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42)
- 2023(13991)
- 2022(11709)
- 2021(10598)
- 2020(9020)
- 2019(19754)
- 2018(19467)
- 2017(37629)
- 2016(20278)
- 2015(21991)
- 2014(21155)
- 2013(20894)
- 2012(18721)
- 2011(16596)
- 2010(16646)
- 2009(16136)
- 2008(16256)
- 2007(14722)
- 2006(13146)
- 2005(12118)
- 学科
- 业(91378)
- 企(83732)
- 企业(83732)
- 济(80318)
- 经济(80185)
- 管理(79254)
- 财(33793)
- 方法(32432)
- 业经(30706)
- 农(28215)
- 数学(24026)
- 数学方法(23859)
- 务(23125)
- 财务(23108)
- 财务管理(23082)
- 制(22224)
- 税(22119)
- 企业财务(21926)
- 税收(20649)
- 技术(20587)
- 中国(20508)
- 收(20477)
- 农业(20210)
- 体(16358)
- 划(15945)
- 策(15733)
- 和(15017)
- 贸(14882)
- 贸易(14871)
- 理论(14859)
- 机构
- 学院(284651)
- 大学(278776)
- 济(120904)
- 经济(118772)
- 管理(114797)
- 理学(98599)
- 理学院(97683)
- 管理学(96548)
- 管理学院(96020)
- 研究(89128)
- 中国(72005)
- 财(64233)
- 京(57015)
- 科学(52369)
- 农(51786)
- 财经(48857)
- 江(44844)
- 经(44266)
- 所(44265)
- 业大(42743)
- 中心(40814)
- 农业(40668)
- 研究所(39285)
- 经济学(36485)
- 财经大学(35851)
- 北京(35251)
- 州(34498)
- 商学(33158)
- 经济学院(32992)
- 商学院(32880)
- 基金
- 项目(185151)
- 科学(147472)
- 基金(136424)
- 研究(134733)
- 家(119075)
- 国家(117983)
- 科学基金(102739)
- 社会(89036)
- 社会科(84554)
- 社会科学(84533)
- 省(73760)
- 基金项目(72709)
- 自然(65967)
- 自然科(64509)
- 自然科学(64487)
- 自然科学基金(63480)
- 划(60399)
- 教育(59616)
- 资助(53558)
- 编号(52384)
- 创(45347)
- 业(42477)
- 创新(41456)
- 成果(41318)
- 重点(41208)
- 制(40499)
- 部(40461)
- 发(39414)
- 国家社会(37432)
- 课题(35667)
共检索到434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克和 刘晓梦
近年来,我国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助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本文以2016—2021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有利于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税收优惠对于成熟期的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激励效果更佳,更能有效提升民营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专精特新企业的税收激励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思惟 陈迪 聂进
选取A股上市专精特新企业2005—2022年数据,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专精特新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在获取政府补贴后会优先选择实质性创新而非策略性创新,税收优惠则会激励其进行实质性创新和策略性创新。两种财政政策均能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上述创新效应。此外,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非国有企业、高数字化和高吸收能力企业的双元创新激励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论为政府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企业合理采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以促进创新活动提供了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宏彪 陈玮莹
本文以我国2016-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3年的数据为样本,以研发强度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因变量,税收优惠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人力资本、企业规模以及资本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回归模型,探讨税收优惠与企业自主创新的关系。研究表明,这4个变量与企业的研发强度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税收优惠与企业的研发强度具有正向相关性。针对目前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和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提出了加大增值税和所得税的优惠力度,完善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针对行业和企业发展阶段实行差异性税收优惠等建议。
关键词:
税收优惠 自主创新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培浩 李阳
高新技术制造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2015年至2021年间A股上市的903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6 321个样本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产出的激励效应,以及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和审计意见、监管评价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针对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税收优惠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创新产出,且税收优惠对监管意见较好的企业有更显著的激励效应。同时,税收优惠通过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促进企业研发产出,从而发挥企业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企业审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仅能在前半路径表现出调节效应,而在后半段路径不能表现出调节效应,监管评价对研发投入的中介路径在前后路径均表现出调节效应。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发展推动着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因此,深入研究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研发投入和监管评价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有助于掌握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玥卓
创新政策一直是激励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其中税收优惠政策是一种具有市场导向性的激励政策,对企业创新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政策对企业产生激励作用的原因尚不清晰。选取对我国技术突破有重要作用的软件与集成电路企业,采用2006-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聚焦2011年国家对软件与集成电路行业的两个税收优惠政策,运用双重差分法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发明专利申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非发明专利申请无显著影响。融资约束、企业避税行为等是税收激励政策发挥作用的主要渠道。另外,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规模、产权和区域企业有不同影响,税收优惠政策对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创新产出促进作用更大。从税收优惠政策长期影响看,该政策对专利申请的影响存在时滞性,而发明专利申请在政策发生当年就显著增加。研究结论可为明晰税收优惠政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产出间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玺 张嘉怡
以研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是解决研发活动外溢性引发的正外部性的重要工具。本文从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实际影响出发,将我国现行定位于促进企业研发活动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投入端的直接引导作用和产出端的间接激励作用。以高新技术企业2009年至2012年分地区统计为样本的测度结果显示:税收优惠金额每增加1单位,对企业内部研发支出增长产生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效果分别是0.74单位和0.32单位。
关键词:
税收优惠 研发投入 产出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晓丽
