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0)
- 2023(10640)
- 2022(9489)
- 2021(8933)
- 2020(7348)
- 2019(17039)
- 2018(16930)
- 2017(33547)
- 2016(18055)
- 2015(20252)
- 2014(19991)
- 2013(20180)
- 2012(18212)
- 2011(16397)
- 2010(16046)
- 2009(14606)
- 2008(14133)
- 2007(12088)
- 2006(10613)
- 2005(9212)
- 学科
- 济(69436)
- 经济(69356)
- 管理(52324)
- 业(49187)
- 企(41590)
- 企业(41590)
- 方法(34141)
- 数学(29617)
- 数学方法(29300)
- 财(22670)
- 税(21713)
- 税收(20280)
- 收(20113)
- 农(17678)
- 中国(17189)
- 学(15628)
- 业经(15199)
- 地方(13645)
- 务(12613)
- 财务(12553)
- 财务管理(12539)
- 贸(12209)
- 贸易(12205)
- 和(12203)
- 理论(12140)
- 农业(11933)
- 企业财务(11907)
- 易(11826)
- 环境(11351)
- 制(11230)
- 机构
- 大学(253322)
- 学院(250821)
- 管理(103026)
- 济(98100)
- 经济(95990)
- 理学(90500)
- 理学院(89553)
- 管理学(88110)
- 管理学院(87669)
- 研究(80322)
- 中国(57897)
- 京(53159)
- 科学(50619)
- 财(50163)
- 所(39776)
- 财经(39666)
- 业大(36819)
- 农(36338)
- 研究所(36139)
- 经(36067)
- 中心(35444)
- 江(34869)
- 北京(33667)
- 范(32133)
- 师范(31876)
- 财经大学(29588)
- 经济学(29277)
- 院(29049)
- 州(28442)
- 农业(28394)
- 基金
- 项目(175229)
- 科学(137634)
- 研究(128558)
- 基金(127990)
- 家(110904)
- 国家(110018)
- 科学基金(95083)
- 社会(80371)
- 社会科(76263)
- 社会科学(76244)
- 基金项目(68838)
- 省(67330)
- 自然(62415)
- 自然科(60971)
- 自然科学(60960)
- 自然科学基金(59847)
- 教育(57962)
- 划(56945)
- 编号(52994)
- 资助(52720)
- 成果(42761)
- 部(38613)
- 重点(38298)
- 创(36582)
- 发(36231)
- 课题(34961)
- 创新(34058)
- 项目编号(33686)
- 科研(33579)
- 教育部(33344)
- 期刊
- 济(102249)
- 经济(102249)
- 研究(80006)
- 中国(40557)
- 学报(39654)
- 财(36338)
- 管理(36133)
- 科学(35227)
- 农(32228)
- 大学(29400)
- 学学(27541)
- 教育(26192)
- 农业(23021)
- 技术(20035)
- 财经(17801)
- 经济研究(16901)
- 融(16852)
- 金融(16852)
- 业经(16188)
- 税(15529)
- 务(15105)
- 经(14977)
- 图书(14255)
- 税务(13790)
- 理论(13074)
- 问题(13030)
- 科技(12613)
- 实践(12015)
- 践(12015)
- 技术经济(11634)
共检索到356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健 樊丽明
税收再分配效应大小是判断税制公平性的重要标准。国外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对税收再分配效应的整体度量,由于税制的累进程度决定税收再分配效应大小,因此,税制累进性的计算便成为税收再分配效应度量的核心问题,本文对比了Musgrave&Thin、Kakwani与Suits三位较具代表性学者设定的累进性指数并分析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0世纪80年代,税收再分配效应的分解问题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本文对比分析了较具代表性的APK分解法、AJL分解法和修正的AJL分解法。总之,国外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上都丰富了税收再分配领域的研究内容,为国内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
税收再分配效应 税制累进性 分解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熊艳
本文从税收收入规模、结构、征管三个影响因素,对我国税收的居民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并未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定量分析我国税收制度对居民再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效应,揭示其内在机理与传导机制,对推进我国居民收入公平分配及相应的税制改革深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税收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再分配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静 王亚丽
合理的税制可以起到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消费结构及规模的差异,城乡居民所负担的税收也会有所差异。本文结合《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和《中国住户调查年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主要税种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税收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均具有逆向调节作用,在农村地区逆向调节作用更明显,但城乡的逆向调节程度都在逐渐弱化。鉴于税收对城镇与农村的再分配效应差异,我国应该进一步调整现行税制结构,完善收入监控机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方向和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洪友 彭小准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微观数据,对2019年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减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及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以后的相关财产税进行测算,比较了税前税后的基尼系数、K指数、MT指数等。结果表明: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主要来自个人所得税,贡献度高达91.78%;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减税效应明显,但再分配效应由原政策下的11.63%下降至新政策后的6.5%,纵向公平效应由0.04下降至0.02;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仅有微弱的0.3%,而叠加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后,财产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由原来的0.35%下降至0.02%。因此,仍需进一步扩大税基,提高税负集中率,从而达到在实际减税的同时不减弱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王椿元
本文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进入国际公认的绝对不均等区间,认真分析收入分配差距的成因,正确制定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努力完善和稳定税收制度,切实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税收流失,对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莹
