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1)
- 2023(3339)
- 2022(2923)
- 2021(2661)
- 2020(2272)
- 2019(5246)
- 2018(5121)
- 2017(10468)
- 2016(5604)
- 2015(6223)
- 2014(6013)
- 2013(6289)
- 2012(5792)
- 2011(5103)
- 2010(5047)
- 2009(4765)
- 2008(4760)
- 2007(4276)
- 2006(3909)
- 2005(3586)
- 学科
- 济(23437)
- 经济(23423)
- 税(22107)
- 税收(20667)
- 收(20499)
- 业(13555)
- 管理(13152)
- 方法(10653)
- 企(10575)
- 企业(10575)
- 财(10095)
- 数学(9699)
- 数学方法(9649)
- 地方(6156)
- 学(5897)
- 中国(5879)
- 农(5431)
- 财政(5003)
- 贸(4647)
- 贸易(4639)
- 易(4508)
- 务(4444)
- 财务(4444)
- 财务管理(4443)
- 收入(4384)
- 制(4343)
- 政(4321)
- 企业财务(4233)
- 地方经济(3974)
- 和(3942)
- 机构
- 学院(75414)
- 大学(75397)
- 济(33441)
- 经济(32828)
- 研究(28311)
- 管理(26508)
- 中国(22837)
- 理学(22618)
- 理学院(22344)
- 财(22002)
- 管理学(21991)
- 管理学院(21858)
- 科学(17775)
- 京(15731)
- 财经(15697)
- 所(14995)
- 经(14227)
- 研究所(13373)
- 中心(12746)
- 农(12491)
- 江(12298)
- 财经大学(11510)
- 税(11322)
- 经济学(11221)
- 省(10633)
- 院(10404)
- 经济学院(10343)
- 业大(10287)
- 北京(10071)
- 农业(9694)
- 基金
- 项目(49683)
- 科学(39159)
- 基金(37274)
- 研究(34385)
- 家(33776)
- 国家(33557)
- 科学基金(27971)
- 社会(22552)
- 社会科(21557)
- 社会科学(21554)
- 基金项目(19603)
- 省(18186)
- 自然(18117)
- 自然科(17722)
- 自然科学(17719)
- 自然科学基金(17427)
- 划(15968)
- 资助(15371)
- 教育(14430)
- 编号(13245)
- 重点(11843)
- 成果(11216)
- 发(11028)
- 部(10915)
- 国家社会(10140)
- 创(10011)
- 科研(9883)
- 性(9815)
- 创新(9484)
- 中国(9450)
共检索到121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黎安 刘冲 厉行
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的影响因素,主要考察了经济基本面和征税努力水平对于税收收入的影响。我们利用成对样本(paired sampling)的数据结构,使用工具变量处理了税收努力度量误差带来的内生性问题,估计了国税和地税机构的征税努力对于税收增长的不同影响。这种模型设定的好处是既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国税和地税面对着同样的经济基本面,同时又可以识别两个机构征税努力的增收效应所存在的差异。我们发现,GDP增长对于税收的增长有接近45%的解释力,征管努力对税收收入也有重要的贡献,地税局税收努力水平的边际效应要高于国税局的边际效应。
关键词:
税收努力 征税机构 税收增长之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贞发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存在一个难以被一般经济规律所解释的特殊现象:税收收入长期超GDP增长的"中国税收增长之谜"。本文发现它与中国式分税制的设计及税收征管集权改革密切相关。中央税收征管集权改革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国税部门的征管效率,而且通过压缩地税部门的"征管空间"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横向税收竞争行为。本文在地区间横向税收竞争的实证框架中加入中央税收征管集权变量所得的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中央税收征管集权改革显著抑制了地区间横向税收竞争的程度。同时,由于中国式分权的基本特征并未改变,中国式分税制没有破坏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机制,从而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的同向增长。但与中央税收集权改革相...
