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43)
- 2023(15495)
- 2022(12853)
- 2021(12047)
- 2020(10357)
- 2019(23791)
- 2018(23310)
- 2017(45350)
- 2016(23962)
- 2015(26725)
- 2014(25994)
- 2013(25908)
- 2012(23619)
- 2011(20884)
- 2010(20673)
- 2009(19357)
- 2008(19086)
- 2007(16568)
- 2006(14317)
- 2005(13071)
- 学科
- 济(108295)
- 经济(108182)
- 业(95454)
- 企(85407)
- 企业(85407)
- 管理(82427)
- 方法(53261)
- 数学(44787)
- 数学方法(44401)
- 财(37119)
- 农(31740)
- 业经(31242)
- 中国(26962)
- 务(25505)
- 财务(25472)
- 财务管理(25440)
- 企业财务(24237)
- 农业(22450)
- 税(22297)
- 制(22174)
- 税收(20818)
- 收(20643)
- 贸(20607)
- 贸易(20595)
- 易(20110)
- 技术(19339)
- 和(18025)
- 策(17352)
- 划(17059)
- 体(16908)
- 机构
- 学院(336477)
- 大学(333401)
- 济(153183)
- 经济(150862)
- 管理(140323)
- 理学(121237)
- 理学院(120186)
- 管理学(118704)
- 管理学院(118070)
- 研究(105992)
- 中国(88062)
- 财(76004)
- 京(67769)
- 财经(59953)
- 科学(58428)
- 经(54800)
- 所(50651)
- 中心(49604)
- 农(49167)
- 江(48883)
- 经济学(47882)
- 研究所(45284)
- 财经大学(44616)
- 业大(43894)
- 经济学院(43489)
- 北京(42567)
- 商学(39448)
- 商学院(39122)
- 院(38397)
- 农业(38210)
- 基金
- 项目(223062)
- 科学(180523)
- 基金(169104)
- 研究(165518)
- 家(145134)
- 国家(143957)
- 科学基金(127217)
- 社会(110741)
- 社会科(105377)
- 社会科学(105351)
- 基金项目(89068)
- 省(83310)
- 自然(80924)
- 自然科(79190)
- 自然科学(79174)
- 自然科学基金(77878)
- 教育(74757)
- 划(70241)
- 资助(69237)
- 编号(64864)
- 部(51667)
- 成果(51030)
- 重点(49396)
- 创(49123)
- 国家社会(47585)
- 发(47031)
- 教育部(45543)
- 创新(45305)
- 人文(44492)
- 制(43944)
- 期刊
- 济(162046)
- 经济(162046)
- 研究(103245)
- 财(61806)
- 中国(57814)
- 管理(55091)
- 农(43786)
- 科学(43666)
- 学报(41693)
- 融(33911)
- 金融(33911)
- 大学(33638)
- 学学(32229)
- 技术(30629)
- 农业(30207)
- 财经(29883)
- 经济研究(27206)
- 业经(26099)
- 经(25630)
- 教育(23887)
- 问题(21538)
- 业(19402)
- 贸(19395)
- 技术经济(19246)
- 务(18086)
- 世界(17882)
- 国际(17853)
- 统计(17465)
- 财会(17284)
- 策(16232)
共检索到49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魏升民
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是营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对微观市场主体行为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变化,利用第十三次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从企业家主观感知视角探究了征管体制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投资意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征管体制不确定性感知显著抑制了企业投资意愿,且这一效应在税费负担较重、税收征管较弱、营商环境不佳和风险管控薄弱的企业中更为强烈。机制分析表明,征管体制不确定性感知降低了企业税收遵从意愿,提高了政商关系成本,进而弱化了企业投资意愿。本文研究结论既进一步验证了税收征管在企业行为层面的积极治理作用,又有利于为民营企业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税收营商环境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三峰 陆海欣 吴雪平
基于2006—2016年6轮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显著促进了企业环保投资额增加,这一结果在进行识别条件检验,并进行安慰剂检验、预期效应检验、排除其他政策干扰和纠正样本选择偏倚后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通过减轻税负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激励企业增加环保投资。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对小规模、得到信贷支持和存在政治关联的企业环保投资产生了更大的促进效应,但没有增加中部地区企业的环保投资。研究结论对通过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协同激励企业绿色发展有经验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方静 唐韬 夏伦
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是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重要现象。与主要基于工资成本等直接用工成本的传统视角不同,文章认为企业层面过于频繁的劳动力流转(较高的临时工比例、离职率、雇佣员工变动率)所带来的流转成本以及经营负担加重,会提高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概率。利用第7~12次(2006~2016年)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文章验证了以临时工比例衡量的劳动力流转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具体而言,劳动力流转率上升会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与强度,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文章还检验证实,流转成本、资本深化与其他经营负担是劳动力流转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有效渠道。文章的研究为中国当前迅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提供了一个新解释,同时也为完善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丰富的政策涵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帼秀 李红群
私营商贸企业中存在大量走逃户,征管制度亟待改革。本文剖析了其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加强私营商贸企业税收征管的6项对策。
