网络风险可控,有利于国家总体安全的改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同洲 李万甫
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在于通过数据开发利用实现跨系统的信息传递,从而推动数据价值释放。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研究数据增值和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将其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系统,研究系统的部分与整体以及系统内部的各阶段关系。在数据增值系统中界定了数据价值的内涵、功能和时代特征。在征管数字化转型系统中明确了征管数字化转型“转什么”“如何转”和“转向哪里”,并将该理念融入到数据生成能力建设、征管机制创新和税收智慧治理中。为更好地保障征管数字化转型系统的稳定有序并匹配智慧治理的要求,从战略理念布局、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科技赋能、法律法规保障的角度,提出了征管数字化转型进一步“迭代升级”的前瞻性思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龙华区税务局课题组 孙国应 许金凯
当前,被称为"软件机器人"的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技术被认为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技术之一。RPA技术在数字化理念、应用场景、数据赋能上与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具有高度匹配性,且拥有优化体验、提高效率、集成融合、规范管理的实践成效。总结分析RPA技术在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实践和存在问题,对于夯实RPA技术应用数据基础、完善RPA技术应用适配机制、深化RPA技术在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中的融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黄权辉
全球经济数字化对于世界各国(地区)的税收政策制定者而言,都是一项重大挑战。与此同时,各国(地区)的税务主管当局均在不同程度上,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和效能,为纳税人提供更佳的服务,并且增强纳税人遵守税务法规的意识。本文旨在概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税务局(以下简称"香港税务局")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税收征管,以及为未来发展而正在进行的筹备工作。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丽娜
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今世界正酝酿着一场深刻的税收征管变革。2021年3月我国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推进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本文首先介绍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与背景,继而探讨数字经济在推动征管思想发展、促进征管技术进步、驱动征管业务变革等方面带来的巨大机遇,同时探析数字经济在征管适用主体、征管组织体系、国际税收规则等方面提出的挑战,最后对未来税制发展和征管完善进行了前瞻性思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税收征管 数字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世杰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检验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进一步将数字化转型引入关系框架中,探究数字化转型对柔性税收征管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柔性税收征管与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正相关;数字化转型显著增强柔性税收征管与企业创新能力间的正相关程度。研究丰富了柔性税收征管和数字化转型经济后果研究,并为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和祥 李欣 张纪宇
税收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是税收现代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本文积极探索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实践,从治理框架、数字身份、纳税人接触点、数据标准、税收规则以及新技能应用等方面,对中外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比较分析,明确我国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优势、短板,并结合我国国情、税情,提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宏
税收作为国家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不断增强,因而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对于推动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转型经验有利于我国数字化税收征管的稳步推进。文章从英美韩三个国家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实践内容出发,与我国实践内容进行对比,结合实际为当前我国发展数字化税收征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 税收征管 国际经验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伟艳 李雨洁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税收征管数字化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基于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加快了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并显著提高了企业增减债务调整资本结构的概率,对权益融资调整方式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小规模、高盈利及外部审计质量较差的企业中,税收征管数字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监管和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慧龙 张玲玲 谢婧
本文以我国分批实施金税三期这一准自然实验为研究场景,基于2009~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减少了关联交易,当企业所处地区法治化水平较高、股权制衡度较低及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较低时,金税三期对关联交易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税三期可以同时减少企业作为买方和卖方的关联交易;其对境内关联交易的影响要大于境外关联交易,对商品类关联交易的影响要大于劳务类关联交易。本文的证据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可以提升税务机关对关联交易的治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在关联交易治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关联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关联交易行为的认识,为相关政府部门运用大数据技术治理关联交易提供了证据支持;对评估和预测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的经济后果也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健
提升税收征管数字化治理效能已经成为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有力抓手。本文结合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的实践,研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治理效能的基本内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内外税收征管数字化治理的有益实践,提出当前提升税收征管数字化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融入国家数字发展规划,持续完善发展基础;应用成熟的数字技术,推动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深化税收数据治理,夯实数字化基础;转变税收征管方式,提升数字化治理效能;完善征管组织架构,推动数字文化理念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姚键
税收信息化本质上是以“机器+人”的方式,实现了税收业务处理的半自动化。信息化的内在属性决定了机器处理数据的层次较低,局限于“信息”层。税收智能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将机器处理数据的层次从“信息”层提升到“知识”层,将信息系统中由人来承担的税收数据的高级加工任务也让机器来承担,实现税收业务处理的全自动化。作为机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认知智能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随着认知智能在税收智能化改造过程中更多全新应用场景的拓展,认知智能有望通过“税收信息系统+税务大脑”以及构建税收知识图谱和知识计算引擎等方式,在税收智能化各应用场景中实现深度应用,助力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越
2020年年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税收征管3.0理念,随后发布的关于数字能力建设、数字身份、电子发票等的报告对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具有一定启示意义。近年来,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建设虽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但仍需在规划、技术、法律、文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未来,我国可借鉴OECD税收征管3.0愿景的阶段性实践经验,通过健全税收征管数字化评估模型、完善数字身份应用体系、加快发票电子化改革以及保障纳税人充分互动等措施,打造互联互通的税收征管数字化生态系统,全面推进税收现代化。
关键词:
税收征管 数字化转型 税收治理 大数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传玉
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税收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当前,以税收现代化为统领、以智慧税务建设为目标、以“金税四期”为抓手的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正在蓬勃开展,成为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和税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加快推动税收现代化,增添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动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需要立足实际,进一步明确目标,找准问题,科学施策。本文全面梳理了当前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我国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性对策,为加快实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蕴 卢阳
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字经济实施有效税收治理需要税收征管模式和征管技术的全面数字化。数字化技术为税收征管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数字技术改变了原有经济业态,为税收治理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了适应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微观经济变化,税收征管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应从中国式现代化角度分析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和当前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税收治理现代化视角,尝试构建多主体的“税收共治”新格局、优化税收数据管理组织模式、强化“以税咨政”、完善税务干部数据思维培训体系等实现税收征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