税收与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实现收入再分配的两大政策工具,在政策目标和效果上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通过对两者政策效应分层化、系统化的比较分析,发现我国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具有稳定的正向调节作用,而社会保障政策的收入调节效应波动较大、具有不确定性。综合调节收入的最终效果和稳定性,税收政策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优于社会保障政策。与国际相比,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均非常有限,远未达到理想效果,未来通过制度完善和结构优化,在居民收入再分配方面还蕴藏着巨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税收政策 社会保障政策 收入再分配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童锦治 周竺竺 李星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税前税后基尼系数差值的估算,得出了中国整体税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并用Kakwani分解方法研究了形成这一效应的结构性原因。研究表明,中国税制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基本表现为微弱的逆向调节作用;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正,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为负;直接税的低比重和间接税的累退性及其高比重使得直接税的正向调节作用被间接税的逆向作用所抵消,最终使得总效应表现为微弱的逆向调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茜萌 倪红福
随着我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和贫富差距的逐渐扩大,整体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引起理论研究的关注。本文利用引入增值税抵扣机制的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间接税税收负担,并结合直接税税负,分析整体税收负担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增值税的累退性显著高于营业税,因此与征收营业税相比,征收增值税的模式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我国整体税制呈累退性,并且总税收(间接税和直接税)整体而言加重了社会收入不平等现象,税后不平等程度逐年上升。与城市相比,间接税在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会愈发加重该地区内部的贫富差距;虽然在农村地区税收仍然不可避免地具有加重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特性,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特性有所缓解。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税收负担 收入分配 增值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春根 徐建斌
本文基于财政幻觉理论,利用地级市城市数据和个体层面微观数据,实证考察税制结构与居民再分配需求的关系。研究发现,税制结构与居民的再分配需求显著相关,城市的间接税比例越高,居民的再分配需求越高。进一步的边际效应估计结果显示,税制结构对居民再分配需求的边际影响与人均GDP水平的影响大体相当,但明显大于个体收入水平对再分配需求的边际影响。因此,要减轻我国严重的财政幻觉效应,优化税制结构是当前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再分配需求 税制结构 税收价格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岳树民 白林 谢思董
2019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开始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征模式。新税制模式在减轻税收负担、调节收入差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税负不公平、调节作用较弱等问题。利用CHIP2018微观住户调查数据,使用RE指数分解方法对现行综合课征模式下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评估,分析改革对不同群体的影响差异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税制的改革方向。测算结果显示:综合课征有利于提高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但因其他改革措施的影响,综合课征的正向效应被减弱。建议扩大综合所得和纳税所得的范围,保持基本减除费用不变,专项附加扣除实行扣除递减机制,税率级次简化至5级,并继续实行个人申报制度。
关键词:
个人所得税 综合所得 收入分配 精准调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冯黎明 尧艳
税收的收入分配效应取决于税制设计,税收在地区间的横向分配也会影响税收收入再分配效应。现行税制中不同税种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存在差异,但我国税收整体上并未发挥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现行以生产地原则为主的横向税收分权制度,造成地区间税收分配不公,对居民收入分配产生逆向调节。为发挥税收再分配调节作用,应稳定宏观税负、提高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份额,完善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占比,改革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制度以充分发挥不同税种公平收入分配的应有作用,完善横向税收分权体制、促进地区间税收分配公平与平衡。
关键词:
税收制度 收入分配 税制设计 税收分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高培勇为了体现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为了实现伴随着经济发展进程而来的对于税收文明的更高追求,中国的税收结构的确要做根本性调整,而这个调整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第一.减间接税增直接税;第二,减企业税增个人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解垩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的追踪数据,本文分析了个人所得税(含社保缴费)、公共转移支付对再分配效应中的垂直效应、经典水平不平等效应及再排序效应的贡献。此外,文章还研究了转移支付的反贫困效率。结果显示:养老金划入政府转移支付时,城市、农村收入不平等下降的程度比养老金划入市场收入时更大,农村财政前、财政后收入不平等程度均高于城市。养老金归入市场收入情况下,转移支付中再分配效应最大的贡献因子是低保。养老金划入公共转移支付时,转移支付中再分配效应最大的贡献因子是养老金。中国90%以上的再分配效应是通过公共转移支付来实现的,税收和社会保障缴费在再分配中的作用不到10%。从政府转移支付的各种类看,特困户救助、五保户补助、低保等类型的政府转移支付对贫困的瞄准较好,其减贫效率相对较高,溢出效应相对较小。把养老金划入公共转移支付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发现养老金反贫困的溢出效应最大,养老金制度在反贫困方面还有待优化。
关键词:
税收和转移支付 再分配效应 分解 贫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本文从我国当前的税制结构,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和资源税等具体税种、税式支出、税收征管等角度分别阐述了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并认为,从长期来看,税收调节收入功能的实现依赖于税制结构的调整,然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和征管水平决定了流转税的主体地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难以根本改变的。在这种税制结构约束下,近期内可以采取的缓解收入分配差距的税收措施主要有:降低生活必需品的增值税税率,减轻低收入阶层的流转税负担;调整消费税结构和征收范围,提高消费税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加强征管,逐步采取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实施社会保障费改税,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制;完善财产税体系;改善征管环境,...
关键词:
税收制度 收入再分配 税制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