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6)
2023(16606)
2022(14042)
2021(12993)
2020(11153)
2019(25635)
2018(25055)
2017(48294)
2016(25772)
2015(29214)
2014(28929)
2013(28918)
2012(26789)
2011(24284)
2010(24125)
2009(22495)
2008(22195)
2007(19473)
2006(16796)
2005(15253)
作者
(74099)
(62400)
(62004)
(59373)
(39788)
(30058)
(28333)
(24115)
(23453)
(22071)
(21559)
(20829)
(19777)
(19677)
(19487)
(19345)
(18511)
(18427)
(17904)
(17801)
(15464)
(15129)
(15057)
(14344)
(14171)
(13989)
(13735)
(13302)
(12657)
(12320)
学科
(125970)
经济(125855)
管理(74075)
(69762)
(56869)
企业(56869)
方法(56121)
数学(50365)
数学方法(49831)
(32693)
中国(30713)
(28104)
地方(23904)
(23582)
业经(23555)
(22433)
贸易(22425)
(21968)
(21800)
税收(20497)
(20490)
(20324)
(19358)
财务(19311)
财务管理(19271)
农业(18738)
企业财务(18368)
(17562)
金融(17559)
(17311)
机构
大学(377715)
学院(375189)
(169420)
经济(166439)
管理(144767)
研究(128862)
理学(125599)
理学院(124274)
管理学(122219)
管理学院(121530)
中国(98717)
(80017)
(77978)
科学(75897)
(64665)
财经(63690)
(59259)
中心(58925)
研究所(58530)
(57984)
经济学(54482)
(54023)
业大(52871)
经济学院(49160)
北京(49106)
财经大学(47401)
农业(46652)
(45627)
(45352)
师范(44884)
基金
项目(250222)
科学(198748)
基金(186994)
研究(179400)
(163521)
国家(162286)
科学基金(139794)
社会(118238)
社会科(112481)
社会科学(112453)
基金项目(97831)
(93946)
自然(89929)
自然科(87943)
自然科学(87915)
自然科学基金(86431)
教育(81648)
(79949)
资助(77821)
编号(69945)
(57008)
成果(56765)
重点(56253)
(53143)
(51674)
国家社会(51077)
教育部(49439)
科研(48732)
创新(48554)
人文(47541)
期刊
(179302)
经济(179302)
研究(114224)
中国(65658)
(62384)
学报(57877)
科学(53191)
(52072)
管理(51924)
大学(43713)
学学(41552)
农业(35398)
(33529)
金融(33529)
财经(31981)
技术(31706)
经济研究(31465)
教育(28775)
(27498)
业经(25515)
问题(23684)
(21329)
统计(21285)
技术经济(19908)
(19604)
国际(19075)
(18736)
世界(18562)
(17729)
决策(16984)
共检索到55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邢树东  
就政府税收收益而言,要素意义上的税率是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或者说决定变量,决定政府从经济中能获取多少资源或财富;边际税收水平则从增量上解释税收所能取得的资源或财富;宏观税负表明政府从经济中已经获得多少资源或财富;税收弹性则是用来衡量应该抽取多少以及抽走多少资源或财富最为合适的尺度,可作为政府最精确的决策参考。明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进行税制改革的科学化前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家树  
运用时间数列和计量分析方法,利用1978—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和GDP数据,针对1978—1994年和1995—2006年两个阶段分别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税收的长期弹性和短期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978—1994年我国税收的长期弹性小于其短期弹性;自1995年以来,我国税收弹性发生了显著变化,税收的长期弹性大于其短期弹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瑶  
研究房地产税收弹性问题,对于调整和完善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运用定义法和弹性系数法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房地产税收弹性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房地产税收弹性的波动范围较大,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弹性趋势存在地区差异。采取相应措施逐步优化房地产税收弹性,有利于充分发挥房地产税收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杨  王立  李笑雪  
文章搜集贵州省1978—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贵州省的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运用计量经济学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检验。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贵州省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以此来保证形成强有力的税源,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邱华炳  刘磊  
本文认为,税收弹性理论,是西方税收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我国同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作者运用税收弹性,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科学分析,指出改革14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的绝对额每年都有所增加,但税收增长速度明显慢于经济增长速度,其原因是由于现行税收制度自身缺乏弹性功能、承包制与税前还贷严重削弱了税收弹性,以及经济效益下降使税收弹性减弱。对此,作者认为,应尽快建立以全面增值税作为第一主体税种,以规范的所得税作为第二主体税种的富有弹性的税制;取消税前还贷、以税还贷等,以修复被侵蚀的税基;加强税收征管;推广税利分流,实行税后承包。并认为,我国税收弹性值应从近年来的0.66提高到1—1.2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江  
