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0)
- 2023(8020)
- 2022(6551)
- 2021(5832)
- 2020(5156)
- 2019(11167)
- 2018(11028)
- 2017(21613)
- 2016(11323)
- 2015(12333)
- 2014(12035)
- 2013(12071)
- 2012(10758)
- 2011(9190)
- 2010(9492)
- 2009(9041)
- 2008(9371)
- 2007(8497)
- 2006(7634)
- 2005(7239)
- 学科
- 业(72602)
- 企(69146)
- 企业(69146)
- 管理(52811)
- 济(49704)
- 经济(49639)
- 财(25292)
- 业经(24786)
- 税(21958)
- 税收(20500)
- 收(20329)
- 方法(20237)
- 农(19715)
- 务(18997)
- 财务(18992)
- 财务管理(18981)
- 企业财务(17997)
- 农业(15276)
- 技术(14695)
- 制(13520)
- 数学(12992)
- 数学方法(12930)
- 策(12570)
- 企业经济(11880)
- 和(11710)
- 划(11597)
- 体(11460)
- 经营(10964)
- 体制(10593)
- 理论(10395)
- 机构
- 学院(163565)
- 大学(155375)
- 济(70325)
- 经济(69172)
- 管理(69069)
- 理学(58537)
- 理学院(58056)
- 管理学(57518)
- 管理学院(57214)
- 研究(47609)
- 中国(42244)
- 财(41025)
- 京(31482)
- 财经(30629)
- 经(27744)
- 科学(27441)
- 农(27008)
- 江(26778)
- 所(23830)
- 财经大学(22301)
- 中心(22047)
- 业大(21741)
- 农业(21159)
- 商学(20920)
- 研究所(20822)
- 商学院(20754)
- 经济学(20501)
- 州(20466)
- 北京(19493)
- 经济学院(18648)
- 基金
- 项目(101846)
- 科学(82565)
- 基金(76147)
- 研究(75980)
- 家(65280)
- 国家(64649)
- 科学基金(58025)
- 社会(50066)
- 社会科(47622)
- 社会科学(47608)
- 基金项目(40662)
- 省(40620)
- 自然(37387)
- 自然科(36618)
- 自然科学(36611)
- 自然科学基金(36054)
- 教育(32610)
- 划(32415)
- 编号(30467)
- 资助(29715)
- 业(29658)
- 创(25263)
- 成果(23332)
- 创新(22580)
- 重点(22524)
- 部(22232)
- 制(22093)
- 发(21865)
- 国家社会(21067)
- 性(20789)
共检索到253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鹏 付向东
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金税三期工程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DID模型,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对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果。研究发现,加强税收征管能有效抑制企业“脱实向虚”。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税收征管能缩紧现金流、减少代理成本进而抑制企业“脱实向虚”,有效发挥遵从效应与威慑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征管的治理效果在高利润企业、高外部融资企业、严格内控企业与严格外审企业表现得更为突出。研究结果对探索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策略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完善税收征管体制提供了思路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艳 梁日新 李英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加剧导致企业“脱实向虚”的现状越来越严重,进而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金税三期”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金融化程度。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代理问题进而抑制企业金融化,有效发挥了“征税效应”和“治理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避税动机较强的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本文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和税收征管的相关研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薛伟 刘骏
减税降费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举措,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是其主要目的之一。本文认为,税收计划是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税收征管,则是税收计划影响企业税收负担的重要传导机制。本文相关数据描述与分组检验结果表明,税收征管压力与税收计划制订具有密切关系,税收计划指标较高的地区,税收征管压力较大,相应地,该地区的企业税收负担也较重。为此,本文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以期为落实当前减税降费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证据参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贺佳 郭俊汝 罗淑婧
基于手工搜集的上市公司委托贷款数据,本文利用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影子银行的视角考察了税收优惠对企业脱虚向实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折旧政策实施后,企业的委托贷款活动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表明,税收优惠主要发挥了相对成本效应和相对收益效应,即通过促进实体投资、改善经营效益,抑制企业委托贷款活动,且该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金融投资类而非经营支持类委托贷款上。这表明,税收优惠促进了企业在资产配置层面和委托贷款属性层面脱虚向实。此外,税收优惠对委托贷款的抑制作用对成熟期、低成长企业更显著。本文的研究拓宽了税收优惠和委托贷款的研究边界,为科学认知委托贷款运作机制和强化影子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职能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委托贷款 脱虚向实 影子银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钰鹏
财政压力既影响政府行为,也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基于此,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财政压力与企业避税行为进行探讨,并考察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财政压力越大,企业避税程度越低,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以上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中;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财政压力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时,企业采取减少避税措施,更有助于其在地方财政缓解后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
关键词:
财政压力 税收征管 企业避税 中介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宏标 饶品贵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的因果关系影响。有鉴于机构投资者和企业避税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距离作为机构持股的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在控制内生性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行为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税收征管在避税上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机构投资者能通过抑制企业避税提升公司价值,而这一效应在税收征管强的地区更为明显。本文提供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从而拓展了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作用的文献,对于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治理企业避税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强 韩凤芹
