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3)
2023(8181)
2022(6791)
2021(6249)
2020(5187)
2019(11602)
2018(11484)
2017(22098)
2016(12026)
2015(13504)
2014(13519)
2013(13212)
2012(12201)
2011(11044)
2010(11397)
2009(11183)
2008(11453)
2007(10571)
2006(9633)
2005(9189)
作者
(33759)
(28226)
(28069)
(27013)
(18061)
(13543)
(12662)
(10731)
(10688)
(10318)
(9919)
(9529)
(9299)
(9290)
(9218)
(8801)
(8348)
(8179)
(8132)
(7926)
(7436)
(6792)
(6724)
(6665)
(6430)
(6358)
(6309)
(6063)
(5591)
(5412)
学科
(44717)
经济(44630)
管理(44118)
(37991)
(35328)
企业(35328)
(22025)
(21717)
税收(20263)
(20091)
方法(17453)
(15156)
数学(13410)
数学方法(13206)
(13180)
财务(13150)
财务管理(13122)
企业财务(12598)
中国(12432)
业经(11753)
理论(10960)
(10779)
(10778)
(10266)
体制(9211)
(9066)
银行(9057)
(8678)
金融(8675)
(8510)
机构
大学(182062)
学院(179143)
(72886)
经济(71274)
管理(64789)
研究(57395)
理学(54588)
理学院(53990)
管理学(53182)
管理学院(52825)
(47002)
中国(45688)
(37664)
财经(34561)
科学(31668)
(31061)
(28549)
(28379)
财经大学(25473)
中心(25170)
研究所(24500)
北京(24229)
经济学(23766)
(23414)
师范(23206)
(22444)
经济学院(21107)
(21011)
(20474)
业大(20468)
基金
项目(106307)
科学(84365)
研究(81669)
基金(78371)
(66699)
国家(66165)
科学基金(57369)
社会(53599)
社会科(50793)
社会科学(50782)
基金项目(40284)
(39824)
教育(38354)
自然(34423)
自然科(33603)
自然科学(33594)
(33511)
编号(33102)
自然科学基金(33034)
资助(31838)
成果(30119)
(26781)
(24661)
重点(24043)
课题(23289)
(23102)
国家社会(22746)
教育部(22093)
(22030)
项目编号(21455)
期刊
(86968)
经济(86968)
研究(64622)
(41048)
中国(37062)
管理(26786)
学报(25829)
科学(22540)
教育(21978)
大学(20684)
(19665)
学学(19304)
财经(19109)
(18942)
金融(18942)
(16551)
(16353)
(15725)
技术(14839)
税务(13978)
经济研究(13562)
农业(12225)
业经(11639)
问题(11409)
财会(10234)
会计(9391)
(9260)
(8733)
国际(8648)
理论(8276)
共检索到287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余冬生  朱庆  
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的存废问题迄今聚讼纷纭,并已形成肯定说、否定说与折中说等三种观点。现阶段,限缩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具备利益均衡原则与课税特区理论的有力支撑。普通债权的破产清偿率极低,加之破产税收债权在国家财政总收入中占比较低,使得税收债权限缩既具备充分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契合国家让利于民的政策需求。此外,税收债权破产优先权渐趋衰弱的域外立法实践也为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比较法经验。在限缩的具体路径设计上,应当坚持在破产法公平受偿理念的指导下,采取“期间+数额”的双重限定模式,并明定仅税款本金具有破产优先权,以最大限度地消解税收优先权对普通债权人的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辉宇  
税收债权组对破产重整计划草案的表决主要以税收债权人对债务人的税收优惠为核心审核内容,税收债权组的表决权意志基于税收债权的特殊性而应受到法律的适度限制。当前,我国尚存在未建立针对破产重整企业的税收优惠制度、法律未明确界定税收债权人代表、各债权组对重整计划草案的分组同时表决机制未充分考量税收债权的特性等问题。对此,本文建议可通过建立针对破产重整企业的税收优惠制度、明确以税种为标准确定税收债权人代表以及建立税收债权组后置表决规则等措施,有效解决以上实体性与程序性法律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徐伟  金洪亮  
税收债权债务理论的引入,使税收法律关系被界定为债权债务关系。然而,税收债权作为公法之债,毕竟有不同于一般债权的特性。为使税收制度理论与实务不断完善,必须正确界定税收债权与一般债权的区别,同时构建相关的制度以确保税收债权的实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刚志  
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制度对于维护稳定的私法秩序、保护纳税人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一般包括税收债权的"核定时效"与"执行时效"。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并非由税收债权成立之日起算,而是因核定时效期间与执行时效期间而有所不同。如果纳税人的行为构成税收犯罪,则税收债权的消灭时效等同于相关罪名的刑事追诉时效。我国《税收征管法》之修改,宜明确区分税收债权的"核定期间"与"执行期间",并分别规定其起算时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辉宇  
在破产清算程序中,税收债权优先于担保债权受偿,类似于创设了一种在受偿时间与受偿财产范围两方面都具有优先性的新型"别除权",税收债权相对于担保债权的优先性违背了物权优先于债权的一般民法原理,同时也将打破留置权在担保物权体系中的相对优先性地位。《税收征管法》与《破产法》之间就税收债权受偿顺位的非协调立法不仅将导致两部法律之间的相互循环否定,同时也将在破产程序中造成发生于担保债权之前与之后的税收债权在受偿顺位上的差异化待遇,最终形成法律适用逻辑上的割裂。在两部法律统一协调立法的前提下,发生于普通债权之前的税收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莉  姚太明  刘军  