我国政府为激励企业创新,出台了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借助于Stackelberg竞争模型,探讨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纵向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是否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是其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面,降低税率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提高加计扣除比例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对于已经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而言,降低税率或提高加计扣除比例,都会促使企业增加研发费用的投入。技术创新后,政府的税收收入可能降低,政府降低税率未必能减少税收收入,提高加计扣除比例却会减少税收收入。
关键词:
研发费用 税收优惠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孙启新 李建清 程郁
科技企业孵化器是提高企业存活率、促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载体。孵化器税收优惠是支持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基于2015—2018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政策落实情况和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税收优惠措施对在孵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孵化器服务的中介作用。通过税收固定效应模型及联立方程组,考察税收优惠这一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对在孵企业研发投入及创新行为具有一定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通过孵化器这一中介机制发挥作用。
关键词:
孵化器 税收政策 在孵企业 技术创新行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惠鹏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深入探究环境税收优惠、创新要素流动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要素流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增强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嫱 蔡双立
目前缺乏深入探讨体现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基于高阶理论和管理认知理论,利用中国1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采用控制企业和年份的双向固定模型,分别以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企业家冒险倾向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同时检验这一影响机制在不同区域环境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企业家冒险倾向通过创新投入来影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持续创新,企业家冒险倾向越强则企业持续创新水平越高,并且在外部营商环境较好时这种正向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其中创新投入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会负向调节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企业持续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建议企业家要敢于冒险,但也要提升对创新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此外,政府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避免过多的干预政策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热情。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齐殿伟 彭晓雪 张文公
文章基于我国现行财税激励政策背景,选取A股上市企业2015—2020年数据,全面分析政府补贴与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区分创新阶段分析,发现两种政策对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的促进效果强于成果转化阶段;区分政策分析,发现税收优惠的促进效果强于政府补贴。在此基础上加入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交互项,结果显示政策并行对企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并未显著增强。同时利用门槛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两种政策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一个门槛值,并在门槛值内外呈现出不同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对企业区分产权性质进行研究,发现两种政策对非国有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政府补贴 税收优惠 创新效率 门槛模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洪文 程星
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企业创新为切入点,实证研究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够明显增加企业的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来说均显著;企业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会削弱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与精准度,推进我国企业创新水平继续提升;企业要主动、实时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带来的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创新;同时要注重解决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现状提高与税收优惠政策的适配度,以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伊珂 何锋
以2012—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缓解资本错配、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型、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为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应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效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协同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伊珂 何锋
以2012—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该结论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发展主要通过缓解资本错配、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提升。数字金融发展对中型、制造业和东部地区“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强。为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应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数字金融效能;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承担能力;构建资源共享机制,协同推动企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基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分析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税收优惠政策整合——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分析
组合式税收优惠与小微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小微企业调查的证据
数据要素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
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的实证研究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税收优惠、政府审计与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基于央企审计的经验证据
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对深圳千户集团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创新链视角
财务柔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创新投资策略
技术引进税收优惠能否促进企业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