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3)
2023(16458)
2022(14018)
2021(12706)
2020(10545)
2019(24086)
2018(23329)
2017(45486)
2016(24166)
2015(26844)
2014(26620)
2013(26485)
2012(24846)
2011(22548)
2010(22541)
2009(20766)
2008(20223)
2007(17468)
2006(15774)
2005(14480)
作者
(68244)
(56829)
(56523)
(54063)
(36559)
(27303)
(25676)
(22006)
(21822)
(20191)
(19750)
(19224)
(18150)
(18146)
(17798)
(17691)
(16739)
(16354)
(16214)
(16208)
(14297)
(13765)
(13738)
(13293)
(12880)
(12808)
(12403)
(12145)
(11512)
(11090)
学科
(124318)
经济(124209)
管理(68507)
(63414)
(50311)
企业(50311)
方法(48775)
数学(43461)
数学方法(43038)
中国(33857)
地方(31532)
(28565)
(28232)
业经(24296)
(21911)
(21407)
税收(20456)
(20282)
农业(19919)
(19017)
贸易(19001)
(18530)
(18261)
环境(17930)
地方经济(17836)
(17054)
金融(17052)
(16348)
银行(16329)
(16186)
机构
学院(344386)
大学(343395)
(154173)
经济(151204)
管理(132191)
研究(120491)
理学(113515)
理学院(112249)
管理学(110490)
管理学院(109843)
中国(91499)
(73683)
(72493)
科学(69718)
(59232)
财经(57330)
中心(54532)
研究所(52980)
(52581)
(52056)
(50278)
经济学(48989)
北京(45930)
业大(45553)
(45072)
师范(44674)
(44066)
经济学院(43955)
财经大学(42431)
(41638)
基金
项目(227985)
科学(182054)
研究(167861)
基金(167559)
(145101)
国家(143955)
科学基金(125131)
社会(110814)
社会科(105337)
社会科学(105313)
基金项目(88077)
(87796)
自然(78726)
自然科(76953)
自然科学(76940)
教育(76552)
自然科学基金(75548)
(74207)
资助(68717)
编号(66484)
(53613)
成果(53354)
重点(51687)
(50923)
(47172)
国家社会(46962)
课题(46263)
教育部(44424)
创新(44220)
人文(43320)
期刊
(174344)
经济(174344)
研究(112339)
中国(67713)
(55795)
管理(50315)
学报(47264)
科学(45945)
(44849)
大学(36734)
学学(34828)
教育(33928)
(33349)
金融(33349)
技术(31451)
农业(30622)
经济研究(29290)
财经(28789)
业经(26522)
(24822)
问题(24010)
技术经济(18151)
统计(17922)
(17666)
(17070)
(16480)
(16237)
(16226)
世界(16029)
资源(16028)
共检索到531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时中   王龙祥  
使用长三角41个城市2008—2020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数据,考察税收努力、宏观税负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论表明:长三角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宏观税负的提高不利于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着“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提高→宏观税负增加→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这一间接作用机制;长三角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越高,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抑制作用越明显,而宏观税负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负向影响则随着宏观税负的提高而不断削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婷婷  
采用1996~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样本数据,对宏观税负、税收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区域宏观税负的不同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主要因素;三大地区人均GDP水平对税收政策的结构性冲击存在显著不同的响应模式;流转税、所得税和资源税三大税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不同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军  陈亚欣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文章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市场一体化对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质量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但整体趋于均衡发展;市场一体化能够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主要通过规模效应、产业升级以及协同创新等路径产生影响。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存在要素过度集聚造成的"拥挤效应",不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在市场趋于整合下,城市群内技术创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这反映出长三角加快推进协同创新效果明显,政府、企业和高校之间合作密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文勇  
文章从高效、稳定、协调、持续、共享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测算了长三角2010—2017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时空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变化态势;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城市的行政级别或经济规模存在一定关联;五个维度对总指数的贡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持续、高效、共享、协调、稳定;各维度发展指数的空间分布非常不均衡。长三角应重点从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高产业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城市功能分工、健全保障制度等方面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祥民  柴晨星  
基于2004—2018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创新人才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采用面板双门槛模型考察了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否具有非线性影响。研究表明:(1)创新人才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非线性影响,创新人才集聚在一定规模内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边际贡献递增,而超过一定规模时,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会产生边际贡献递减;(2)创新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双重门槛效应,存在结构性突变,区域创新能力并非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定阈值,在该阈值范围内,人才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最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明翠琴   彭宏亮  
文章基于长三角26个城市2014—2021年的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探索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且在不同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上,数字经济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波浪形态;居民消费在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到了中介作用;在不同的城市规模中,相较于其他城市,数字经济更能促进大城市的经济活力;在空间效应分析中,数字经济对本地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周边城市经济增长也有促进作用,但在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中,大城市间存在虹吸效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青  李佳馨  郭辰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阐释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利用2006-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群功能分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劳动力供给、政府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资本存量则具有负面影响;在各子样本内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其效应大小有所差异。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建议:推进长三角城市分工协调,发挥各级城市的功能;完善长三角城市群政策体系,发展各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优势;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鑫  
基于已有关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界定和评估体系,本文选择经济活力、经济创新、绿色发展以及民生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评估维度。采用因子k均值分析方法,利用2018年统计数据,对长三角26个城市进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估和聚类。研究发现,较传统先降维后聚类的"串联"分析,因子k均值方法能够实现更加明确的因子提取和样本聚类。聚类结果表明,以往经济实力较强的上海、南京等城市具有较低的经济活力和经济创新,但是具有较高的绿色发展水平和民生发展质量。常州、南通、嘉兴等城市具有较高的经济活力和较低的民生发展质量。镇江、泰州等城市的经济创新水平较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荣荣  
长三角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该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及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外商直接投资、地位进行比较分析,并对长三角的发展重点及定位进行论述,指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制约因子及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及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决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子玉  卢海宁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三大需求关系更趋协调等。当然,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也存在着其特有的矛盾,但这也是长三角在融合、发展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展望"十二五"的发展,长三角将为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时中  胡福龙  
文章基于2008—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41个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税收总量和税制结构双重视角,构建面板Tobit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横向税收竞争、官员更替对长三角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多重影响。结果表明:从税收总量看,横向税收竞争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从税制结构来看,增值税竞争和企业所得税竞争均显著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调节效应检验显示,官员更替能够显著增强横向税收竞争对长三角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而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府公共支出规模的扩大,弱化了横向税收竞争对长三角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雯  孙伟  刘崇刚  刘伟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各城市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文章从分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义切入,系统阐述了长三角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差异化、高效率、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遵循经济集中、生态安全和社会公平的空间优化准则。同时,重点梳理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央政府及三省一市协同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规划、行动计划等落实情况,分析取得成效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矫卫红  
为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文章利用模型分析法建立地理加权空间经济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长三角地区的金融发展总体呈现空间相关性与差异性,长三角地区的初始经济状态与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傅为忠  刘瑶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率先提升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实现两者深度融合的意义重大。文章基于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时空演化特征以及耦合协调过程中的障碍因子。结果显示:2011—2019年长三角区域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上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不高且空间差异较大,与良性协调仍存在一定差距;各省的关键障碍因子既存在着相对集中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洁  张新乐  陈海波  
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长三角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度,阐述了人口集聚对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运用静态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城市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人口集聚通过城镇化这一机制间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抑制了人口集聚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厘清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实施因城而异的人口政策,充分发挥人口集聚的经济质量提升效应,为调整优化人口政策和人才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