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1)
- 2023(6803)
- 2022(5811)
- 2021(5493)
- 2020(4611)
- 2019(9990)
- 2018(9877)
- 2017(19125)
- 2016(9972)
- 2015(10978)
- 2014(10337)
- 2013(10146)
- 2012(9389)
- 2011(8195)
- 2010(8438)
- 2009(7927)
- 2008(8058)
- 2007(7490)
- 2006(6843)
- 2005(6293)
- 学科
- 业(38373)
- 管理(36319)
- 济(33683)
- 经济(33636)
- 企(33113)
- 企业(33113)
- 税(21795)
- 税收(20337)
- 收(20168)
- 财(16716)
- 技术(16703)
- 中国(13307)
- 技术管理(12120)
- 农(11971)
- 方法(10446)
- 业经(10091)
- 制(9713)
- 银(9298)
- 银行(9293)
- 行(8908)
- 务(8780)
- 财务(8763)
- 财务管理(8744)
- 融(8544)
- 金融(8544)
- 企业财务(8319)
- 农业(8302)
- 数学(8302)
- 数学方法(8143)
- 地方(7775)
- 机构
- 学院(129519)
- 大学(127433)
- 济(55646)
- 经济(54503)
- 管理(51845)
- 理学(43453)
- 研究(43147)
- 理学院(43061)
- 管理学(42524)
- 管理学院(42259)
- 中国(37157)
- 财(35136)
- 京(26425)
- 财经(24718)
- 科学(23366)
- 经(22251)
- 江(22009)
- 所(21054)
- 中心(20942)
- 财经大学(18055)
- 研究所(17821)
- 北京(17604)
- 州(17532)
- 经济学(16560)
- 农(16063)
- 院(15621)
- 省(15546)
- 范(15126)
- 师范(15036)
- 经济学院(14842)
- 基金
- 项目(78723)
- 科学(63699)
- 研究(63552)
- 基金(56201)
- 家(47512)
- 国家(47053)
- 科学基金(41568)
- 社会(41020)
- 社会科(38960)
- 社会科学(38950)
- 省(32032)
- 基金项目(29360)
- 教育(27770)
- 划(25969)
- 编号(25588)
- 自然(24147)
- 创(23815)
- 自然科(23673)
- 自然科学(23666)
- 自然科学基金(23285)
- 成果(22556)
- 资助(21767)
- 创新(21110)
- 课题(18081)
- 制(17605)
- 发(17517)
- 重点(17372)
- 性(17349)
- 部(17121)
- 国家社会(17109)
共检索到221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芳雄 汪一林
税收优惠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助力。近年来,我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取得了卓越成效。本文梳理分析了税收优惠支持科技创新的国际经验,阐述了我国目前助力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现状,指出在优惠力度与广度、优惠方式、优惠主体等方面有待完善。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建议,包括:加大前端优惠力度,缓解企业创新的现金流约束;加大研发费用优惠力度,增强政策灵活性;优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机制,增强税收政策的普惠性;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本文基于审计署央企审计的经验证据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且政府审计能够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只有在较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才能发挥对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作用,而在较差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不能提升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政府审计对于企业治理的潜在威慑力,建立政府审计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并大力提升地区法律制度环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洪 张洁 张美琳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已成为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近年来,政府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管理办法还有待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较为有限,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人力资本的税收优惠政策较为薄弱,缺乏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的税式支出核算制度。在问题分析基础上,建议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注重过程管理,动态监控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对中小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建立系统性的贯穿成果创新转化全过程的税收优惠政...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优惠 成果转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税收的调节职能日益增强,政府对税收优惠的运用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一方面正确发挥了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持了经济的增长和稳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财政平衡的压力与经济效率的降低。本文分析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优惠的作用,需要对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对现行税收优惠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
关键词:
税收优惠 税收制度 税收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文龙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降低税率、减免税额、延期纳税、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降低或减免企业(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手段,以增值税退(免)税,契税、印花税、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进口消费税减免等为有益补充的系列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不过,与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相比,我国创新激励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税收政策支持创新缺乏系统性,多元政策意图致使创新激励导向不明晰;税收优惠政策欠缺行业多样性,创新激励偏重高新技术领域缺乏普惠性质;税种优惠模式与现有税
关键词:
创新激励 税收优惠 税收政策 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文龙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降低税率、减免税额、延期纳税、税前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降低或减免企业(个人)所得税为主要手段,以增值税退(免)税,契税、印花税、进口关税、进口增值税、进口消费税减免等为有益补充的系列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措施。不过,与经济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相比,我国创新激励导向的税收优惠政策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税收政策支持创新缺乏系统性,多元政策意图致使创新激励导向不明晰;税收优惠政策欠缺行业多样性,创新激励偏重高新技术领域缺乏普惠性质;税种优惠模式与现有税制结构不匹配,对创新人才税收激励不足;享受创新税收优惠的条件偏紧偏严,相关税收优惠措施受益面较窄;国有企业对税收激励政策不敏感,激励创新的政策效果不明显等。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通过积极的政策调整,建立健全创新激励税收优惠政策体系,营造以激励创新为导向的普惠性税收政策环境,完善以创新激励为导向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逐步扩大增值税等税种对创新激励的覆盖面和支持力度,加大对创新人才的税收优惠力度,着力解决税收优惠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激励无效或低效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激励 税收优惠 税收政策 产业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宏彪 陈玮莹
本文以我国2016-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3年的数据为样本,以研发强度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因变量,税收优惠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人力资本、企业规模以及资本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回归模型,探讨税收优惠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表明,这4个变量与企业的研发强度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税收优惠与企业的研发强度具有正向相关性。针对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提出了加大增值税和所得税的优惠力度,完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针对行业和企业发展阶段实行差异性税收优惠等建议。
关键词:
税收优惠 自主创新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玺 张嘉怡
以研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是解决研发活动外溢性引发的正外部性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实际影响出发,将我国现行定位于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投入端的直接引导作用和产出端的间接激励作用。以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至2012年分地区统计为样本的测度结果显示:税收优惠金额每增加1单位,对企业内部研发支出增长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效果分别是0.74单位和0.32单位。
关键词:
税收优惠 研发投入 产出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文春 郭庆旺
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在广泛利用税收政策工具 ,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然而 ,这些工具对企业活动和政府收入的实际影响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综合考察了西方经济学家就税收优惠对企业有关生产和投资决策以及对政府收入影响的研究成果 ,主要围绕着下列问题展开讨论 :放弃每一元收入的税收政策措施将产生多大 (直接和引致的 )投资鼓励效应 ;税收对劳动力就业、物质资本以及研究与开发资本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企业税收和税收支出对技术进步、私人产出扩张以及税后利润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是否存在着税收引致的扭曲、阻碍企业持有最优水平的因素 ;市场力量如何影响税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毛劼 张梁 黄寿昌
梳理2008年以来生物医药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发现,我国对于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利用2010—2022年沪深A股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税收优惠政策显著促进了生物医药企业科技创新。其中: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非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企业而言,税收优惠政策对集聚区的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发展,建议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基础上适当加大税收优惠政策力度,并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针对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启新 李建清 程郁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提高企业存活率、促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载体。孵化器税收优惠是支持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15—2018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税收优惠措施对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孵化器服务的中介作用。通过税收固定效应模型及联立方程组,考察税收优惠这一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孵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行为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通过孵化器这一中介机制发挥作用。
关键词:
孵化器 税收政策 在孵企业 技术创新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