在破产案件的税收监管过程中,由于破产企业本身经营困难、资金紧张,甚至资不抵债,债权的收回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一直以来,税务机关对其的税收监管工作不太重视;但由于近年来,个别企业利用破产程序逃避纳税义务,导致国家税源流失,因此各地税收机关已经逐渐重视破产案件中的税收债权监管工作。基于税收债权在破产案件中的特殊性,其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破产程序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颜延  解应贵  
本文分析了在企业破产的不同阶段,税务机关应如何实现国家税收债权的保护,认为在破产程序启动前,税务机关应当积极行使破产申请权,请求人民法院裁定部分长期停产、停业的欠税企业破产;在破产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对应税行为征税,并请求人民法院将有关税款作为破产费用,从破产财产中随时拨付清偿,对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待遇;在破产程序终结后,税务机关还可以对负有责任的出资人、担保人行使追索权,或者请求人民法院补充分配新发现的破产人财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颜延  解应贵  
本文分析了在企业破产的不同阶段,税务机关应如何实现国家税收债权的保护,认为在破产程序启动前,税务机关应当积极行使破产申请权,请求人民法院裁定部分长期停产、停业的欠税企业破产;在破产过程中,税务机关应当及时对应税行为征税,并请求人民法院将有关税款作为破产费用,从破产财产中随时拨付清偿,对符合特殊性税务处理条件的,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待遇;在破产程序终结后,税务机关还可以对负有责任的出资人、担保人行使追索权,或者请求人民法院补充分配新发现的破产人财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苗迎春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因此 ,其理论基础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还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 ,从而使其成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发展模式。它的现实基础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虽然现代社会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 ,无论是从其产生的社会基础 ,还是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区别。但是 ,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事求是地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另一方面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 ,灵活运用 ,并使其在实践中发扬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胡明  关儒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人所欠税款"优先于"普通破产债权"受偿,但对欠税具体范围的认定陷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困境。为防止税收优先权的不当扩张适用,维护普通债权人合理利益和私法交易秩序,应采取严格主义立场对欠税予以合理界定:欠税范围应包括企业年度欠税、涉税利息及补偿性滞纳金,而税收罚款、非补偿性滞纳金、须返还税收优惠等与欠税存在本质区别,不宜纳入税收优先权范围。欠税范围之总体界定可通过正面规定当然范围和反面列举排除情形来确定,未来修订《税收征管法》还可对税收优先期和税收优先度予以进一步规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欣  
税收优先权是指当税收债权与其他债权同时存在时,税收债权优先于其他债权受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规定了税收优先权制度,明确了国家征税权力与其他权利并存时的清偿顺序。本文对我国法律中有关税收优先权的规定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法律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松青  
本文回顾了税收优先权的立法过程,以期了解税收优先权制度的来龙去脉;对新《征管法》45条规定的税收优先权进行法律界定;从破产还债程序、受特别保护的市场利益、一般债权和物权担保业务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税收优先权制度对民事权益和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沈理平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中,探讨了税收优先权的范围和法律地位及其与其他优先权的关系,并结合我国法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了税收优先权与担保物权的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刚志  
域外税法学界素有"权力关系说"与"债务关系说"的理论争议。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传入我国之后亦引起了激烈争论,它与传统的税收权力理论虽非截然对立,却有实质分歧。我国传统公法学以"公权力之存在与运作"为公私法区分标准,致使"权利"被误解为私法领域内的特有概念,税收之债亦由此而被误认为"私法之债"或者等同于"私法之债"。我们可以借鉴霍菲尔德的分析方法将"税权"解读为一种综合性的税收权利,以此深化税收债权债务关系理论之研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程国琴  
民法与税法在法律规范层面缺乏衔接,容易引发民事执行中税收利益与民事利益失衡,影响民事执行效率的提升和税收执法方式的优化。本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对待税收优先权的态度,分析国际层面税收利益和民事利益平衡的发展趋势,建议将我国现行绝对优先保护税收债权的模式转变为平等保护债权的模式,并认为法院与税务机关之间应当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强化双方协助义务的互认机制,推动涉税信息的共享机制,以提升民事执行程序中债权实现的正当性、公平性和效率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