关键词:
税收竞争 税收征管集权 中国税收增长之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剑锋
本文通过把分税制改革前税收低弹性增长的阶段与分税制改革后的高弹性增长阶段纳入到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深入探讨了政府税收努力的决定机制,并将其应用于对税收高增长以及税收管理行为规范化等问题的解释。分析表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利益目标上的差异是影响税收努力和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税制改革和企业财务制度改革,对政府体系税收努力水平的提高和税收高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地方政府税收管理行为缺乏规范化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还需要通过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的进一步改革进行完善。
关键词:
税收努力 税收增长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志华 卢沛
税负的粘性特征使得企业在经营状况不佳时反而承担了更高水平的税负,成为企业税负痛感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构建企业层面的税负粘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果及其渠道,旨在为更深刻地理解如何通过减税降费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经验证据。以2010—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税负粘性,且上述作用随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程度的增加而加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及制造业企业中,税收竞争对税负粘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以上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无论对所得税税负粘性还是非所得税税负粘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从企业层面来看,税收竞争缓解了税负粘性对未来投资以及劳动力需求的负向影响,体现出有益的一面;然而,从地区发展来看,税收竞争本身对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不利,也体现出不足的一面。本文基于税负粘性这一新视角研究了税收竞争的微观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一方面为降低企业税负粘性、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则为更全面认识税收竞争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培勇
延续12年之久的中国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在步入“十一五”以后表现出更加强劲的态势,从而在宏观经济运行以及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激起了更大的波澜。本文由税收收入同现行税制的关联分析入手,在税收收入增长轨迹同现行税制变动轨迹的联系中,试图捕捉支撑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特殊”因素。以此为基础,采用特殊视角,逐一聚焦由税收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所引致的若干重大问题,给出种种政策判断,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增长 征管空间 税负轻重 税制改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正
税收增长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议题。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过往学者从多维度对这一现象提供了解释。本文在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基础上,采用我国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方法,为中国不同类别税收的增长异质性提供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演进对税收增长有着长期显著的影响,提高了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对流转税收入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但对所得税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本文的意义在于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为揭示我国不同类别税收增长机制的内在规律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税收增长 产业升级 PVAR 产业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李峰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税收连年超GDP增长的原因,其结论是分税制改革以来各地区税收征管效率年均提高值9.6%,征管效率提高较大的省份集中在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总税收对GDP的增长弹性约为1.1,工商业增加值、企业利润和劳动者报酬等的增长不同程度地促进相关税收增长;总税收对税收征管效率提高的弹性约为0.43,税收征管效率提高每年促进税收增长约4.1%,税收征管效率对税收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所得税和增值税上。
关键词:
税收征管效率 税收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莎
本文通过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实证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税收超速增长的贡献。测算结果表明:(1)分税制改革后宏观税负变动中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在不断降低。(2)分税制改革以后,各产业自身税负率的变动对宏观税负增长的影响不断增强,这一变动主要是由于第二、第三产业税负率的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税负率不断下降所引起的,换言之,第二、三产业自身税负率的不断提高是我国近年来税收收入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税收超速增长 产业结构变迁 产业税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正
税收增长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议题。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过往学者从多维度对这一现象提供了解释。本文在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基础上,采用我国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方法,为中国不同类别税收的增长异质性提供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演进对税收增长有着长期显著的影响,提高了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对流转税收入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但对所得税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本文的意义在于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为揭示我国不同类别税收增长机制的内在
关键词:
税收增长 产业升级 PVAR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黄夏岚 胡祖铨 刘怡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区税负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对地方政府筹集税收收入水平的差异尚有待深入研究。一般认为影响地区税负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经济、管理、政策等。本文将税负差异分解为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两个层面,通过税收努力模型拟合估算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的差异以及演变,评估各省税负差异程度。各省税收能力、税收努力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为合理评价地方财力、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依据。
关键词:
税收能力 税收努力 地区税负水平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怡建 刘金东
本文研究了存量资产对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影响,发现GDP是一个增量概念,仅计量当年商品和劳务增加值,而税收不仅要对当年商品和劳务增加值征税,也要对历年存量资产征税,狭义货币M1和广义货币M2供应量与税收的同步增长证实了这一观点。我国虚拟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了存量资产交易需求,指数分解的结果显示虚拟经济对我国税收超GDP增长部分的贡献率达到35%左右,而双主体税制中针对存量资产的税收体系推高了我国存量资产税收的增长,这两点是造成我国税收超常增长的根源。本文的意义在于解释了制度不变情况下的税收超GDP增长现象,而且论证了税收超GDP增长有其必然性,为揭示我国税收增长机制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税收超GDP增长 存量资产 虚拟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曹志伟 吴柏钧 李竞超
本文基于我国税收分权改革实践,对税收分成制度的税收增长激励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税权改革过程中,税收征管权集中难以解释我国税收长期增长的现象,保障地方税收收益权才是中国税收持续增长的动力之源;与此相关的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分成制度,通过激励地方政府扩大税基和提升税收征管效率两条途径促进了地方税收增长,且税收收入分成制度具有结构效应,以营业税为主的地方税分成产生的税收激励效应最为明显,增值税分成次之,企业所得税分成的税收激励效应最小。本文认为我国应在现有的央地财政体制机制下,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分权机制,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央地财政关系新格局,深入推进省以下地方政府收入分权制度改革,以使各级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税收收益权,确保税收持续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怡 刘维刚
本文根据税收分享特征,使用政府间共享和实际税收分享指标①,理论分析了税收分享对地方征税努力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2~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税收分享对地方征税努力的效应并检验了其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发现,政府间共享税收分享每提高1%,地方征税努力降低0.198%,而实际税收分享每增加1%,征税努力提高0.585%。重视政府间税收分享的不同影响,对我国税制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税收分享 地方征税努力 转移支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怡 刘维刚
本文将政府间基于共同税基的税收分享定义为共享税收分享,把按地方所产生税收在政府间的事实归宿定义为实际税收分享。基于全国县级面板数据,我们实证分析了两类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行为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规模效应不同:共享税收分享具有激励效应,其每提高1%,地方支出规模增加0.08%;实际税收分享有抑制效应,其每增加1%,支出规模降低0.112%。共享税收分享对生产性和福利性支出分别存在显著正向和负向效应,而实际税收分享的效应恰恰相反。此外,共享和实际税收分享对地方支出结构的效应也显著不同。地方征税努力是税收分享对支出行为作用的一个传导途径:税收分享通过征税努力产生间接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吕炜 王友友 王睿新
本文利用1999—2007年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和官员变迁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方官员个人效应对税收努力的影响。我们发现地方官员个人效应能够显著影响税收努力程度,而出于税权配置、征收策略等原因,其对地方税税收努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共享税和中央税税收努力则影响较小,甚至有负向影响。本文重新审视了税收实践中“人的因素”,并建议引入更合理的激励机制,既充分发挥地方官员的积极影响,也防止官员个人过度影响地方财政和经济运行。
关键词:
税收努力 官员个人效应 税权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