关键词:
私营商贸企业 税收征管 对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的内在要求。基于2020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考察降成本政策对企业创新意愿的影响,发现降成本政策虽然没有产生普遍性的减负效果,但能显著提升对成本下降感知强的企业的创新意愿。从成本来源来看,除人力成本尚未充分发挥效果外,物流、能源、制度、税费和融资成本下降均是企业创新意愿提升的重要原因;从宏观角度来看,改善营商环境及提高财政透明度,有助于激发降成本政策的创新激励效应;从规模差异来看,降成本政策对小型企业的创新激励显著,对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激励较弱;从企业与政府关系来看,降成本政策提升了非政治关联和非行业关联企业的创新意愿,对政治关联和行业关联企业没有显著效果。结论丰富了降成本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为降成本制度优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宏波 何佳俐
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污染的产生似乎不可避免,企业在环保治污方面能否有所作为引人关注。基于2008年和2010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私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其环保治污行为的影响发现,私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环保投入和排污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也就是说,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环保投入较高,缴纳的排污费也更多。在考虑了环保治污反向影响企业政治关联的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分行业考察表明,政治关联对环保治污的正向作用仅在重污染企业中显著,在轻污染企业中不显著。进一步检验发现,政治关联对环保治污主要存在一正一反的两个影响机制:政治关联通过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正向促进环保治污,即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履行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加大对环保治污的投入;政治关联还通过影响企业的寻租动机反向抑制环保治污,即企业会利用政治关联进行寻租,减少在环保治污上的投入。此外,私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程度较低时,政治关联显著促进环保治污,政治关联程度较高时对环保治污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揭示了政治关联对企业环保治污的实际影响和内在机制,有助于政府采取措施合理引导企业清洁生产、保护环境。
关键词:
政治关联 环保投入 排污费 私营企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阎竣 吕新业
文章以第七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3268个私营中小企业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主的股权融资意愿及其与控制权偏好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私营中小企业中有约72%左右的企业主不愿通过股权的融资方式来获取资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主的持股份额相对其他投资者而言趋于增加;同时,股权融资意愿与企业主的控制权偏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由于中国私营中小企业具有鲜明的个人治理特征,较低的股权融资意愿意味着大力促进股权融资缺乏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制度设计上需要兼顾企业主和外部投资人非经济因素方面的风险和控制权偏好,创新金融机制促进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发展。
关键词:
私营企业 中小企业 股权融资 控制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原东良 尚铎 潘玲玲
基于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检验和分析了党组织嵌入对私营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党组织嵌入能够促进私营企业创新投资。政治关联、政策感知、员工保护和公司治理是党组织嵌入促进私营企业创新投资的中介路径。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十八大”召开之后,对于小微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党组织嵌入对私营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更大。研究加深了对党组织嵌入的建设和作用效果的认识,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乔俊峰 张春雷
"营改增"减税效果不仅取决于打通抵扣链条,避免重复征税,更取决于税务部门征管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试点企业税负变化。本文从税收征管行为差异出发,基于2009—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营改增"对企业流转税税负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来看,"营改增"使得试点企业流转税税负下降并不明显。分批次看,首先进行试点的企业减税效果并不理想,2013年实行试点的企业减税效果明显。"营改增"政策的减税效果具有滞后性。对不同类型的"营改增"行业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机制。因此,当前应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体制。规范税务部门征管行为,同时地方政府要创造良好营商环境,积极培育税源。
关键词:
“营改增” 税收征管行为 企业流转税税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斌 王星月
选取2012—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金税三期为准自然实验场景,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发挥治理效应,显著抑制了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可以通过缓解代理冲突和改善信息环境来发挥治理效应,并且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过度投资样本组,可能原因是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是其统筹自身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及经济属性后的决策选择,不同于民营企业只考虑单一经济收益。文章丰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经济后果研究,为税务部门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建设,更好发挥外部治理效应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许金花 李善民 张东
