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1)
- 2023(11143)
- 2022(9370)
- 2021(8786)
- 2020(7410)
- 2019(16758)
- 2018(16496)
- 2017(31631)
- 2016(17248)
- 2015(19161)
- 2014(19094)
- 2013(18982)
- 2012(17578)
- 2011(15856)
- 2010(15909)
- 2009(15227)
- 2008(15149)
- 2007(13607)
- 2006(12138)
- 2005(11479)
- 学科
- 济(70003)
- 经济(69897)
- 管理(54284)
- 业(49035)
- 企(41321)
- 企业(41321)
- 方法(28722)
- 财(26775)
- 数学(25539)
- 数学方法(25377)
- 中国(22330)
- 税(21768)
- 税收(20312)
- 收(20143)
- 制(19824)
- 农(17693)
- 务(15855)
- 财务(15824)
- 财务管理(15797)
- 体(15287)
- 企业财务(15144)
- 业经(14484)
- 贸(14250)
- 贸易(14243)
- 易(13981)
- 学(13310)
- 银(13116)
- 银行(13093)
- 融(12758)
- 金融(12751)
- 机构
- 大学(247217)
- 学院(243857)
- 济(110706)
- 经济(108758)
- 管理(89133)
- 研究(88335)
- 理学(75948)
- 理学院(75130)
- 管理学(74098)
- 管理学院(73632)
- 中国(69860)
- 财(59818)
- 京(52548)
- 科学(48679)
- 财经(45607)
- 所(44210)
- 经(41527)
- 研究所(39410)
- 中心(38447)
- 农(36580)
- 江(36577)
- 经济学(36441)
- 财经大学(33918)
- 北京(33894)
- 经济学院(32793)
- 院(31934)
- 业大(31373)
- 范(28881)
- 农业(28541)
- 师范(28539)
- 基金
- 项目(156280)
- 科学(124455)
- 基金(117062)
- 研究(115877)
- 家(102202)
- 国家(101457)
- 科学基金(86572)
- 社会(77144)
- 社会科(73386)
- 社会科学(73371)
- 基金项目(60383)
- 省(56553)
- 自然(53260)
- 教育(53001)
- 自然科(52070)
- 自然科学(52053)
- 自然科学基金(51189)
- 划(49015)
- 资助(48736)
- 编号(44930)
- 成果(38774)
- 部(37242)
- 重点(35628)
- 制(34433)
- 国家社会(33773)
- 发(32775)
- 教育部(32517)
- 创(32317)
- 课题(31818)
- 中国(31607)
共检索到384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志伟 吴柏钧 李竞超
税制结构与税收分成作为影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的重要内容,会对地方政府产生干预经济的激励效应,进而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分析税制结构对地区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通过激励地方政府引导第二产业发展的途径促进了地区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激励地方政府选择了“重投资、轻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其抑制了消费;且实际税制结构已超过理论最优税制结构,因此其投资激励效应开始下降。因而,必须降低间接税占比,扭转目前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具体来看,需完善房产税等直接税的征收体制,提升直接税占比。同时,逐步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间接税占比。
关键词:
间接税 税制结构 地区投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贞发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存在一个难以被一般经济规律所解释的特殊现象:税收收入长期超GDP增长的"中国税收增长之谜"。本文发现它与中国式分税制的设计及税收征管集权改革密切相关。中央税收征管集权改革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国税部门的征管效率,而且通过压缩地税部门的"征管空间"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横向税收竞争行为。本文在地区间横向税收竞争的实证框架中加入中央税收征管集权变量所得的实证结果与理论预期一致,中央税收征管集权改革显著抑制了地区间横向税收竞争的程度。同时,由于中国式分权的基本特征并未改变,中国式分税制没有破坏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机制,从而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的同向增长。但与中央税收集权改革相...
