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5)
- 2023(6784)
- 2022(5845)
- 2021(5287)
- 2020(4626)
- 2019(10604)
- 2018(10175)
- 2017(21553)
- 2016(11556)
- 2015(12789)
- 2014(12686)
- 2013(12906)
- 2012(11916)
- 2011(10632)
- 2010(10501)
- 2009(9843)
- 2008(10026)
- 2007(8797)
- 2006(7676)
- 2005(6943)
- 学科
- 济(52008)
- 经济(51949)
- 业(41668)
- 管理(39636)
- 企(36580)
- 企业(36580)
- 方法(31303)
- 数学(28716)
- 数学方法(28576)
- 财(23598)
- 税(21692)
- 税收(20252)
- 收(20086)
- 务(15745)
- 财务(15739)
- 财务管理(15710)
- 企业财务(15246)
- 中国(11148)
- 农(10258)
- 制(10175)
- 业经(9419)
- 贸(9036)
- 贸易(9033)
- 易(8747)
- 融(8558)
- 金融(8558)
- 学(8261)
- 银(8158)
- 银行(8146)
- 技术(7701)
- 机构
- 大学(167926)
- 学院(165279)
- 济(72013)
- 经济(70850)
- 管理(65898)
- 理学(58293)
- 理学院(57721)
- 管理学(56894)
- 管理学院(56587)
- 研究(49475)
- 财(43158)
- 中国(39027)
- 财经(33826)
- 京(32594)
- 经(30988)
- 科学(28185)
- 财经大学(25648)
- 所(24463)
- 经济学(24118)
- 农(23759)
- 江(23530)
- 中心(22542)
- 经济学院(22220)
- 业大(22216)
- 研究所(21573)
- 商学(20439)
- 商学院(20296)
- 北京(20127)
- 农业(18769)
- 州(18714)
- 基金
- 项目(109792)
- 科学(88016)
- 基金(84819)
- 研究(76630)
- 家(73711)
- 国家(73150)
- 科学基金(64090)
- 社会(52517)
- 社会科(50198)
- 社会科学(50187)
- 基金项目(44828)
- 自然(42075)
- 自然科(41234)
- 自然科学(41225)
- 自然科学基金(40580)
- 省(39991)
- 资助(36319)
- 教育(35544)
- 划(34173)
- 编号(28494)
- 部(26169)
- 重点(24060)
- 成果(23584)
- 教育部(23266)
- 创(22988)
- 国家社会(22850)
- 人文(22521)
- 性(22473)
- 科研(21906)
- 创新(21533)
共检索到238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名润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隐性税收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承担显著的隐性税收,实际税率、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税前报酬率都与隐性税收呈负向关系。并且,上市公司承担的隐性税收呈现地区性差异,处于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地区隐性税收较高,西部地区的隐性税率最高,但随着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地区间隐性税收的差异缩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戚啸艳 张睿 胡汉辉
本文基于隐性税收理论,借鉴“C-W模型"的思想,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超额税前报酬率与有效税率、市场占有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不负担隐性税收,税收优惠的利益基本由上市公司享有。
关键词:
隐性税收 显性税收 税收优惠 有效税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念谊 吴若冰
本文基于隐性税收理论,利用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企业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税收优惠和企业税前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探讨中国制造企业承担隐性税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无效性,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市场结构和产业集聚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税收优惠 隐性税收 税前收益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洁莉 汤佩 蒋占华
本文以我国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2007—2012年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验证其研发投入、实际所得税率与其风险、业绩的相关关系。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得出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尚未对业绩产生正面影响,反而呈现出微弱的负面影响效应;企业研发投入力度与破产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现阶段因税收优惠政策所导致的税负减免对于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仍未达到预期效果等结论,为科技兴农与研发优惠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一定理论素材与有益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克清 景姣
税收优惠对研发支出(R&D)激励的有效性一直以来受到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学界大多通过设置虚拟变量的方式研究税收优惠对R&D的激励作用,结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变量的PSM模型所做的研究表明,综合税收优惠和加计扣除优惠均能够影响企业的R&D支出。但要注意的是,我国R&D税收优惠政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其激励效果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萍 柳光明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深沪两市118家节能环保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研发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税负总额、所得税税负和流转税税负作为解释变量,结合节能环保产业自身特点,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税收优惠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生了正面影响,所得税优惠政策比流转税优惠政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建议从继续完善所得税税收优惠、逐步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绍萍 柳光明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进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深沪两市118家节能环保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以研发投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税负总额、所得税税负和流转税税负作为解释变量,结合节能环保产业自身特点,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税收优惠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上市公司技术创新产生了正面影响,所得税优惠政策比流转税优惠政策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更显著。建议从继续完善所得税税收优惠、逐步加大流转税优惠力度、建立健全配套措施等方面完善激励节能环保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仁月 马海涛
