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04)
2023(8729)
2022(7333)
2021(6883)
2020(5712)
2019(12687)
2018(12694)
2017(23028)
2016(12375)
2015(13705)
2014(13727)
2013(13004)
2012(12208)
2011(10767)
2010(11122)
2009(10521)
2008(10511)
2007(10025)
2006(8968)
2005(8043)
作者
(36110)
(30230)
(29968)
(28582)
(19217)
(14566)
(13514)
(11666)
(11395)
(10944)
(10350)
(10271)
(9816)
(9784)
(9739)
(9098)
(9037)
(8913)
(8620)
(8581)
(7725)
(7404)
(7301)
(7069)
(6940)
(6778)
(6677)
(6620)
(6293)
(6217)
学科
管理(41916)
(39957)
(39359)
经济(39283)
(35746)
企业(35746)
(21664)
税收(20220)
(20053)
技术(15912)
(15760)
中国(14134)
方法(13223)
(11976)
技术管理(11819)
(11627)
(10814)
业经(10561)
数学(10034)
数学方法(9826)
理论(9590)
(9372)
(8852)
银行(8823)
(8464)
(8446)
金融(8439)
(7867)
财务(7834)
财务管理(7817)
机构
学院(170836)
大学(170794)
(63684)
管理(63194)
经济(62105)
研究(58970)
理学(53466)
理学院(52812)
管理学(51780)
管理学院(51442)
中国(45456)
(38068)
科学(37038)
(37028)
(30479)
(29161)
(28885)
财经(27530)
研究所(27099)
中心(26958)
业大(24830)
(24781)
北京(23523)
农业(22754)
(22492)
(22286)
师范(21976)
(21508)
(21393)
技术(21033)
基金
项目(110192)
科学(86471)
研究(81856)
基金(77976)
(69881)
国家(68831)
科学基金(58128)
社会(51059)
社会科(48156)
社会科学(48145)
(44743)
基金项目(40656)
教育(37561)
(37301)
自然(36748)
自然科(36000)
自然科学(35984)
自然科学基金(35360)
编号(33189)
资助(30714)
(28947)
成果(28940)
创新(25989)
重点(24711)
课题(23980)
(23198)
(23166)
项目编号(21460)
(21372)
(21347)
期刊
(77571)
经济(77571)
研究(58471)
中国(43141)
学报(30652)
(30448)
管理(27633)
(27448)
科学(26159)
教育(25849)
大学(22878)
学学(21374)
农业(18277)
(16097)
技术(16062)
(15445)
(14927)
金融(14927)
税务(13705)
财经(13280)
经济研究(12284)
业经(12182)
(11524)
科技(11380)
(10223)
(9322)
问题(9073)
图书(8893)
(8661)
论坛(8661)
共检索到280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利群  
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走向。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中国要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建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主力财源和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应该并可能对重建国家创新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祖广  
1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建设高效、有序、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当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已捷足先登,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所谓“知识经济”是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的以知识为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寿鹏  
改善创新宏观条件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局长、研究员邓寿鹏政府有责任健全和改善促进技术创新的宏观环境,制定出一整套推动技术创新的政策,以体现政府对全社会创新活动的支持、引导和积极干预,包括确定创新战略、目标、重点、时序、投入、产出、约束、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毅  
本文在阐述知识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及其主要功能。通过解析论证和运用大量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阐明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奠基石的观点;最后提出产学研联合体这种形式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永华  李正风  尹雪慧  李红林  
本文在组织边界理论基础上提出"跨边界组织"概念,分析了学会等跨边界组织的属性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对知识交流与创新的促进作用,构建了跨边界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模型,包括技术监控与预见、会员分级管理、奖励制度、学术会议、出版物、培训和标准制定等。我国学会应加强自身运行与管理,积极拓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流动、激励创新和标准制定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宗远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是我国21世纪发展的战略选择。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高职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容置疑的巨大作用。发展高职教育,有利于提高基层劳动者的创新素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产业创新水平,打破发达国家建立的技术壁垒,也有利于构建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喜庆  许放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部结构入手,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各个子系统即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晓光  王宏伟  李忠伟  
基于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理论研究,针对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的时效性的问题,结合不同专家学者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绩效评价、创新指数等指标体系中有关政府作用的不同影响因素,构建了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动态评价模型,并选取OECD国家近20年的相应指标数据进行PVAR (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定量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政府作用,并利用脉冲相应和方差分解结果分析政府政策工具的各指标间波及影响及绩效滞后效应,为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角色的科学定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曲世友,邵延学  
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的作用是推动和扩散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政府根据一系列的激励和调节机制,来推动创新活动的展开及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吕春燕  孟浩  何建坤  
自主创新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界定研究型大学及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大学的实际,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成为自主创新的源泉、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集成创新成果等方面的作用。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于咏全  王计昕  王振泉  王克民  孙雪梅  
本文论述了针对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1)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当代科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结合,相互接近与相互影响上;(2)硬、软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明显。硬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石,没有硬科学整体化的知识创新,也不会出现知识经济;而软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创效、增效的关键所在,二者缺一不可。根据这一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结构包括了教育、科研和产业等几个系统。它的运行机制,包括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银行和产业等部门的资金投入,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组成的运行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枫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缺乏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建立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体系,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应首先做好的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