关键词:
税收竞争 税收征管集权 中国税收增长之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婉
对于分税制,人们往往把它作为财税体制的一种形式来看待,文章试图用企业的合约理论来解读分税制,认为分税制是由于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困境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签订的合约。合约的关键是税收分成率的确定。最优分成率的确定必须要考虑到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需要和税收的投入与产出特征。我国政府间的税收分成率正是符合了最优分成率的条件才对地方政府的税源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最后促进了我国税收的增长。
关键词:
分税制 合约理论 税收分成率 税收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心一
论税收结构与税制改革刘心一一、研究税收结构的意义从财政角度看,税收结构要能保证充分而有弹性的税收收入。详言之,一个合理的税收结构,要能满足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资金的灵活调度、非常时期的财政供给和"分税"财政体制的需要。税收弹性有二:经济弹性和法律弹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提出一个疑问:统一分成的分税制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增长?对此,吕冰洋等运用契约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分析。他们指出,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是税收与地价、税收返还的结合,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分配是税收与转移支付的结合,因此分税制包括了多种形式的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定额合同,构成了一个弹性分成合同体系。这种契约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效地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张五常在《中国的经济制度》中提出一个疑问:统一分成的分税制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增长?对此,吕冰洋等运用契约理论进行了很好的分析。他们指出,政府与企业间的分配是税收与地价、税收返还的结合,中央与省级政府间的分配是税收与转移支付的结合,因此分税制包括了多种形式的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定额合同,构成了一个弹性分成合同体系。这种契约能够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有效地激发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水平,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赵云旗
分税制下的税收征管体制已经实行了10年之久,财政界和学术界对其运行效果十分关注,是否需要改革说法不一。本文分析了目前税收征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的经验,参考国外的情况,提出国税局和地税局应该走合并的道路,从而减少征管成本,提高征收效率。
关键词:
分税制 税收征管 体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俊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下简称"财政体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制度,由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部分构成,其中税收制度是基础。传统税收理论忽视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不同的支出要求,忽视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认为,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了不同的支出要求;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概念以及各自相对独立的制度安排,这有利于财政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税负应是中央税安排的前提而不是事后的统计结果;地方税是在中央税体系下根据受益原则设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保证税收中性和预算中性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问题的研究不应该是孤立的,必须要和财政体制联系起来。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税收制度 大数对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正
税收增长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议题。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过往学者从多维度对这一现象提供了解释。本文在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基础上,采用我国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方法,为中国不同类别税收的增长异质性提供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演进对税收增长有着长期显著的影响,提高了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对流转税收入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但对所得税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本文的意义在于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为揭示我国不同类别税收增长机制的内在规律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
税收增长 产业升级 PVAR 产业结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莎
本文通过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实证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税收超速增长的贡献。测算结果表明:(1)分税制改革后宏观税负变动中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在不断降低。(2)分税制改革以后,各产业自身税负率的变动对宏观税负增长的影响不断增强,这一变动主要是由于第二、第三产业税负率的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税负率不断下降所引起的,换言之,第二、三产业自身税负率的不断提高是我国近年来税收收入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税收超速增长 产业结构变迁 产业税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正
税收增长是宏观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重点议题。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过往学者从多维度对这一现象提供了解释。本文在对宏观税负的来源和构成进行数据分解基础上,采用我国1995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PVAR方法,为中国不同类别税收的增长异质性提供产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解释。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演进对税收增长有着长期显著的影响,提高了政府一般预算收入,对流转税收入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但对所得税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本文的意义在于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为揭示我国不同类别税收增长机制的内在
关键词:
税收增长 产业升级 PVAR 产业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彭伟
本文研究了外汇体制、税收和腐败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在有外汇管制和无外汇管制两种情况下,外汇体制对税收和腐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腐败对产出有正作用时,外汇管制将导致较高的税收和较严重的腐败。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较小,那么外汇管制将导致税收增加。如果税收扭曲的作用非常大,那么外汇管制将导致腐败下降。当腐败对产出有负作用时,外汇管制将会导致较轻微的腐败和较高的税收。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非常大,足以弥补由于高税收所造成的产出减少时,政府会采取外汇管制措施。如果腐败对产出的正作用较小,并且高税收对产出负作用很大,那么政府将采取没有外汇管制的体制。
关键词:
外汇体制 税收 腐败 外汇管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小川
新西兰税收体制及其演变周小川近几年新西兰的税收体制进行了多项改革。这些改革并不是通过对税制系统的一次性变革完成的,而是不断对税法进行修订,因此改革的过程比较平缓。这些修订积少成多,也使税制发生了一些变化,主力税种逐渐简明,同时零敲碎打式的改革也带来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