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3)
- 2023(12172)
- 2022(10673)
- 2021(9995)
- 2020(8257)
- 2019(19260)
- 2018(19212)
- 2017(38003)
- 2016(20426)
- 2015(23009)
- 2014(23101)
- 2013(23313)
- 2012(21290)
- 2011(19319)
- 2010(19162)
- 2009(17759)
- 2008(17344)
- 2007(15114)
- 2006(13554)
- 2005(11874)
- 学科
- 济(83040)
- 经济(82939)
- 管理(58490)
- 业(57626)
- 企(45060)
- 企业(45060)
- 方法(39128)
- 数学(34558)
- 数学方法(34248)
- 农(27341)
- 财(27270)
- 中国(23828)
- 税(21834)
- 税收(20389)
- 收(20217)
- 业经(19487)
- 农业(18689)
- 学(16297)
- 地方(16176)
- 制(15965)
- 贸(15481)
- 贸易(15473)
- 易(15061)
- 务(13560)
- 财务(13501)
- 财务管理(13478)
- 和(13296)
- 银(13115)
- 银行(13083)
- 收入(13013)
- 机构
- 大学(297188)
- 学院(295979)
- 济(120037)
- 管理(119359)
- 经济(117440)
- 理学(103964)
- 理学院(102884)
- 管理学(101338)
- 管理学院(100803)
- 研究(94976)
- 中国(70627)
- 京(62770)
- 财(61532)
- 科学(57933)
- 财经(48420)
- 所(47058)
- 农(44213)
- 经(43854)
- 业大(42534)
- 研究所(42389)
- 中心(41980)
- 江(41736)
- 北京(40043)
- 范(37745)
- 师范(37460)
- 经济学(36543)
- 财经大学(35901)
- 农业(34320)
- 院(34179)
- 州(34115)
- 基金
- 项目(199444)
- 科学(156482)
- 研究(148043)
- 基金(145202)
- 家(125321)
- 国家(124270)
- 科学基金(106800)
- 社会(93713)
- 社会科(88815)
- 社会科学(88794)
- 基金项目(77660)
- 省(76394)
- 自然(68131)
- 自然科(66509)
- 自然科学(66496)
- 教育(66410)
- 自然科学基金(65279)
- 划(64315)
- 编号(61532)
- 资助(59644)
- 成果(50120)
- 部(44379)
- 重点(43524)
- 发(42057)
- 创(41136)
- 课题(40881)
- 国家社会(38479)
- 创新(38305)
- 项目编号(38264)
- 教育部(38214)
- 期刊
- 济(130187)
- 经济(130187)
- 研究(93933)
- 中国(48684)
- 学报(44815)
- 财(44058)
- 管理(41689)
- 农(41507)
- 科学(40921)
- 大学(33804)
- 学学(31904)
- 农业(29185)
- 教育(28565)
- 融(23767)
- 金融(23767)
- 技术(23419)
- 财经(22470)
- 业经(22324)
- 经济研究(21347)
- 经(18978)
- 问题(17823)
- 税(15979)
- 务(15921)
- 理论(15761)
- 图书(14876)
- 实践(14463)
- 践(14463)
- 税务(14219)
- 技术经济(14199)
- 商业(13784)
共检索到427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静 王亚丽
合理的税制可以起到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消费结构及规模的差异,城乡居民所负担的税收也会有所差异。本文结合《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和《中国住户调查年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主要税种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税收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均具有逆向调节作用,在农村地区逆向调节作用更明显,但城乡的逆向调节程度都在逐渐弱化。鉴于税收对城镇与农村的再分配效应差异,我国应该进一步调整现行税制结构,完善收入监控机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方向和力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汉军 刘穷志
文章构建了Gini系数和考虑不公平厌恶的Atkinson指数,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和住户调查数据,全面检验了2001-2006年我国财政政策对于城乡居民收入不公平的再分配效应。
关键词:
收入不均等 财政再分配 证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熊艳
本文从税收收入规模、结构、征管三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税收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并未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定量分析我国税收制度对居民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效应,揭示其内在机理与传导机制,对推进我国居民收入公平分配及相应的税制改革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税收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再分配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丽
从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角度看,我国城乡居民之间存在巨大的收入差距。农民在初次分配中处于劣势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导原因,且不合理的再分配政策的逆向调节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这一差距。时下,必须从加大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切实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等方面着手,才能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 再分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祥 赵婷
根据间接税的再分配原理建立模型,运用广义熵指数(MLD)和2002—2012年的数据测算了我国三种主要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作用或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现行间接税制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具有正向调节功能,反而具有逆向调节作用:与税前收入差距相比,税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增大;城乡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要大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从三种主要税收各自的作用来看,增值税的逆向调节作用显得更突出一些,其次是消费税,最后是营业税;我国间接税制之所以呈现逆向的分配调节效应,主要是因为三种主要间接税的税率设计不科学、基本生活品(服务)和非基本生活品(服务)的适用税率没有拉开档距。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聂海峰 岳希明
使用全国城乡家庭消费和收入微观数据考察间接税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平均来看,全国居民负担的税收占收入的比例是10.6%;不论在全国范围来看还是分别在城乡内部来看,间接税负担都呈现累退:低收入的负担率高于高收入的负担率。在城乡之间,城镇居民的税收负担率高于农村居民的税收负担率。间接税增加了城乡内部不平等,降低了城乡之间的不平等。间接税主要对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略微恶化了整体收入不平等。
