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23)
2023(18484)
2022(15015)
2021(14098)
2020(11476)
2019(26162)
2018(25772)
2017(48082)
2016(26304)
2015(29296)
2014(29326)
2013(27908)
2012(25188)
2011(22364)
2010(22351)
2009(20600)
2008(20390)
2007(17832)
2006(15931)
2005(14604)
作者
(68465)
(57090)
(56563)
(54370)
(36302)
(26959)
(26118)
(21986)
(21886)
(20476)
(19280)
(19268)
(18252)
(17885)
(17710)
(17676)
(16965)
(16810)
(16399)
(16329)
(14134)
(13855)
(13837)
(13375)
(12885)
(12853)
(12750)
(12665)
(11286)
(11163)
学科
(103486)
经济(103369)
(95520)
管理(84999)
(84734)
企业(84734)
方法(43085)
(36248)
业经(34993)
数学(34476)
(34325)
数学方法(33989)
中国(33786)
农业(24127)
(23932)
财务(23873)
财务管理(23838)
企业财务(22598)
(22161)
理论(21393)
教育(21162)
技术(20971)
税收(20686)
(20550)
(20507)
(19984)
(18675)
贸易(18666)
(18489)
地方(18411)
机构
学院(353659)
大学(350863)
(146323)
经济(143443)
管理(139621)
理学(119173)
理学院(117993)
管理学(116141)
管理学院(115435)
研究(114777)
中国(88142)
(74984)
(73670)
科学(64292)
财经(57150)
(55766)
(54609)
中心(54032)
(51991)
(50770)
(50479)
师范(50347)
研究所(48514)
北京(46660)
业大(45195)
经济学(44330)
(43433)
财经大学(41993)
(41972)
师范大学(40474)
基金
项目(229114)
科学(184828)
研究(178605)
基金(166066)
(141373)
国家(139996)
科学基金(123356)
社会(114251)
社会科(108313)
社会科学(108289)
(90098)
教育(87100)
基金项目(86564)
自然(76482)
(75693)
编号(74716)
自然科(74658)
自然科学(74640)
自然科学基金(73346)
资助(66291)
成果(61822)
课题(52654)
(52065)
重点(51874)
(50644)
(50189)
国家社会(47157)
项目编号(46272)
教育部(46187)
创新(46177)
期刊
(164254)
经济(164254)
研究(117314)
中国(76652)
(61719)
教育(61398)
管理(57993)
(46684)
学报(43115)
科学(43002)
技术(38464)
大学(35741)
(33824)
金融(33824)
农业(32273)
学学(32258)
业经(28468)
财经(27995)
经济研究(26251)
(24210)
问题(20931)
(19572)
(18715)
技术经济(18441)
(18112)
财会(17492)
职业(17117)
国际(16648)
现代(16499)
(16267)
共检索到553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席卫群   杨青瑜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2018年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该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该政策效应在制造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成本费用率较高企业中更加明显。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是通过优化企业人力资本、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和提高企业创新产出三个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因此,进一步完善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有助于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永卫  陶云清  王琪红  刘兆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本文将2018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进而作用于其劳动生产率。研究发现,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抵扣比例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而且该效应在税收负担较高、融资约束严重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显著加大了显著增加了高素质职工规模,即人力资本升级是该政策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核心作用机制。进一步讨论还发现,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抵扣比例提高显著改善了企业经营状况但对员工工资和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不过,得益于人力资本升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显著增加。本文结论表明,针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精确、有效地激励企业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进而推动企业高效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叶永卫  陶云清  王琪红  刘兆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本文将2018年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税收激励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进而作用于其劳动生产率。研究发现,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抵扣比例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而且该效应在税收负担较高、融资约束严重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更为明显。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显著增加了高素质职工规模,即人力资本升级是该政策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核心作用机制。进一步讨论还发现,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抵扣比例提高显著改善了企业经营状况,但对员工工资和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影响。不过,得益于人力资本升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显著增加。本文结论表明,针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能够精确、有效地激励企业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进而推动企业高效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淑红  
2015年6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的相关事宜进行了明确规定。该文件虽内容不多,但涉及的范围较广,与其他相关政策文件的关联度也较高。如何保证税收政策得到正确理解和有效执行,需要财税理论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认真领会政策精神。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雅君   薛文静  
税收优惠政策在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了助力还是阻力,这是亟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2008—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且可以通过促进创新产出、缓解债务风险及优化融资环境的路径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将税收优惠区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两种不同优惠方式,加计扣除与加速折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差异,加计扣除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呈倒“U”型关系,而加速折旧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两者之间没有形成“1+1>2”的协同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税收优惠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和成熟期企业较为明显。研究结论有利于厘清税收优惠政策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促进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直  吴非  
税收政策工具会对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实体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上市企业2007—2020年的数据分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发现加速折旧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特别是对于资本密集度高、大规模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政策效果更为明显;机制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激发其创新活力、优化企业市场预期,进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效动力。较好的外部市场化环境是发挥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创新转型驱动力的重要基础条件。本文为理解税收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政府工具-市场环境”相结合以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江波  徐梦洁  张智越  
