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1)
- 2023(14636)
- 2022(12232)
- 2021(11226)
- 2020(9189)
- 2019(20630)
- 2018(20348)
- 2017(39678)
- 2016(21153)
- 2015(23536)
- 2014(22823)
- 2013(22801)
- 2012(21018)
- 2011(18559)
- 2010(18993)
- 2009(17904)
- 2008(18209)
- 2007(16562)
- 2006(15069)
- 2005(14121)
- 学科
- 业(97100)
- 济(95913)
- 经济(95809)
- 企(89612)
- 企业(89612)
- 管理(81993)
- 财(37025)
- 方法(35525)
- 业经(33039)
- 农(29173)
- 务(27557)
- 财务(27540)
- 财务管理(27514)
- 数学(26715)
- 数学方法(26575)
- 企业财务(26333)
- 中国(25905)
- 地方(23768)
- 税(22120)
- 技术(21951)
- 农业(21229)
- 制(20723)
- 税收(20650)
- 收(20476)
- 和(17317)
- 策(16973)
- 理论(16240)
- 划(16225)
- 体(16174)
- 银(14946)
- 机构
- 学院(299019)
- 大学(291026)
- 济(127652)
- 经济(125258)
- 管理(121172)
- 理学(102751)
- 理学院(101741)
- 管理学(100689)
- 管理学院(100095)
- 研究(94918)
- 中国(78240)
- 财(68362)
- 京(61568)
- 科学(53072)
- 财经(51653)
- 江(48169)
- 经(46682)
- 所(46470)
- 农(43868)
- 中心(43739)
- 研究所(40562)
- 北京(39219)
- 州(38582)
- 财经大学(37822)
- 业大(37747)
- 经济学(37531)
- 商学(35322)
- 范(35244)
- 商学院(34994)
- 师范(34929)
- 基金
- 项目(184010)
- 科学(148171)
- 研究(140796)
- 基金(134181)
- 家(113645)
- 国家(112536)
- 科学基金(100234)
- 社会(91796)
- 社会科(87181)
- 社会科学(87161)
- 省(74074)
- 基金项目(71574)
- 教育(62780)
- 自然(62688)
- 自然科(61340)
- 自然科学(61329)
- 自然科学基金(60354)
- 划(59850)
- 编号(57287)
- 资助(53098)
- 成果(45716)
- 创(44749)
- 发(44012)
- 创新(40800)
- 重点(40338)
- 部(40261)
- 业(40257)
- 课题(39017)
- 国家社会(37569)
- 制(37264)
共检索到477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董玮 吴桐 孟冉
近年来,我国对新能源企业实施了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激励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创新。本文以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2010—2022年的数据为样本,主要研究税收优惠对我国新能源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支出强度和当年无形资产增量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能够激励新能源企业研发创新。为更好发挥税收优惠对新能源企业研发创新的激励作用,可以从实施差异化税收优惠政策、构建一揽子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增强税收优惠政策的整体性管理三个方面对相关税收优惠进行完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尚洪涛 宋岸玲
以2010—2020年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政府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非对称影响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具有非对称性。一方面,研发补贴能够显著促进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数量,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无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研发补贴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数字化转型程度的提高,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对企业创新数量的促进作用也显著降低,这说明数字技术可以驱动企业更加关注创新质量,能够有效提高补贴资源的利用效果。研究结论对政府补贴的顶层设计、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克清 景姣
税收优惠对研发支出(R&D)激励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受到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学界大多通过设置虚拟变量的方式研究税收优惠对R&D的激励作用,结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变量的PSM模型所做的研究表明,综合税收优惠和加计扣除优惠均能够影响企业的R&D支出。但要注意的是,我国R&D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激励效果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夏力
本文以2010年报告的179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所得税税率的降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研发费用投入强度和专利数量的增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有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和高管没有政治联系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才能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税收优惠 技术创新 制度环境 政治联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柳光强 杨芷晴 曹普桥
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是财税激励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并被广泛应用于激励产业发展。本文采用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同时分析了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这两种政策工具对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效果及其差异。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都对信息技术、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但差异明显:对不同的产业来说,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的影响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对同一产业来说,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之间也具有明显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为充分发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激励产业发展的作用,在注重激励力度的基础上,更要注重结构优化,统筹运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两种政策工具。为此,本文还进一步通过...
