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0)
2023(16205)
2022(13873)
2021(12525)
2020(10687)
2019(24529)
2018(24137)
2017(46913)
2016(25466)
2015(28988)
2014(29160)
2013(29265)
2012(27945)
2011(25672)
2010(26049)
2009(24630)
2008(24768)
2007(22486)
2006(20209)
2005(18957)
作者
(77266)
(64627)
(64597)
(61683)
(41490)
(31149)
(29354)
(24964)
(24581)
(23247)
(22463)
(21749)
(21006)
(20995)
(20826)
(20192)
(19193)
(19191)
(18815)
(18783)
(16546)
(16216)
(15919)
(14948)
(14787)
(14602)
(14516)
(14487)
(13230)
(12786)
学科
(125416)
经济(125271)
管理(75432)
(71525)
(57449)
企业(57449)
方法(48000)
数学(42079)
数学方法(41756)
中国(33596)
(33571)
(31443)
地方(29662)
(25926)
业经(25883)
(24336)
(22099)
农业(21105)
(20856)
贸易(20841)
税收(20622)
(20444)
(20093)
(20087)
金融(20083)
(20050)
银行(19999)
(19182)
(19021)
财务(18979)
机构
大学(380409)
学院(378949)
(166661)
经济(163202)
管理(138309)
研究(138093)
理学(116817)
理学院(115450)
管理学(113699)
管理学院(112983)
中国(106154)
(83260)
科学(81779)
(81511)
(72268)
(66761)
研究所(64425)
财经(63391)
中心(61786)
(60982)
(57204)
业大(54247)
经济学(52711)
北京(52463)
农业(52215)
(48980)
(48611)
师范(48057)
(47549)
经济学院(47269)
基金
项目(237395)
科学(185758)
研究(172993)
基金(171745)
(150083)
国家(148794)
科学基金(125743)
社会(111060)
社会科(105329)
社会科学(105299)
(92527)
基金项目(89435)
自然(79254)
教育(79058)
(78125)
自然科(77352)
自然科学(77325)
自然科学基金(75986)
资助(71972)
编号(69159)
成果(58551)
(55567)
重点(54326)
(53469)
课题(49380)
(48861)
国家社会(46377)
(46059)
创新(45982)
教育部(45769)
期刊
(197960)
经济(197960)
研究(124799)
中国(82570)
(66098)
(62045)
学报(60526)
科学(54214)
管理(53022)
大学(45593)
学学(43002)
农业(41321)
(41225)
金融(41225)
教育(38827)
财经(32964)
经济研究(32570)
技术(32210)
业经(29965)
(28347)
问题(25664)
(22047)
(21359)
技术经济(19974)
国际(19373)
世界(19237)
(18820)
统计(17723)
(17598)
理论(17409)
共检索到604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丽颖  张安钦  温军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集约型转变是实现中国经济“稳”可预期、“进”有动能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市县级政府税收弹性分成的典型事实,从理论和经验层面考察了税收分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市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型转变,这一结论在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的提高有利于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营商环境质量,从而增进经济发展的集约型水平。异质性分析得出,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辖区人口规模较高、同省内市县发展差距较大的样本,税收分成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亮  李廉水  刘军  程中华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关期,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添薪续力。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智能化与经济增长集约化的CES生产函数模型,采用2004-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呈显著的U型影响,即智能化对经济增长集约化的影响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动态作用,在考虑区域异质性以及内生性问题后,U型影响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智能化通过影响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集约化。本文明确了智能化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显著效果与作用渠道,也为中国推动智能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飞  蔡靖  吴华清  
优化财政分配格局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差异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变化,本文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比例调整作为地方财政激励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市县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财政激励对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激励能显著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且这一效应具有持续性特征。对于改革前经济发展不平衡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财政激励发挥着“雪中送炭”的作用。而在税收征管强度较高的城市,财政激励效应更加明显。机制证据表明,财政激励通过加强税收竞争和扩大政府投资两种渠道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激励推进了城市共同富裕发展进程,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善的主要表现。本文不仅拓展了税收分成的经济效应研究,而且从财政激励角度廓清了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成因和内在机制。本文结论为新发展阶段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了经验参考和决策方向。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林海  
本文借鉴国外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的相关税收政策,分析当前我国经济与税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收政策及其建议。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何菊莲  袁永逸  李军  
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存在稳定的因果关系,是我国制定教育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运用构建的测评教育状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全国1995-2014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教育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率为28.72%。可见,教育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明显的贡献作用。根据结论提出了我国加快教育发展步伐,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思明  
文章基于我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通过量化省对地级市政府税收分成的变化指标,将样本分成发达地区、中等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实证检验了税收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规模、地方财政自给及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税收集权对地方财政状况的影响途径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应对税收集权的方法不一,税收集权减少了欠发达地区的整体福利水平;对于发达地区而言,其拥有充足的经济手段发展本地经济以维持原有财政支出,因此,税收集权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思明  王乔  
本文利用2003-2011年省对地级市政府税收分成调整的数据,观察税收集权对地级城市工业企业规模产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地级市政府面对税收集权,通过扩大本地工业企业产值规模来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并制定向内资企业倾斜的政策支持内资工业企业的发展,采用"引入效应"的发展方式扩大工业企业的数量来保证辖区内工业企业总产值规模的增长。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丛明  
本文认为,税制与税收政策应当并且可以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体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实行鼓励企业创新的税制与税收政策;二是实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税制与税收政策:三是实行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制与税收政策;四是实行促进服务业、小企业和就业发展的税制与税收政策;五是实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红日  靳军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必要对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的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调整。本文认为,完善税收政策的取向可确定为:稳定比重、调整结构、灵活应对、适时微调。从短期来看,税收政策主要是在稳定比重的前提下,灵活应对、适时微调;从中期来看,在稳定比重的前提下,着重进行税收制度的结构调整。对此,本文提出了政策取向的量化指标和具体内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祖荫  武娜  
教育的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降低贫困率的主要原因来自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两种资本的积累又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这最终归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考察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宏观和微观机制,并对低、中、高收入国家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来说,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是降低贫困的重要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斌   谢学旗  
本文选取2003-2021年间自贸试验区设立的相关数据,选取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准确认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且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来证实。研究结果如下:与未设自贸试验区的省份相比,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没有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省份高0.43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的提高都是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此效果在东部地区最为明显,对中部地区的影响次之,但是不能有效地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菊莲  陈增民  李缘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熵权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动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指标的源数据,测评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结果表明:从2001-2014年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综合指数评级依次为"较差—中等—较好—很好",呈现良好转变趋势,在2014年取得报告期历年最高值,综合指数评级达到I级。PCA与熵权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适用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的科学评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鹏飞  
我国近年来税收高速增长既有税收供给方面(主要是经济增长)的因素,又有税收需求方面(如财政政策等)的影响。本文就1994~2003年的税收增长进行了分析,提出主导1994~1997年税收增长与1998~2003年税收增长因素的差别,并运用时间序列的计量分析方法来验证了模型假设。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吉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本文论证了税收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理,并建议完善税收政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俊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使"低消耗、低排放、高循环、高效率"的集约模式成为我国各行业生产和经营的主要特征,其最终落脚于生产的投入、流转和产出,这一发展方式主要通过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的技术含量来促进经济增长。为此,需要国家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加以调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应的税收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