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2)
2023(14786)
2022(12452)
2021(11686)
2020(10059)
2019(23158)
2018(22753)
2017(42637)
2016(22631)
2015(24944)
2014(24384)
2013(23928)
2012(21403)
2011(18844)
2010(18834)
2009(17278)
2008(17165)
2007(14425)
2006(12782)
2005(11508)
作者
(61372)
(51449)
(51186)
(48863)
(32616)
(24578)
(23198)
(19930)
(19506)
(18025)
(17574)
(17495)
(16396)
(16158)
(16038)
(15834)
(15137)
(15044)
(14759)
(14652)
(12586)
(12584)
(12440)
(11917)
(11575)
(11554)
(11399)
(11127)
(10203)
(10133)
学科
(92564)
经济(92455)
(90841)
(82338)
企业(82338)
管理(78074)
方法(43503)
数学(35322)
数学方法(34897)
(33864)
业经(30209)
(29638)
(23290)
财务(23255)
财务管理(23224)
中国(22444)
(22101)
企业财务(22066)
(21843)
农业(21103)
税收(20633)
(20457)
技术(18854)
(17533)
(17256)
理论(16692)
(16150)
(15999)
(15893)
贸易(15885)
机构
学院(308419)
大学(303527)
(131259)
经济(129022)
管理(126815)
理学(109038)
理学院(107998)
管理学(106363)
管理学院(105767)
研究(98144)
中国(79597)
(66628)
(62458)
科学(58000)
(51828)
财经(51388)
(47891)
(46921)
(46868)
中心(46721)
业大(44805)
研究所(42973)
农业(40453)
经济学(39499)
北京(38666)
财经大学(38101)
(35991)
(35800)
(35742)
经济学院(35741)
基金
项目(208722)
科学(167357)
基金(154931)
研究(152544)
(134870)
国家(133705)
科学基金(117704)
社会(99066)
社会科(94159)
社会科学(94134)
基金项目(82448)
(81348)
自然(76962)
自然科(75144)
自然科学(75121)
自然科学基金(73877)
教育(70076)
(67722)
资助(62064)
编号(60428)
重点(46941)
成果(46928)
(46668)
(46427)
(44214)
创新(42974)
(42776)
国家社会(42043)
(40620)
课题(40432)
期刊
(142378)
经济(142378)
研究(93294)
中国(58580)
(55493)
管理(52570)
(46428)
学报(43325)
科学(42281)
大学(34190)
学学(32475)
农业(32017)
技术(31594)
(28480)
金融(28480)
教育(28307)
财经(25116)
业经(24560)
经济研究(22871)
(21667)
(20216)
问题(18273)
(17884)
技术经济(17278)
财会(16365)
(16028)
现代(14693)
(14666)
税务(14247)
世界(14124)
共检索到465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忠  李殷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税收征管力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转型。本文基于2002年实施的企业所得税分享改革自然实验,采用双倍差分法(DID)探讨了税收征管对企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1)税收征管力度的下降会降低企业的TFP水平;(2)机制探讨过程发现,降低税收征管力度会增加企业避税行为,而避税增加会减少企业的研发投入,从而对企业TFP产生负面影响;(3)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征管对非高新技术企业、非民族自治区域企业以及高避税程度企业的TFP的负面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未来的税收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小玲  张凯  
运用税收减免政策来激励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采用2012—2016年全国制造业税收调查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估计法,分析了企业所得税减免对企业融资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所得税减免增加企业内源融资和挤出流动债务融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第二,企业所得税减免对外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最大,私有企业次之,对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最小。第三,企业所得税减免对小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最大,中型企业次之,大型企业的税收激励效应最小。因此,应该扩大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作用范围和普惠性、加强科技型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的落实和减免力度、拓展更多科技创新融资渠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经济的发展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而在财政收入方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体现是政府对企业税收征管力度的控制。政府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力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转型。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借以揭示政府税收政策在促进企业生产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负向影响,降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即由国税征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比由地税征收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了3%左右。由此,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在制定税收政策时应当综合考虑利弊,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应通过财政支出和补贴等手段弥补征税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政府在调节经济发展中"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促进企业发展转型。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经济的发展转型离不开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而在财政收入方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核心体现是政府对企业税收征管力度的控制。政府对企业的税收征管力度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转型。本文利用断点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借以揭示政府税收政策在促进企业生产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强会对企业发展产生负向影响,降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即由国税征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鹏程  王姝勋  徐舒  
维持劳动收入份额的稳定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当前我国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基于2002年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断点回归分析方法,从理论逻辑和经验证据两个方面考察了税收征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所得税征管范围改革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3.4%~4.7%,且该影响在低税收征收强度地区的企业、高融资约束企业和竞争型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税收征管强度提升引致的企业避税程度降低和劳动密集度增加是其提高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为理解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机理提供了新的微观解释,同时也为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建设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斌  江碧丹  
