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9)
- 2023(4227)
- 2022(3581)
- 2021(3321)
- 2020(2674)
- 2019(6109)
- 2018(5710)
- 2017(11426)
- 2016(6353)
- 2015(6996)
- 2014(6975)
- 2013(7195)
- 2012(6590)
- 2011(5578)
- 2010(5698)
- 2009(5452)
- 2008(5746)
- 2007(4814)
- 2006(4393)
- 2005(3913)
- 学科
- 财(25358)
- 济(24036)
- 经济(24009)
- 管理(23676)
- 税(21660)
- 税收(20235)
- 收(20066)
- 业(18294)
- 企(15508)
- 企业(15508)
- 财政(14358)
- 政(11914)
- 中国(10807)
- 务(10407)
- 财务(10403)
- 财务管理(10366)
- 企业财务(9932)
- 土地(7861)
- 方法(7771)
- 地方(7595)
- 数学(7145)
- 数学方法(7115)
- 城市(6614)
- 制(6413)
- 学(5808)
- 农(5671)
- 收入(4848)
- 城市经济(4770)
- 体(4628)
- 度(4543)
- 机构
- 学院(82380)
- 大学(82205)
- 济(33007)
- 经济(32102)
- 财(31692)
- 管理(30200)
- 研究(27452)
- 理学(25508)
- 理学院(25171)
- 管理学(24877)
- 管理学院(24716)
- 中国(22297)
- 财经(19528)
- 京(18013)
- 经(17601)
- 科学(16670)
- 财经大学(14123)
- 所(13721)
- 江(13688)
- 财政(12256)
- 中心(12199)
- 税(12156)
- 省(11831)
- 研究所(11449)
- 北京(11237)
- 政(11106)
- 经济学(10973)
- 务(10855)
- 农(10821)
- 业大(10395)
- 基金
- 项目(51664)
- 科学(40743)
- 基金(38681)
- 研究(36828)
- 家(33367)
- 国家(33138)
- 科学基金(29124)
- 社会(24866)
- 社会科(23736)
- 社会科学(23725)
- 基金项目(20833)
- 省(18650)
- 自然(18567)
- 自然科(18152)
- 自然科学(18149)
- 自然科学基金(17766)
- 划(16008)
- 教育(15494)
- 资助(15255)
- 编号(14524)
- 成果(12305)
- 部(11384)
- 重点(11143)
- 国家社会(10911)
- 性(10872)
- 制(10398)
- 创(10168)
- 发(10090)
- 教育部(9746)
- 课题(9735)
共检索到137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贞发 朱恺容 李培
本文将中国式分权下的两个核心制度——税收分成制度与土地制度——联系起来,基于财政激励视角,研究税收分成对地方政府城市土地配置行为的影响。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县级政府面临的增值税分成、营业税分成变化对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配置产生的直接和交叉效应。利用1999—2011年间相匹配的市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数据和地级市市辖区分类型土地使用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增值税分成通过财政利益效应显著正向影响了工业用地的配置;营业税分成通过影响增值税的相对分成变化显著负向影响了工业用地的配置。财政利益效应和财政压力效应的相互抵消,使得营业税分成变化对商住用地的配置效应较弱;增值税分成上升通过工业溢出效应和财政压力转嫁效应促使地方政府增加了居住用地的配置。基于财政自给率、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和产业结构的异质性检验结果与财政激励理论预期结论一致。最后,文章还发现,增值税分成上升降低了工业用地单位面积的产出效果,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仍是未来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
税收分成 财政激励 土地配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敬轩
财政激励一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因之一,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文章研究了财政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U型",即当税收分成率较小时,财政收入的边际效应大于损害经济的边际成本,此时财政激励的加强会导致地方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攫取,损害企业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当税收分成率较大时,财政收入的边际效应小于损害经济的边际成本,此时财政激励的加强会导致地方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援助,促进企业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且这种影响会因企业的产权性质而产生异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敬轩
财政激励一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因之一,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文章研究了财政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U型",即当税收分成率较小时,财政收入的边际效应大于损害经济的边际成本,此时财政激励的加强会导致地方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攫取,损害企业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当税收分成率较大时,财政收入的边际效应小于损害经济的边际成本,此时财政激励的加强会导致地方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援助,促进企业全要素增长率的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敬轩
财政激励一致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原因之一,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企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文章研究了财政激励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正U型",即当税收分成率较小时,财政收入的边际效应大于损害经济的边际成本,此时财政激励的加强会导致地方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攫取,损害企业全要素增长率的提高;当税收分成率较大时,财政收入的边际效应小于损害经济的边际成本,此时财政激励的加强会导致地方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援助,促进企业全要素增长率的提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取 张艺龄 詹新宇
财税政策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制度保障,对建设全国大市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价格法测算2009—2020年地级市层面的市场整合程度,并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改革为外生冲击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财政激励对市场整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分成比例提升产生的财政激励有利于市场整合,这种正向影响在市场化指数高、市场整合程度大以及规模较大的城市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的提升能够激励地方政府进行税收竞争与财政支出竞争,其中税收竞争对市场整合会产生负向影响,而财政支出竞争则会产生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分成比例提升有助于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当前应改革政绩考核体系,规范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法治政府与服务政府;完善税收分成制度,优化财政激励机制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建民 刘晓函 吴金光
税收分成作为调节政府间财力分配的重要手段,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行为,不同制度安排会呈现不同的财政激励效果,对保障和提升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以2016年增值税五五分成改革作为财政激励的外生冲击,构建强度双重差分模型,使用财政反应函数测量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指标,实证检验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主要通过激励地方政府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和开展税收竞争,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异质性研究表明,增值税分成改革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在工业化水平更高、资源禀赋更好、财政自给率更高或市场壁垒更低的地区更明显。进一步研究显示,增值税分成改革总体上存在一定的“马太效应”,未能很好地发挥横向财力平衡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建军 吴懿
