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6)
- 2023(6409)
- 2022(5588)
- 2021(5356)
- 2020(4426)
- 2019(9977)
- 2018(9778)
- 2017(19645)
- 2016(10916)
- 2015(12274)
- 2014(12382)
- 2013(12105)
- 2012(11551)
- 2011(10274)
- 2010(10810)
- 2009(10471)
- 2008(10895)
- 2007(10083)
- 2006(9414)
- 2005(8937)
- 学科
- 济(39397)
- 经济(39339)
- 管理(34716)
- 业(31485)
- 企(25800)
- 企业(25800)
- 税(21927)
- 税收(20452)
- 收(20279)
- 财(16685)
- 农(13794)
- 方法(13190)
- 中国(12535)
- 数学(11064)
- 数学方法(10702)
- 制(10607)
- 策(9929)
- 地方(9498)
- 贸(9191)
- 贸易(9186)
- 易(8942)
- 业经(8787)
- 农业(8544)
- 务(8500)
- 财务(8471)
- 财务管理(8442)
- 银(8259)
- 银行(8253)
- 学(8119)
- 企业财务(7945)
- 机构
- 学院(153148)
- 大学(151397)
- 济(62662)
- 经济(61067)
- 管理(56205)
- 研究(53282)
- 理学(46423)
- 理学院(45927)
- 管理学(45027)
- 管理学院(44725)
- 中国(44257)
- 财(38794)
- 京(32450)
- 科学(30710)
- 所(27857)
- 财经(27419)
- 江(26508)
- 中心(24790)
- 经(24551)
- 研究所(23903)
- 农(22959)
- 北京(21466)
- 州(21045)
- 范(20136)
- 师范(19979)
- 财经大学(19715)
- 省(19219)
- 院(18873)
- 业大(18782)
- 经济学(18345)
- 基金
- 项目(87364)
- 科学(68364)
- 研究(67651)
- 基金(62013)
- 家(52644)
- 国家(52168)
- 科学基金(44543)
- 社会(41644)
- 社会科(39390)
- 社会科学(39380)
- 省(33867)
- 基金项目(30878)
- 教育(30832)
- 编号(29018)
- 划(28581)
- 自然(27513)
- 资助(27281)
- 自然科(26884)
- 自然科学(26877)
- 成果(26672)
- 自然科学基金(26367)
- 课题(20672)
- 重点(19441)
- 部(19270)
- 性(19136)
- 发(18972)
- 项目编号(18175)
- 创(17661)
- 制(17284)
- 年(17221)
共检索到262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孙隆英
税收协定工作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及避免双重征税的落实,同时,对维护国家税收权益、防止国家税款的流失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税收协定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导致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特别是常设机构的判定以及与常设机构有关的营业利润的确定则是执行的难点,必须从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两个层面加以完善。
关键词:
税收协定 常设机构 营业利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远军 景宇
美国是我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中美税收协定对促进我国企业赴美投资具有积极影响。但目前赴美投资企业适用中美税收协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基础信息搜集、宣传辅导与服务、协商程序、情报交换、工作机制等多方面予以完善,以充分发挥中美税收协定对我国企业赴美投资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中美税收协定 境外投资 国际税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建
对所得的定性在税收协定执行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所得的性质不同,所得的税收管辖权与税收待遇也不尽相同。目前,由于不同性质所得之间的界限模糊、各国的税法存在差异等原因,准确对所得定性非常困难。本文认为,我国应采取明确国内税法对所得的定义、扩大特许权使用费的范围等策略来应对所得定性问题所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
税收协定 所得 定性 税收管理
[期刊] 求索
[作者]
邹赛男
碳交易税收协定问题主要是税收条约的解释学问题,解决方案有OECD方案和联合国方案两种。OECD方案区分了一般碳交易所得与特殊碳交易所得两大类,并将税收管辖权分别划给了来源地国与特殊管辖地国;联合国方案则认为碳交易所得应为营业利润,由来源地国行使税收管辖权。我国是CDM信用额交易的来源地国,即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选取联合国方案有利于保障涉外碳交易所得的税收权益。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洪仁