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于构建“以数治税”新格局、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实施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契机,考察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数据税收征管显著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2)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降低企业寻租行为和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三个影响机制促使企业提高税收遵从度。(3)改善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大数据税收征管的共同作用能够更为有效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提高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两职合一的企业更显著。研究对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和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税务机关应注重发挥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蔡伟贤 李炳财
近年来在社保基金收支压力日益增大的同时,企业的社保逃费现象却愈加严重。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税收征管与企业社保遵从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金税三期实施这一政策冲击对理论假说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实施后企业逃税程度降低,但社保逃费程度却大幅提高,税、费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税收征管的加强降低了企业的现金流和盈利能力,促使企业通过社保逃费转移税收压力。进一步分析表明,税、费征收机构的分离给企业策略性逃费提供了空间,此外,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能够减少企业的策略性逃费行为。本文的研究为近年来企业社保遵从度不升反降的现象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为巩固减税降费成效和推进社保征收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
税收征管 社保缴费 金税工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彭志华
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涉外企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既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给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上带来了新的考验。本文针对涉外税收工作中存在的宣传力度不够、反避税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我们应有的放矢地强化涉外税收征管。
关键词:
涉外企业 税收征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慧龙 张玲玲 谢婧
本文以我国分批实施金税三期这一准自然实验为研究场景,基于2009~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对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减少了关联交易,当企业所处地区法治化水平较高、股权制衡度较低及最终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较低时,金税三期对关联交易的影响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税三期可以同时减少企业作为买方和卖方的关联交易;其对境内关联交易的影响要大于境外关联交易,对商品类关联交易的影响要大于劳务类关联交易。本文的证据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可以提升税务机关对关联交易的治理能力;大数据技术在关联交易治理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关联交易可能会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关联交易行为的认识,为相关政府部门运用大数据技术治理关联交易提供了证据支持;对评估和预测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的经济后果也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岳林峰 马海涛 孙景冉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逐年增加,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背景下,随着转移支付的增加,地方政府的行为可能会出现变化。这在税收方面常体现为税收征管努力程度的下降,意味着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可能不高。但是,税收负担的下降又会对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帮助作用。本文借助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后,地方政府税收征管强度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强度下降,企业生产率出现显著提高,表明了转移支付资金的正面效果。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导致企业生产率提高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转移支付 税收征管 企业生产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梧州市地税局课题组
为提升我国税务部门对大企业的征税能力与水平,有必要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做法、经验,从提升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人员素质等方面完善我国大型企业税收管理。一、大企业的定义我国目前税收征管系统并没有提出将某部分企业视为大企业,并对其采用不同的征税标准。但是,我国税务机关为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将某些企业视为重点税源企业,并予以监管。而对于具体重点税源企业判断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淑萍 范润 赵玉洁
税收征管作为政府税收政策以及征稽力度的集中体现,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强有力的税收征管显著抑制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作用渠道检验表明,税收征管通过优化债务期限结构、抑制过度投资进而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资产可抵押性较低、股权集中度较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地区法治水平较高以及社会信任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文丰富了税收征管和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相关研究,为我国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引导企业合理投融资决策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梁桂荣
企业改制后的税收征管对策□梁桂荣1优化治税环境。强化税法宣传,一方面提高全社会特别是纳税人的依法纳税意识,另一方面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技能;强化党政部门管税作用,建立群众性协税护税组织;加大打击力度,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尽快成立基层税务公安联系办案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应斌
外商房地产企业的税收征管研究陈应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实行以及城镇居民住房的日益商品化,房地产业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产业,并成为涉外税收的重点税源。但是,房地产业的超前发展和住房的商品化,使得“炒楼”活动相当活跃,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