关键词:
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 产业发展 激励效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朱志红 李诗宇
以2012—2016年沪深两股72家新能源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新能源上市公司研发资金投入以及研发人员投入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滞后性。研究发现研发资金投入与企业价值呈现正相关关系,研发人员投入与企业价值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都存在滞后性。因此,加大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企业价值,促进企业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慰 杨珂 梁杰
通过政府补贴激励企业自主创新,是长期以来政府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现有研究对该模式能否起到研发激励效用仍然存在争议,特别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骗补问题突出,使产业政策有效性再次成为焦点。在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根据政策特性把补贴分为研发补贴和生产补贴两个阶段,并通过计量检验和倾向得分匹配等实证方法评估其政策实施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的激励效果。结果发现,强度较高的"生产补贴"研发激励效用远低于强度较低的"研发补贴",两种政府补贴方式都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最后,结合产业政策实施15年来的现实情况,提出补贴政策缓慢性退坡、建立可信的惩戒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石绍宾 周根根 秦丽华
本文运用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研发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进行了测度,发现无论是倾向得分(PSM)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都验证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及产出的激励效应,实现了税收优惠的初衷。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相比,PSM可以较好地解决选择性偏差,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高估的问题。
关键词:
税收优惠 研究与开发 激励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石绍宾 周根根 秦丽华
本文运用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研发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的激励效应进行了测度,发现无论是倾向得分(PSM)方法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都验证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及产出的激励效应,实现了税收优惠的初衷。与多元线性回归结果相比,PSM可以较好地解决选择性偏差,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高估的问题。
关键词:
税收优惠 研究与开发 激励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崔惠玉 王宝珠 陈立梅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制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居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保障作用更加凸显。2018年我国大幅调低了药品进口关税税率,这一减税政策能否有效激励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亟待验证。本文利用2018年药品进口关税下调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其对我国制药企业研发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药品进口关税的下降显著促进了我国制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且这一效果对非国有企业更加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减税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药品进口关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制药行业 关税减免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建厂 储敏伟
科技研发人员肩负着科技兴国的重任,越来越多的企业研发人员作为股权激励对象为科技创新和研发产出创造价值。但现行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却不尽完善。梳理我国股权激励情况及现行股权激励税收政策和规定,发现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适用税收政策并未体现对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同时现有税收规定不甚合理,难以发挥长期激励作用。鉴于此,应建立健全研发人员股权激励税收政策体系,合理设计针对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税收政策,以列举以及实质推演的方式,按照持有时间长短等设定个人所得税税率等,发挥股权激励税收优惠政策对研发人员的长期激励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尚洪涛 宋雅希
选取2011—2017年中国新能源行业122家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研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以及补贴的配置合理性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均存在滞后1~4年的影响。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研发投入,非国企比国企显著;政府补贴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中存在较大差异,补贴显著抑制了国企环境绩效,但有效促进了非国企环境绩效。另一方面,企业研发投入与环境绩效对于后续政府补贴投入分别具有滞后1~4年和1~2年的正向反馈作用。针对国企,政府补贴决策是结果导向的,即更关注其环境绩效;对于非国企,政府补贴决策偏好过程导向,即更多地考察企业对研发活动的投入情况。研究结论可为完善中国新能源企业环境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水平和环境绩效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成轩 李梦 鄂海涛
文章引入生态经济学思想,以2011-2016年中国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拓展了新能源企业融资生态评价条件和测度因子变量,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视角考察分析了新能源企业融资生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并验证了企业融资内外生态的交互替代效应。研究发现:良好的融资外生态和融资内生态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缓解作用,同时二者在具体影响时存在一定的交互替代效应。提出应树立资本生态化配置理念,以资金融通的生态联动为契合点,充分提升新能源企业内部融资生态和外部融资生态的生态适应性与情境融合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伟 徐冬林
利用税收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并扩大就业一直是政府刺激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之一。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双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就业的动态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税收变化并不是造成就业波动的主要原因,并且税收优惠政策也没有对促进就业产生积极的效应。有鉴于此,本文认为,为提升政策效果,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在今后的执行中还需进一步扩大和细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齐绍洲 张倩 王班班
以风险投资为代表的市场化手段能否有效激励新能源企业创新,这一问题对于转变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式、构建低碳安全的能源体系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能源政府补贴缺口逐年扩大的特定背景,考虑风险投资对新能源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影响机制,并在吸收能力的视角下探讨新能源企业的异质性因素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投资能够显著提升新能源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一激励效应主要通过三个机制共同实现,分别是"资金增加效应",即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创新倾向提高效应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创新能力 市场机制 风险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