民营企业普遍以家族所有的形式存在,家族在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家族企业的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和社会责任金字塔理论出发,强调家族涉入保存社会情感财富的特殊动机。基于第十次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家族涉入对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行为及履责意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家族涉入对企业慈善捐赠、环境治理这两种自愿性的社会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家族涉入与企业慈善捐赠、环境治理这两种自愿性社会责任的履责意愿显著负相关。(3)进一步研究发现,制度环境是影响家族自愿性社会责任表现的关键宏观因素,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下,家族涉入对企业自愿性社会责任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而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责意愿的负向影响会减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要打破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的体制障碍,加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那么,那些具有跨体制(即跨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种体制障碍)联结关系的国有企业高管,是否会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呢?鉴于"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改革途径,因此本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数据考察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高管没有跨体制联结关系的情况相比,当国有企业高管拥有跨体制联结关系时,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可能性较大;当跨体制联结关系是由内部董事形成,对于发生在管制性行业和不影响公司控制权变更的股权转让,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正向影响越强。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主要通过传递交易信息和环境信息、缓解意识形态障碍等机制影响国有股权向私营企业转让。这些发现意味着,搭建国有企业高管与私营企业高管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创造国有股权转让的公平交易环境,对助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仕华 卢昌崇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质是要打破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存在的体制障碍,加强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融合。那么,那些具有跨体制(即跨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两种体制障碍)联结关系的国有企业高管,是否会有助于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呢?鉴于"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条重要改革途径,因此本文基于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数据考察国有企业高管跨体制联结对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让股权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高管没有跨体制联结关系的情况相比,当国有企业高管拥有跨体制联结关系时,国有企业向私营企业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阳镇 马光源 陈劲
企业家是驱动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市场主体,长期以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被视为指导其如何参与经济与社会行动的"商业圭臬",提高与完善企业家综合地位以及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第十次与第十一次中国私营企业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家地位感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影响,以及私营企业中的家族涉入(所有权涉入与管理涉入)在企业家地位感知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产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企业家综合地位显著改善企业家履责意愿,且相比于企业家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企业家社会地位对改善企业家履责意愿的影响更强。第二,细分企业社会责任维度,企业家综合地位对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环境治理责任、慈善捐赠责任与员工社会责任都分别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第三,考虑私营企业治理情境的特殊性,家族所有权涉入与管理涉入在企业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与企业履责意愿之间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第四,经济后果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综合地位能够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最终提升企业经济绩效,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市场竞争工具假说,此外,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市场化程度更高以及大规模私营企业中企业家综合地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效应更为明显。本文为私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逻辑提供新的证据,也为高质量发展阶段重视企业家成长的社会条件以及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精神驱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支持与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