关键词:
间接税 税收归宿 投入产出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建东 伍薆霖
本文基于2000~2017年31个省份的城乡居民人均收支数据,测算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税税负及征收消费税前后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通过计量模型考察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税税负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2000~2011年,消费税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2012~2017年,消费税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转为逆向调节。造成消费税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逆向调节作用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税税负差距扩大,从而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税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景辉
本文利用我国1987-200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以全国和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为出发点,将区域教育发展、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开放度和政府经济行为等多个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因素同时纳入到面板数据模型之中,实证研究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与其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Kuznets"倒U"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范围内,教育产出、城市化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现象;东部地区的经济开放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现象;教育投入、政府经济行为、产业结构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童锦治 周竺竺 李星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差值的估算,得出了中国整体税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用Kakwani分解方法研究了形成这一效应的结构性原因。研究表明,中国税制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基本表现为微弱的逆向调节作用;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正,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负;直接税的低比重和间接税的累退性及其高比重使得直接税的正向调节作用被间接税的逆向作用所抵消,最终使得总效应表现为微弱的逆向调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立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志伟 吴军
本文基于结构性理论,探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与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对农产品的价格抑制、工农产品比价扭曲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根源。通货膨胀期间,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明显高于非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短期内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会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从现象上看通货膨胀在短期内具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应。但实质上,这仅是受到需求冲击在食品价格上涨的拉动下,被扭曲的农产品价格的短期调整。当受到通货膨胀承受能力约束时,宏观调控政策又会使工农产品比价回归到原有状态。因此,通货膨胀对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实质性作用。同时还发现,农村家庭收入提高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对通货膨胀的波动影响不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社建 徐艳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等因素,又包括城乡居民人力资本差异与收入分配制度等因素。为确保社会稳定与实现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五个统筹"、加大农村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与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在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城镇 农村 收入 差距 解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伴随着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变化。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1985—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逐年扩大,并且具有持续扩大之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在准确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其变化的原因和后果,并判定在现有经济发展阶段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克强 张忠杰
本文构建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基于我国1997—2010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空间效应。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直接效应为正;农业税取消政策、外商直接投资度、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直接效应为负;各影响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空间间接效应作用机理不同。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莹
基于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长期与截面两个时间维度考察收入流动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效应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流动有效缓解了长期收入不平等,对农村的缓解作用强于城镇,但近年来的缓解作用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城镇,农村收入增长更有利于低收入者,并成为牵制农村居民截面收入不平等过快上升的主要因素,但农村居民也更容易受短期冲击影响,使收入排序变动更为活跃,农村居民更难获得稳定的向上流动机会。因此,构建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模式,减小负面冲击的影响,可以使收入分配格局得以优化。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收入不平等 城乡差异 基尼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