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0)
2023(10342)
2022(8858)
2021(7930)
2020(6914)
2019(15732)
2018(15366)
2017(30447)
2016(16943)
2015(18260)
2014(18108)
2013(18096)
2012(16733)
2011(15088)
2010(14985)
2009(14027)
2008(14093)
2007(12858)
2006(11135)
2005(9857)
作者
(50973)
(42890)
(42581)
(40838)
(26777)
(20767)
(19432)
(16842)
(15862)
(15079)
(14676)
(14154)
(13699)
(13534)
(13474)
(13450)
(13284)
(12746)
(12399)
(12190)
(10935)
(10478)
(10376)
(9901)
(9684)
(9475)
(9436)
(9301)
(8618)
(8597)
学科
(66185)
经济(66115)
(45097)
管理(44877)
(34518)
企业(34518)
方法(33183)
数学(30031)
数学方法(29803)
(21945)
(21389)
税收(20491)
(20325)
(20041)
中国(16936)
(14710)
(14497)
贸易(14496)
(14120)
农业(13601)
业经(13405)
(11881)
财务(11866)
财务管理(11840)
(11686)
地方(11498)
企业财务(11197)
(9919)
环境(9722)
技术(9539)
机构
大学(241049)
学院(239921)
(99135)
经济(97305)
管理(89114)
研究(81552)
理学(78154)
理学院(77255)
管理学(75897)
管理学院(75467)
中国(59769)
科学(53701)
(51453)
(49276)
(49096)
(43420)
业大(42469)
农业(41347)
研究所(39797)
财经(38695)
中心(36919)
(35827)
(35165)
经济学(31498)
北京(30276)
经济学院(28973)
(28709)
财经大学(28682)
(28268)
师范(28250)
基金
项目(164491)
科学(127600)
基金(120027)
研究(111831)
(108053)
国家(107183)
科学基金(89839)
社会(71946)
社会科(68326)
社会科学(68299)
(64364)
基金项目(64263)
自然(60009)
自然科(58667)
自然科学(58643)
自然科学基金(57652)
(55154)
教育(50884)
资助(48746)
编号(44086)
重点(37423)
(36065)
成果(35210)
(34807)
(34415)
计划(32932)
科研(32868)
创新(32340)
国家社会(30444)
教育部(30213)
期刊
(99951)
经济(99951)
研究(68215)
学报(47921)
(45344)
中国(42099)
科学(39112)
(37692)
大学(34030)
学学(32706)
农业(30242)
管理(27940)
财经(18485)
教育(17992)
(17958)
金融(17958)
经济研究(17772)
技术(17525)
(16374)
业经(16322)
(16237)
(15764)
(15728)
问题(14017)
税务(13950)
(13307)
业大(12551)
技术经济(11853)
(11686)
商业(11347)
共检索到342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沈玉平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远伟  
税收负担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测度指标,但目前的宏观税负无法测度劳动者的税收负担,因此找出对劳动者税负的测度指标便具有必然性。本文主要探讨一种新的税收负担指标,即劳动者税负,并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上,对劳动者税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弓秀云  秦富  
非农劳动供给在家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利用四川和安徽12年12乡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影响家庭非农劳动供给的因素做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轻、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高、家庭初始经济能力有利于家庭非农劳动供给决策和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家庭中男女劳动力的比例对非农劳动供给时间具有不同的影响,土地资源匮乏是家庭从事非农劳动供给的重要原因。文章认为,政府应当在教育培训、信贷支持、通讯设施建设方面加以完善,以增加农户家庭的非农劳动供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常晓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常晓素  
劳动要素收入份额过低是影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因素。本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析了税收对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以中国2000-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从中发现:资本税的征收会产生劳动替代资本的效应,从而提高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企业所得税的征收能够显著地提高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消费税显著降低了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劳动所得税虽然也降低了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但影响不显著。鉴于此,为提高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政府在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税制时,应充分考虑税收政策对初次收入分配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文  
个人所得税对劳动供给效应的影响建立在税楔改变个体收入进而影响个体行为的基础上,但是,现实中许多个体对自身准确税额的认知程度有限,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了个人所得税变动影响个体劳动供给的最根本的隐含假设。同时,个体工作时间的改变除受个体主观意愿的影响外,还受其工作时间决定能力的限制,忽视后者研究结论将发生偏差。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采用似不相关双变量Probit模型,将个人所得税降低所导致的工作时间改变与个体工作时间决定能力同时纳入实证分析框架,就个体税收认知对个人所得税劳动供给效应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个体税收认知与个人所得税降低增加工作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其边际效应随税额降低幅度增加而呈现轻微的递减趋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连清  
编者按河南省国家税务局局长王连清同志撰写的这篇文章,以1987年———1997年11年间河南省的税收收入与GDP统计资料为依据,对税收与GDP关系变化的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阐述了财政税收政策、经济结构等五项因素对税收与GDP关系变化产生的影响,提出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磊  
税收对投资的影响因素分析刘磊我国的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税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投资影响而产生作用的;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税收因素的制约。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在我国投资理论研究中,还是在传统的税收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康建军  侯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志良  
分配公平可以从过程中机会的均等和结果的贫富悬殊程度予以考察。我国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劳动要素就失去了公平的基础,公平几乎无从谈起。加之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不够,分配的结果必然是贫富悬殊加剧。从长期角度观察,收入分配不公可能对效率造成破坏性影响,政府应该努力整合劳动要素市场,确保劳动要素收益不受其它要素和特权阶层的侵蚀,充分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龙  
构建在福利经济学基础上的最优税收理论,不但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而且由于其严格的前提假设严重偏离了税制的实际运行状态,也存在着实践上的限制和约束。但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对于研究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最优税收理论提供了借鉴。本文尝试借鉴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研究逻辑和研究方法,将最优化方法应用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平衡公式,以构建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最优税收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效率标准,并提出可以将引入税收因素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作为目标函数,由此最优税收问题就变成:在实现了(或一定的)公平目标的前提下,应当如何设置税率,才能保证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所需要的均衡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又推导了引入税收因素后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玉龙  
构建在福利经济学基础上的最优税收理论,不但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而且由于其严格的前提假设严重偏离了税制的实际运行状态,也存在着实践上的限制和约束。但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逻辑和研究思路,对于研究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最优税收理论提供了借鉴。本文尝试借鉴西方最优税收理论的研究逻辑和研究方法,将最优化方法应用于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平衡公式,以构建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最优税收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劳动价值论视角下的效率标准,并提出可以将引入税收因素的社会再生产平衡公式作为目标函数,由此最优税收问题就变成: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建华  褚玲  张全红  
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度和人力资本均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认为要扭转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趋势,根本途径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通过提高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来加快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阳  
伴随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冲突不断增加。本文选取1999-201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作为样本,以劳动争议案件发生频率作为衡量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实证考察其变动情况、省际差异及变动机理。结果表明,中国劳动争议案件发生频率存在较大省际差异,从全国样本考察结果看,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规模扩张显著导致劳资关系紧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程度显著缓和劳资关系;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较复杂。分地区样本考察结果表明,多数因素的影响存在鲜明的区域差异。经济转型及增速下降在短期内加剧了劳资矛盾,但长期来看则是增强了经济增...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柏培文  吴红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要素和技术特征变量、结构调整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变量和政府政策变量。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往往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外商投资水平、资本深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占比,而技术进步、失业率、国有经济占比、投资率、对外贸易水平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