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备的反避税制度,其实施能否有效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亟待研究。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来研究反避税立法对企业关联交易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该办法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企业关联交易避税行为;从对不同类型关联交易避税行为的影响来看,其能有效地抑制商品(劳务)类关联交易和资金类关联交易避税,但对于抑制在低税率国家(地区)设立受控外国公司避税的效果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税收征管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对抑制关联交易避税的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钰鹏  
财政压力既影响政府行为,也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基于此,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财政压力与企业避税行为进行探讨,并考察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财政压力越大,企业避税程度越低,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以上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中;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财政压力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时,企业采取减少避税措施,更有助于其在地方财政缓解后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宏标  饶品贵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的因果关系影响。有鉴于机构投资者和企业避税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距离作为机构持股的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在控制内生性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行为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税收征管在避税上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机构投资者能通过抑制企业避税提升公司价值,而这一效应在税收征管强的地区更为明显。本文提供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从而拓展了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作用的文献,对于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治理企业避税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进猛  吴小强  
本文借助2008年我国企业所得税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实际税率调整对外资企业跨国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实际税率调整的外资企业整体跨国关联交易比重下降了1.46%,其中关联进口交易比重下降了1.21%,关联出口交易比重下降了1.72%;随着时间延长,税率调整产生的跨国关联交易比重降低的效应增大;《企业所得税法》改革对跨国关联交易影响存在企业异质性差异,即对合资企业、大企业、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外资企业以及文化差异大的外资企业的影响更加显著;《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以后,实际税率调整的外资企业跨国关联交易比重越大其盈利水平越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谢贞发  
文章在利维坦政府模型框架中解析了1994年以来企业所得税制改革的均衡税率变化及社会福利效应。横向资本税收竞争限制了均衡税率水平,但中央税收征管集权有利于提高均衡税率水平。以居民效用为代表的社会福利结果依赖于各级政府的自利程度和各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边际效用水平。中央税收征管集权的提高使得均衡税率更高,从而更可能出现降低税率提高居民福利的结果。2008年企业所得税改革后总体资本税率下降,社会福利倾向于上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国安  
一、讨论还价博弈与所得税分享改革方案的确定自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企业所得税归中央,地方企业所得税归地方。由于地方企业比中央企业多,所得税收入的大头在地方。这种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所得税归属的制度,客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玲  朱婷婷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深入探讨了税收征管、企业避税与企业投资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有助于降低企业避税程度;企业避税活动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税收征管有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税收征管有助于缓解企业避税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岳林峰   马海涛   孙景冉  
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逐年增加,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拥有自由裁量权的背景下,随着转移支付的增加,地方政府的行为可能会出现变化。这在税收方面常体现为税收征管努力程度的下降,意味着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可能不高。但是,税收负担的下降又会对当地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帮助作用。本文借助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探究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加后,地方政府税收征管强度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收征管强度下降,企业生产率出现显著提高,表明了转移支付资金的正面效果。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流动资产、无形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的增加是导致企业生产率提高的可能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蕾  苏文兵  李心合  
在2008年我国实施新企业所得税的背景下,以2003—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税率调整、公司避税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1)税改后,税率上升公司的避税程度显著提高,税率下降公司的避税程度显著下降,税率不变公司的避税程度无明显变化。(2)在税改后五年内,税率上升公司的避税程度呈倒U型变化,并在第三年达到高峰;而税率下降公司的避税程度在此期间逐年下降。(3)公司避税行为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受到企业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低的影响,并在税改时受到税率调整方向的影响,其中税率上升的公司在税改后,其避税行为使企业价值明显降低,而税率下降的公司在税改后的企业价值却因避税而显著提高。因此,税率调整会对投资者对企业避税行为的价值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蕾  苏文兵  李心合  
在2008年我国实施新企业所得税的背景下,以2003—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税率调整、公司避税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1)税改后,税率上升公司的避税程度显著提高,税率下降公司的避税程度显著下降,税率不变公司的避税程度无明显变化。(2)在税改后五年内,税率上升公司的避税程度呈倒U型变化,并在第三年达到高峰;而税率下降公司的避税程度在此期间逐年下降。(3)公司避税行为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受到企业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低的影响,并在税改时受到税率调整方向的影响,其中税率上升的公司在税改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