本文在对弹性理论与方法的一般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弹性分析在税收与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问题 ,并就以税基弹性为代表的税收类弹性指标在税收与宏观、微观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以及以商品供求弹性为代表的非税收类弹性在税收与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秋菊  
宏观税负可以反映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静态关系,税收弹性则可以反映二者的动态关系,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将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总量数据为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关系,并从税收弹性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宏观税负的特点及原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俊培  陈思霞  
本文对分税制财政体制中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地方自有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分税制财政体制并没有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但这一矛盾被大量的专项转移支付缓解了。专项转移支付属于相机抉择范畴,使地方的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中央。因此,本文认为:在分税制财政体制中安排自动稳定机制应该是改革的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所得税政策调整是否会对FDI产生显著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时机和策略选择。本文在考虑所得课税政策内生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面板数据模型对FDI所得课税在外资流入决策中相对重要性的时间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FDI的所得课税弹性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与集聚经济和外资存量相比,虽然我国所得课税对FDI的影响的确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地位,并且随着时间变化还有逐步减弱的趋势,但其重要性依然非常显著。弹性估计的结果表明,我国FDI的所得课税弹性大致为-0.15~-0.32。这意味着,如果现在推行两税并轨可能对FDI,进而对整个国民经济将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为此,本文认为,两...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安  
税收弹性是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反应程度。富有弹性的税收制度可以使税收收入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从而能保证满足政府财政支出的需要。税收收入的变化与国民生产总值、税率和税收制度之间都有关系,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税收弹性可分为税收的收入弹性、利率弹性和税制弹性。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1927-1936年中国的税收弹性,并指出政府不断进行的整顿税基、调整税率的税制改革是这一时期的税制结构富有弹性的原因。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吴毓壮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弹性的总体趋势以及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之间和三个经济区域内部的税收弹性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税收高弹性增长是多种因素所致。应改革税收计划考核办法,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对税收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毓壮  
税收弹性系数是一个侧重于描述税收与经济的协调、适应关系的指标。当前我国对税收负担的研究基本上已形成共识,但专门对税收弹性尤其是分地区对我国税收弹性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弹性的总体趋势以及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之间和三个经济区域内部的税收弹性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及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吴毓壮  
税收弹性系数是一个侧重于描述税收与经济的协调、适应关系的指标。我国税收高弹性增长是由诸多因素所影响的,既有正常的、经济的因素,也有不正常的、非经济的因素。应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税制的完善等措施,建立一个具有正常增长机制的税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宏伟  
19世纪末,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首次正式提出税收弹性原则:要求税收要有伸缩性,税收收入要随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现在,弹性税收原则已成为西方国家普遍公认的七大税收原则之一,而且在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已得到重视和运用。 一般认为,弹性税收原则的含义是:运行的税收政策不仅要使税收收入随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能使税收象弹簧一样适应这种变化,即能对经济的变化十分敏感,又能对经济具有反弹力,从而使国家税收收入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使经济发展减少波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单新萍  卢洪友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利用1999-2008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对税收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分区域看,提高税收分权度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消极作用。其原因并不是税收分权本身对经济增长有消极作用,而是不合理的税收分权制度安排,抵消了分权带来的激励效果。因此,要提高税收分权对经济增长的激励效果,就必须理顺中央与地方间的税权关系,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理顺中央和地方间的事权关系,明晰各级政府的税权范围;理顺税费关系,规范制度外收入渠道,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