税收协定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签订和执行并不根本改变缔约国原有的税收立法,不妨碍各国政府税收管辖权的行使,只是在原有体制基础上的一种协调,从而灵活处理各国之间因税收分配而产生的问题。由于国内税法制定在前,税收协定缔结在后,加之国内税法相对易变,而税收协定相对稳定,两者必然会产生某些背歧。如何认识税收协定和国内税法何者优先适用问题,本文从国际税收协定纳入国家法律体系的程序;中外税收协定和国内税法的法律效力;中外税收协定和国内税法税负的差异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和国内实践的探索。
关键词:
税收协定 国内税法 法律效力 税负差异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沈志华
正确地执行税收协定,能避免和消除国际重复征税,消除税收歧视,同时也能有效防范跨国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正确执行税收协定,也是做好非居民税收管理、"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益新
合伙企业本身享受协定待遇的主体资格,取决于合伙企业具备协定意义上的缔约国一方居民纳税人身份的三项要件。在合伙企业本身不具备适用协定待遇主体资格情况下,合伙人是否有资格就其通过合伙企业取得的所得份额享受其居住国对外签订的协定待遇,取决于其居住国税法上是否将合伙企业所得分配至各合伙人名下课税。为此,所得来源国一方在确定合伙人是否有权主张适用税收协定待遇问题上,应考虑合伙企业所得在合伙人居住国税法上的课税处理情况。为解决由于缔约国双方关于合伙企业课税制度差异引起的"识别冲突"所造成的国际双重征税和双重未征税问题,居住国一方应在尊重和考虑所得来源国一方根据国内税法规定适用税收协定的课税处理结果的基础上...
关键词:
合伙企业 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协调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益新
在缔约国一方居民企业通过在缔约国另一方境内的某种场所或设施实际履行提供劳务的情形下,应先根据税收协定中的场所型常设机构条款,后适用劳务型常设机构条款认定是否构成常设机构。在判断劳务履行所涉及的场所或设施是否处于提供劳务的非居民企业支配下这个问题上,应以非居民企业对这种场所或设施是否拥有某种合法的使用权为标准。劳务型常设机构条款所谓的企业的"雇员或雇佣的其他人员",应根据实质优于形式原则和具体案情,结合采用营业活动组成部分标准和实际控制指挥标准进行分析认定;应从提供劳务的企业的角度,认定非居民企业从事的若干劳务项目是否属于具有商业上的相关性或连贯性的"同一项目或相关联的项目"。
关键词:
税收协定 劳务型常设机构 雇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苑新丽
在现代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国际交往与合作,经济国际化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与之相适应,国际税收活动亦发展迅速。国际税收协定作为国际税收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经历了由单项协定到综合协定,由随机协定到规范性协定,由双边协定到多边协定的转变。同时协定在解决重复征税、防止税收歧视和国际逃避税方面都发挥出重要作用,为全世界贸易和投资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但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尤其是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现行国际税收协定在有关概念的确定和所得征税权划分等方面与国际税收实践要求不相适应,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同时21世纪的国际税收协定还应承担起一些新的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国际税收协定 电子商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庆灵
作为典型的"国家管理权"行为,东道国的税收措施可享有主权豁免。在通常情况下,与税收有关的投资争议不具可仲裁性。然而,晚近的缔约和法律实践却表明,在国际投资领域,东道国税收主权的绝对豁免已被突破,私人可以依据国际投资协定的有关规定将东道国的税收措施诉至国际仲裁庭。为此,需要引入专门的"税收条款",将可仲裁的税收事项限定于一定范围之内,以平衡东道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利益。此类条款的引入也符合中国身兼投资输入大国和投资输出大国的发展中国家的综合利益。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邓睿
合伙企业在有些国家被视为税收透明体,而在有些国家被视为负有纳税义务的实体。当税收协定缔约双方看待这一问题的视角存在差异时,所得应被视为合伙企业的所得还是其背后合伙人的所得,如何享受协定待遇等一系列问题就会产生。本文讨论合伙企业在我国适用税收协定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合伙企业 税收透明体 税收协定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博 陈莹
目前在多数国家,合伙制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但仍有部分国家承认其法人地位,这就可能导致两国对同一笔跨境所得的纳税主体或所得性质各自做出不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税收协定的具体规定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OECD有关问题的观点以及各国的实践,并对中国的相关税务处理提出了完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