作为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维度,税收分成是观察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2016年的"增值税分成"改革,构造了强度DID模型,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增值税分成改革产生的财政激励对制造业企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分成改革使地方政府发展制造业的财政收益提高,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活力;增值税分成产生的财政激励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激发了企业活力。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分成改革对企业活力的促进作用,对创新驱动型企业、位于财政自给率更高地区的企业效应更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税收分成激励理论方面的文献,同时对于优化政府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政策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红霞 张亚璟 马艳
财政激励作为调节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重要手段,深刻影响着地方政府决策行为。税收分成改革呈现不同的财政激励效果,引发地方税收竞争并传导至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将2016年增值税五五分成改革作为财政激励的外生冲击变量,通过构建强度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税收分成改革带来的激励效应如何影响企业异地投资。研究表明:增值税分成比例提高会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扶持本地企业留住税源,并抑制企业异地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对高财政自给率地区还是低财政自给率地区,增值税分成比例变化均表现了强烈的抑制效应,且在低组别的抑制效应更大;地方政府更倾向于对直接控股的地方国有企业和异地投资比例较高的企业进行管控;改革带来的激励变化会促进企业信贷的获得和政府补助的提高。因此,建议提升流动税基的中央集中度,弱化地方政府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干预动机;建立“赋权—控权”的财政激励机制,抑制地区间过度税收竞争及市场分割现象;推进地方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减少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干预和控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宇恒 孙健夫
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和调节模型,研究财税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内源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外源创新;(2)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在规模较小的企业、非国有企业、非高技术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更显著;(3)借助人力资本集聚和融资约束两个中介机制,财政支持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4)税收激励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进而实现财政支持助推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有关部门应不断凝聚财政支持与税收激励的企业创新政策合力,充分考虑财税支持在企业与区域层面的异质性影响,高度关注人力资本集聚和融资约束机制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嘉一 李俊青
大数据税收征管作为我国信息化税收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将从大数据税收征管角度,分析其对财政激励效率的影响。文章以2008—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降低了财政补贴额度,抑制了企业的财政补贴寻租。进一步检验发现,在管理者代理成本较高时,即寻租动机更高的情况下,大数据税收征管对财政补贴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同时,研究也发现在内部控制质量更低时,大数据税收征管对财政补贴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提高了政府补贴效率,降低了企业寻租下的政府补贴金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飞 蔡靖 吴华清
优化财政分配格局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地方政府财政激励差异如何影响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变化,本文以2016年增值税分成比例调整作为地方财政激励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19年市县经济统计数据,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财政激励对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激励能显著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且这一效应具有持续性特征。对于改革前经济发展不平衡较高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财政激励发挥着“雪中送炭”的作用。而在税收征管强度较高的城市,财政激励效应更加明显。机制证据表明,财政激励通过加强税收竞争和扩大政府投资两种渠道降低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激励推进了城市共同富裕发展进程,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善的主要表现。本文不仅拓展了税收分成的经济效应研究,而且从财政激励角度廓清了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成因和内在机制。本文结论为新发展阶段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提供了经验参考和决策方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伦
纵向税收竞争理论认为:在分税制下,除非中央政府能够采取有效的矫正措施,否则其集中财政收入的过程可能导致实际的均衡税率过高。2001年底国务院确定的所得税分成规则对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关系和均衡税率的角度对规则变化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为使规则变化后的均衡税率尽量向帕累托有效状态靠拢,必须尽快完善相关的财政体制以克服规则变化对地方政府造成的负外部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席鹏辉 梁若冰 谢贞发
本文利用2003-2011年中国省级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实践,检验各地市增值税分成变化的环境污染效应,探讨财政压力引起的财政激励对地方政府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压力的增加显著地提高了工业污染水平。机制分析表明,这不仅只是由于地方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加,也有地方放松环境规制以吸引更多污染密集型企业的因素。此外,国有企业是地方扩大工业规模的主要路径。中国未来环境治理效果受到地方财政压力的约束。
关键词:
增值税 税收分成 财政激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敬轩 易鹏
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省以下政府施行弹性税收分成制度是一个典型事实,而税收分成率的不同会对地方政府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文章使用县域增值税分成率对县域税收分成进行了度量,利用我国县域财政经济数据对以上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基层政府增值税分成率的提高会改善基层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降低其财政支出规模。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增值税分成率 财政支出规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敬轩 易鹏
在中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省以下政府施行弹性税收分成制度是一个典型事实,而税收分成率的不同会对地方政府产生不同的激励效应。文章使用县域增值税分成率对县域税收分成进行了度量,利用我国县域财政经济数据对以上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基层政府增值税分成率的提高会改善基层政府的财政支出效率,降低其财政支出规模。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增值税分成率 财政支出规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