在国家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背景下,多种税收优惠方式用于激励企业研发投入,这些税收优惠方式是否取得了预期效应?多种优惠政策同时实施是否存在政策资源的浪费?笔者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税收优惠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税收优惠方式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由强到弱依次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率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多种税收优惠方式同时实施存在激励效应相互抵减。因此,为了提高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激励的效应,笔者建议应加大直接优惠力度,扩大税率优惠的适用范围;使促进企业研发的优惠成为行业的"普惠性"优惠政策,取消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行业限制;企业应注重多种税收优惠方式的合理搭配,避免抵减效应。
关键词:
税收优惠方式 研发投入 双重差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康 王运陈 张立光 万丽梅
定量评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对于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样本数据,创新性地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作为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税收优惠对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政策起到了预期效果,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显著提高;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存在异质性,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更好。文章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并对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税收激励 加计扣除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文锋 吴冲锋 芮萌
本文以1999~2004年在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公司高管在中央或地方政府的任职经历对企业获取税收优惠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企业税外负担较重的省市,高管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司在所得税适用税率和实际所得税率上都要显著低于高管没有政府背景的公司。而且,公司所在省市的企业税外负担越重,高管政府背景获取的税收优惠也越多。
关键词:
高管的政府背景 税收优惠 先征后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春虹
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从经济增长率最大角度,我国最优宏观税率应该是20%左右。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宏观税率的提高要与经济增长适度,说明了“拉弗”曲线在我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地 崔志娟
税收作为调整经济行为的重要工具已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关系到不同行业和企业承担不同的税负。本文主要从纳税人的角度分析显性税收和隐性税收的基本含义和计量模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探讨隐性税收和税收资本化的根源,并分析税收是否会导致税收资本化问题,试图为我国的税制改革和投资者的纳税筹划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显性税收 隐性税收 税收资本化 税收套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辉
文章运用我国软件行业、电子行业和机械设备仪表行业87家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从优惠税种和优惠方式的角度,实证分析我国科技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效应。结果表明:与所得税优惠和直接性的税率式优惠方式相比,流转税优惠以及间接性的税基和税额式优惠方式的效应更强。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税收优惠 政策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官胜 田菊芳 曹灿
为减轻企业负担,中国不断推出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有效激发了企业市场活力,文章以此为背景检验税收优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影响。文章匹配国泰安上市公司数据库和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构建研究样本,在测度企业税收优惠额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有效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但这种影响具有企业所有制性质和区位战略上的异质性;税收优惠通过资金和效率两个层面的传导机制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税收优惠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强度因创新程度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本身不同而存在差别。文章在微观上验证了税收优惠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优势来源,为持续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对外直接投资 上市公司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袁建国 范文林 程晨
本文以2006-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激励效应,但对创新产出的激励作用则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优惠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民营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大规模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大。本文结论深化了对税收优惠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认识,对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税收优惠 技术创新 上市公司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有公司的信贷优惠:信贷干预还是隐性担保?——基于信用贷款的实证检验
董事会隐性层级、公司投资行为及效率——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税收优惠与制造业创新质量——异质性影响与地方政府行为再检验
特许权价值、隐性保险和银行稳健性——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实证检验
增值税制中隐性税收优惠政策的定量研究
税率调整、税收优惠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有效性——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收优惠、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双元创新——来自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税收优惠对异质性企业供给要素质量与生产率间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PSM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