投融资期限错配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会加剧金融系统性风险。本文基于“金税三期”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且其通过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发挥“桥梁效应”,以及缓解企业的双重代理问题发挥“治理效应”,进而降低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政策的溢出效应在抵押担保能力较弱、分析师关注度较低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玉明  刘晗  李双  邢超  
“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精准掌握与分析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工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借助我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于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水平、发挥规范治理作用两项机制抑制了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管理层存在短视主义情境下不利于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而管理层积极语调蕴含信息,有助于抑制研发操纵。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研发操纵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同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部门监管方式创新、数字化税收征管的微观经济后果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玉明  刘晗  李双  邢超  
“金税三期”工程作为一种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来提高税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态的精准掌握与分析的数字化税收征管工具,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行为。借助我国金税三期工程分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本文基于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检验了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税收征管对于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水平、发挥规范治理作用两项机制抑制了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管理层存在短视主义情境下不利于抑制企业的研发操纵行为,而管理层积极语调蕴含信息,有助于抑制研发操纵。本研究丰富了企业研发操纵领域的影响因素识别研究,同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政府部门监管方式创新、数字化税收征管的微观经济后果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建伟  
文章基于2007—2020年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和文本分析,实证研究了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税收优惠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和数字化转型指标口径改变的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考虑企业异质性因素进行的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非国有、大型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字化转型所产生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税收优惠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经营透明度和加强内部控制的途径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该研究为政府如何制定更合理的税收政策,从而有效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建波   卢思诺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数字经济时代要求、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基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的准自然实验,探讨税收柔性征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税收柔性征管对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与风险,由此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税收柔性征管主要通过声誉机制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通过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税收柔性征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在国有企业和成熟度较高的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为发掘税收柔性征管的重要政策效应、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庞雨蒙   张建波  
柔性税收征管是改革税收征管制度、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其微观效应更是关系企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以纳税信用评级披露改革为切入点,采用2012—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柔性税收征管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以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为A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积极影响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受政策激励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良好的信用评级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鉴于此,未来需持续完善纳税信用评级制度,增强纳税信用评级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激励效应,同时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引导企业加强数字技术研发,通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等措施,促进非国有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李蔚   王秋硕  
留抵退税作为重要的组合式税费刺激政策,对商业信用配置存在多重复杂影响。基于2016—2020年全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本文以2019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发现,留抵退税对商业信用需求存在显著抑制效应,在小微企业、非国有企业、供应链中上游企业以及高合约密集度的行业中更为显著。在影响机制方面,留抵退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企业负债结构、提升企业资产周转率,降低对企业商业信用的依赖。进一步,在供应链传导效应方面,留抵退税除对企业自身产生显著影响外,存在着供应链的双向传导作用,上下游行业的留抵退税冲击均对企业产生显著金融溢出效应,并能有效促进企业投资与绩效提升。由此,要进一步加快增值税改革,继续稳步扩大留抵退税政策范围,强化留抵退税非重点行业的退税扶持,通过提升企业供应链合作,满足企业中长期发展需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永军  李逸飞  刘畅  
减税降负是政府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当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8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实证检验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与效果。研究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不仅具有额外的税收优惠效应,而且可以有效抑制企业产能过剩。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进而抑制企业产能过剩。此外,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一定的产权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本文不仅有助于揭示税收优惠影响制造业企业产能过剩的机理与路径,明晰税收优惠产生作用的微观机理,而且对有效提升该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雷文谨  赵新贵  
为规范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和会计处理,鼓励企业加大职工教育经费投入,国家先后出台了若干文件。本文就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与税务处理、暂时性差异处理及其纳税申报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