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1)
- 2023(7843)
- 2022(6290)
- 2021(5673)
- 2020(4999)
- 2019(11232)
- 2018(11285)
- 2017(22048)
- 2016(11852)
- 2015(12730)
- 2014(12648)
- 2013(12589)
- 2012(11156)
- 2011(9534)
- 2010(9951)
- 2009(9960)
- 2008(10472)
- 2007(9290)
- 2006(8648)
- 2005(8298)
- 学科
- 业(72758)
- 企(69559)
- 企业(69559)
- 济(55364)
- 经济(55289)
- 管理(53786)
- 财(27377)
- 业经(24933)
- 方法(22597)
- 税(21948)
- 税收(20501)
- 收(20330)
- 务(19890)
- 财务(19887)
- 财务管理(19875)
- 农(19829)
- 企业财务(18892)
- 数学(15404)
- 数学方法(15347)
- 农业(15074)
- 制(14968)
- 技术(14783)
- 策(13309)
- 体(12753)
- 企业经济(11904)
- 中国(11740)
- 体制(11672)
- 划(11534)
- 和(11443)
- 理论(10901)
- 机构
- 学院(168919)
- 大学(161743)
- 济(78174)
- 经济(77011)
- 管理(71545)
- 理学(60720)
- 理学院(60303)
- 管理学(59848)
- 管理学院(59524)
- 研究(49279)
- 财(45925)
- 中国(42455)
- 财经(33769)
- 京(32567)
- 经(30463)
- 江(27701)
- 农(24783)
- 科学(24735)
- 财经大学(24514)
- 所(24049)
- 经济学(23259)
- 商学(22066)
- 商学院(21891)
- 中心(21772)
- 经济学院(21103)
- 州(21030)
- 北京(20730)
- 研究所(20527)
- 业大(19932)
- 经济管理(19572)
- 基金
- 项目(98388)
- 科学(79953)
- 研究(77133)
- 基金(73035)
- 家(60805)
- 国家(60157)
- 科学基金(54693)
- 社会(51516)
- 社会科(48993)
- 社会科学(48978)
- 省(38993)
- 基金项目(38383)
- 教育(34024)
- 自然(33278)
- 自然科(32590)
- 自然科学(32582)
- 自然科学基金(32101)
- 编号(31347)
- 划(30521)
- 资助(29313)
- 业(28720)
- 成果(24832)
- 创(24637)
- 制(22948)
- 部(22274)
- 创新(21959)
- 性(21853)
- 国家社会(21543)
- 重点(21151)
- 发(21010)
共检索到2717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啟仁 赵灿 黄建忠
企业减税是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实验分析税收优惠增加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基于2010~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详细的新增固定资产结构数据和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带来了额外的税收优惠,资产结构越偏长期税收优惠越大。该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行业内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对资产偏长期和急需更新固定资产的企业助推作用尤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政策影响了企业"自购"或"租赁"固定资产的选择,显著地降低了其租赁的概率;其带来的额外税收优惠还起到类似"无息贷款效应",减轻了企业现金流压力,助推了经营绩效好但负债率较高的企业"自购"固定资产。然而,该政策的投资促进效应可持续性较弱,其作用也受制于企业融资实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税收政策的微观影响机制,识别出影响该政策效果发挥的具体因素,为中国更好地利用税收政策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提供借鉴。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丛斌
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运行至今,出现了不少负面问题,不仅导致税收大量流失,甚至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改革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方式已经迫在眉睫。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现政策目标的税收代价太大。1998~2002年,我国对民政福利企业的减免税总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莎莉 张平竺 游家兴
本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以税收调查数据为切入点,使用前沿计量方法估计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发现中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契合了改革的初衷;同时也发现税收优惠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正向激励作用,但过度的税收优惠反而会助长企业"惰性",影响其研发和创新的主动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针对如何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政策性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税收优惠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文斌 后青松
科技型初创企业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先头兵,激励创投企业加大对科技型初创企业投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2017年出台的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显著提高了创投企业对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投资,但地区市场化水平会影响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因此,应进一步扩大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并根据地区市场化水平,差异化实施创业投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惠及更多科技型初创企业。
关键词:
创业投资 税收优惠 投资抵扣 市场化水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吕敏 谢峰
在后金融危机的时代,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资金困难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现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不足,并在借鉴其他国家中小企业税收制度的实践与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税收优惠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沈肇章 毛铮
技术改造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企业所得税,是我国为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稳定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何用好用足这一优惠政策,是企业税收筹划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关键词:
税收筹划 投资抵免 运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孝珍
本文以名义税收优惠和实际税收优惠作为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水平的衡量指标,利用我国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名义税收优惠与企业内部投资规模成正比,而与企业外部投资规模不相关;实际税收优惠与企业内部投资规模和外部投资规模均成正比;同时,税收优惠政策对不同投资规模企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贺玲
本文阐释了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劳动关系稳定性的关联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现状,提出通过税收优惠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提升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构造劳资双方的双边依赖性。即在企业所得税改革中适度提高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在个人所得税改革中确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课税模式,将纳税人所支付的在职培训费用在费用扣除制度中予以特别扣除,同时减少税率级次,这些措施都将对劳资双方的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提供激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键
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探讨□王键对外商投资(以下简称为外资)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为达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目的而制定。它对于促进改革开放,推进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有些已不适应变化了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珂
本文分析了海外投资企业的纳税义务和我国现行鼓励企业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提出现行政策存在缺乏体系、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两大问题,介绍了国际上扶持海外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促进企业海外投资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海外投资 纳税义务 税收优惠 政策导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姗
新近制定的《企业所得税法》专门规定了"税收优惠"一章,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推动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以产业政策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新格局。税收优惠条款性质上属于有着激励性或照顾性政策目标的特殊规则,是税收法定主义的实现。税收优惠正当性的评价指标是公平与效率二者的最优组合。税式支出概念的提出是税收优惠概念的突破,是偏离基准税制的例外条款。为防杜税收优惠无序扩张,中国必须建立税式支出的理念,将之纳入预算管理范畴。只有将税收优惠权的行使合理且谨慎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减少税收优惠泛滥产生的负面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玥 孟庆玉 袁淳
文章从员工薪酬视角出发研究了劳动力能否享受到税收优惠的福利,并进一步讨论产权性质和税收优惠来源对税收优惠归宿的影响。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结果表明,在享受所得税优惠越多的企业中,员工薪酬越高,这说明有一部分税收优惠确实分配给了劳动力;且这种现象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从税收优惠来源看,出现上述差异可能是由于民营企业高管通过自身政治背景获取关系型税收优惠后,提高了其与普通员工谈判的话语权,使得税收优惠较少地流向了普通员工。在采用工具变量法(2SLS)和滞后一期的方法控制潜在的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当高管持股水平更高、公司所在地区更讲求"按劳分配"、地区市场竞争程度更高、税收征管更弱时,以上现象更为明显。文章立足于我国的制度背景,初步探索了企业税收优惠的归宿情况,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不仅能够完善税收优惠归宿的基础理论,也有助于评价我国的所得税政策,从而更好地践行十九大关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的重要精神。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旭红 贾浩波 郭雪剑
公平收入分配是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所要达到的内在目标。本文借鉴国外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成功经验,从公平的角度剖析我国现行企业年金税收优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公平的建议:一应以统一税法为前提制定优惠;二应优惠平等;三应禁止优惠高薪雇员;四应与基本养老金制度协调发展。
关键词:
企业年金 税收优惠 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