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26)
2023(12034)
2022(10215)
2021(9472)
2020(7659)
2019(17529)
2018(16906)
2017(32242)
2016(17359)
2015(19802)
2014(19477)
2013(19493)
2012(18885)
2011(17384)
2010(17561)
2009(16320)
2008(16422)
2007(14709)
2006(13722)
2005(13066)
作者
(52125)
(43305)
(43276)
(41134)
(27770)
(20923)
(19412)
(16703)
(16653)
(15578)
(15243)
(14663)
(14238)
(14224)
(14101)
(13442)
(12971)
(12509)
(12464)
(12307)
(11141)
(10789)
(10657)
(10143)
(9797)
(9744)
(9720)
(9637)
(8893)
(8818)
学科
(79125)
经济(79020)
(44395)
管理(43993)
(32896)
企业(32896)
中国(29531)
方法(25953)
(23713)
数学(22715)
数学方法(22472)
(21947)
(21116)
地方(20703)
税收(20477)
(20301)
业经(17446)
(17325)
贸易(17307)
(16835)
(16398)
农业(15917)
(15637)
银行(15605)
(15302)
(15274)
金融(15274)
(15208)
(13261)
环境(12486)
机构
大学(252780)
学院(250959)
(113369)
经济(111254)
研究(101843)
管理(86441)
中国(80535)
理学(71692)
理学院(70756)
管理学(69677)
管理学院(69210)
科学(59373)
(58494)
(56871)
(53734)
研究所(47872)
(44924)
中心(44454)
财经(43463)
(39994)
(39566)
北京(37995)
经济学(36542)
(36185)
农业(34850)
(34173)
业大(33962)
师范(33790)
经济学院(32805)
财经大学(32104)
基金
项目(155717)
科学(122215)
研究(114992)
基金(113488)
(101427)
国家(100224)
科学基金(82938)
社会(74841)
社会科(70989)
社会科学(70972)
(57789)
基金项目(57601)
教育(50778)
自然(50550)
(50367)
自然科(49316)
自然科学(49296)
自然科学基金(48447)
资助(48117)
编号(44490)
(39706)
成果(39068)
重点(36209)
(35572)
课题(32704)
国家社会(32477)
发展(32252)
(32026)
(31719)
中国(31543)
期刊
(136845)
经济(136845)
研究(92336)
中国(59810)
(43721)
(43226)
学报(41437)
科学(37622)
管理(35134)
大学(31090)
(30088)
金融(30088)
农业(30084)
学学(29023)
教育(28672)
经济研究(23271)
财经(22000)
业经(20576)
技术(19627)
(19134)
问题(18297)
(17657)
国际(17372)
(17039)
(16531)
世界(16231)
(16087)
税务(14287)
技术经济(11931)
图书(11314)
共检索到423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军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际资本相对短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从需求角度来看,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各国因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转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美国受双赤字的困扰,对外资的需求和依赖进一步加深;欧洲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将吸引更多的直接投资;海湾战争之后,中东地区经济的恢复和重建也需要大量的资金。从供给角度来看,原来主要的几个资本输出国家和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其资本输出的能力远不如从前。如美国因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已从资本净输出国变为资本净输入国;德国统一后不得不为“消化”东部而筹措和投入大量资金;日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增加内需,资金外流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黎明  张诚  
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提高本国的劳动力素质,那么通过其所产生的微观溢出效应, 也即资源配置效应,就可以间接迫使发达国家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时转移某些更为高端的生产过程,以此获得诸如国际生产分工地位提升、国民福利水平增加、技术引进目标实现及本国环境状况改善等宏观溢出效应,进而达到提高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对发展中国家产生正负效应之比的目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素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出现一些新的特点,FDI的波动性呈现出上升趋势。本文分析了呈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并提出了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引资政策应该做出的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申  张阳  
跨国公司凭借其巨大规模与雄厚实力,已成为当代国际直接投资无可争辩的主体。如何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制定利用外资政策和策略的中心课题。本文侧重探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分析影响其决策的企业特定因素、区位因素和政策性因素,并比较其相对重要性。通过对跨国公司投资决定因素及其政策涵义的分析反观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的外资政策和策略,以便有针对性地创造条件去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从而更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在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发展而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相对比例却日趋下降的强烈反差下,在当前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之际,探讨上述问题显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帆  
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弊多利少经合组织主办的《观察者》近期刊登署名文章指出,尽管一国的税收政策会影响吸引外资的数量,但潜在的投资者首先要看一国经济和制度的基本情况。作者对东欧国家过渡时期的税收政策和吸引外资政策进行分析后认为,对外资流入的主要限制是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晓霞  王欢  
税收优惠是被许多国家采用的用于吸引外资的重要方式,我国也将其纳入了税收制度体系。通过分析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对吸引外资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美娟  龙超  
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引进外资的重要措施,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环境中对东道国和投资者产生了差异很大的效果。税收优惠政策产生积极影响的关键在于因地制宜、注意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以及控制税收优惠政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我国在制定引进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时,应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有效地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引进外资。本文主要论述税收优惠的作用机制与特点以及产生税收优惠效应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引进外资的启示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道庆  
在投资环境大体相当的情况下,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不是吸引外商投资的决定因素。过分强调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容易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正确认识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有利于我们把握吸引外资工作的重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景华  叶莉娜  
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税收捐赠缘起于对官方发展援助资金削减的替代。它是短期内提高发展中国家税收治理能力、最终促进发展中国家国内收入汲取的重要途径,是国际税收善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税收文明的演进。当前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行为体的税收捐赠行动,捐赠领域广泛,捐赠的焦点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的反避税能力构建上。但也存在捐赠实效性差、发展中国家缺乏话语权等问题。应当从协调捐赠者之间的行动、给予受赠国必要的话语权等方面做出努力。中国应充分利用国际社会提供的税收捐赠提高我国国际税收治理能力,在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税收捐赠的过程中提升中国相关规则的影响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蒙丽珍  蒙强  
本文分析了近年来东盟成员国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通过比较,认为我国应该借鉴东盟成员国的成功经验,调整相应的税收政策,以加强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同时应提高外资在我国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培富  
一、发展中国家税收政策的特征1.发展中国家税收政策的制约条件。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政策首先受到如下条件的制约。①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主要的传统部门(大都是农业),这些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其生产率却比其它部门要低得多。一般认为,为求扩大传统部门的投资率和增长率,政府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予鼓励。②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扭曲,这需要政府在政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毓萍  桑杰尔·拉尔  
中国吸引外资的浪潮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忧虑,中国吸引外资是否会导致流入东南亚国家的外资逐渐减少。本文在假定外资的供应是有弹性的前提下,利用对外投资区位决定因素的模型和固定效应分析方法来检验中国吸引外资与东南亚经济体吸引外资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1986年至2001年间,中国吸引外资的增长实际上提高了邻国经济吸引外资的能力,而不是排挤了邻国外资的流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丁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