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60)
2023(4769)
2022(4294)
2021(4068)
2020(3670)
2019(8428)
2018(8158)
2017(16207)
2016(8544)
2015(9302)
2014(8890)
2013(9161)
2012(8442)
2011(7691)
2010(7806)
2009(7664)
2008(7860)
2007(7128)
2006(6547)
2005(6177)
作者
(24362)
(20784)
(20496)
(19665)
(13222)
(9940)
(9142)
(7860)
(7723)
(7663)
(7251)
(6929)
(6903)
(6863)
(6831)
(6181)
(6067)
(6048)
(5849)
(5810)
(5422)
(5191)
(4994)
(4943)
(4657)
(4646)
(4626)
(4358)
(4239)
(4051)
学科
(35554)
经济(35499)
管理(27908)
(24955)
(22223)
企业(22223)
(21671)
税收(20212)
(20044)
方法(15269)
(14676)
数学(12411)
数学方法(12229)
(9085)
中国(8474)
(8059)
(7753)
财务(7734)
财务管理(7722)
企业财务(7352)
业经(7187)
(7128)
理论(7093)
(6309)
贸易(6303)
(6064)
财政(6039)
(5950)
(5923)
地方(5855)
机构
大学(128160)
学院(123695)
(49426)
经济(48486)
管理(45081)
研究(41777)
理学(38601)
理学院(38117)
管理学(37347)
管理学院(37096)
(32496)
中国(31788)
(26800)
科学(25135)
财经(24065)
(22023)
(21777)
(20188)
研究所(19271)
(19060)
财经大学(17671)
中心(17387)
北京(17270)
业大(16645)
(16623)
师范(16495)
(15775)
经济学(15535)
(14912)
(14808)
基金
项目(75864)
科学(59781)
基金(57121)
研究(54321)
(50506)
国家(50131)
科学基金(42558)
社会(35784)
社会科(33884)
社会科学(33872)
基金项目(29691)
自然(27469)
自然科(26944)
自然科学(26935)
(26934)
自然科学基金(26507)
教育(24893)
资助(23948)
(23615)
编号(21218)
成果(19197)
(17451)
重点(16617)
国家社会(15372)
教育部(15255)
(15254)
(14993)
科研(14778)
人文(14638)
大学(14610)
期刊
(56282)
经济(56282)
研究(46066)
(27010)
中国(24490)
学报(23493)
科学(18932)
大学(17736)
管理(17222)
(16546)
学学(16487)
(15384)
(15332)
税务(13650)
教育(13565)
财经(13347)
(11384)
农业(10467)
(9815)
金融(9815)
经济研究(9547)
技术(8542)
(7461)
问题(7421)
业经(7330)
国际(7261)
(6662)
图书(6401)
(5796)
财会(5703)
共检索到199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学智  
由于现实生活的丰富、公共行政的发展,不可能所有的税收行为都被完美纳入现有理论化的行为类型中。税收事先裁定是税法生成的制度,难以作为行政法上的概念。税收事先裁定与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类型是不同的制度逻辑和话语体系。试图将税收事先裁定归类于既有的行政法上的行政行为类型化谱系或者定型为一种新的行政法上的行为类型都是不合适的。为了便于行政法与税法的沟通和智识共享,我们至多可以将税收事先裁定与几种定型化的行政行为相类比。因此,税收事先裁定不能也无需被视为或者定位为一种行政行为类型,其有来自于税法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制度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勃  
关于税收事先裁定的性质有纳税服务、税法解释、以税法解释为中心的个性化纳税服务以及行政契约等观点,但以上观点均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税收事先裁定与行政允诺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将其界定为行政允诺,可增加税收确定性,有利于保障纳税人的救济权以及进一步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对于基于行政允诺的税收事先裁定的制度建构方案,本文建议立法引入税收事先裁定制度,明确其行政允诺的性质,规定在税收法定的前提下进行裁定;在实体法规则方面,可基于行政允诺的定性科学设置裁定事项范围,逐步扩大裁定申请人范围,采取分级裁定的模式且视情形逐步下放权限等;在程序法规则方面,可基于行政允诺的定性规定税务机关不得随意撤销已作出的事先裁定,明确办理时限及裁定有效期,加强对纳税人的权利救济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波  
税收事先裁定未能入法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裁定主体与范围未能达成共识。除了实现税法确定性的主要功能之外,其还有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衍生功能。为此"双重"功能之实现,基于维护税基之目的,税收事先裁定条款应该入法,把裁定主体定位为"国家税务总局"而非"省级以上税务局",并进一步定位为国家税务总局的"税务裁定综合服务部门"而非"专门事先裁定委员会"。裁定范围应采取"抽象式正面规定"与"概括+列举式反面规定"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裁定主体可基于节约税务行政成本、超越职权、避免与税务行政及法院裁定相冲突、维护公共利益等原因拒绝裁定申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忠  卢秋声  
预先税收裁定已经经历了百年时间,但在我国仍属新事物。随着《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签署,我国预先税收裁定正式进入实践阶段。本文通过分析税收预先裁定的理论根源论证其必要性,总结主要国家建立预先税收裁定的内容,综合分析我国实施税收事先裁定应考虑的因素,为创新我国税收治理模式提供经验借鉴与学术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虞青松  张剀  
事先裁定组织的基本职能是承担税法适用解释职责、回应纳税人税法适用解释请求以及阐明税法涵摄过程,是纳税人参与民主立法、保障其宪法权利的重要制度。受行政法原则的制约,事先裁定组织建构必须保障实现税法的确定性和公平性双重目标。为此,事先裁定由税务机关之外的独立组织来承担是最优选择,由税务机关作出事先裁定是次优的选择。如选择建构独立组织,宜在国务院法制办下设置"事先裁定委员会"。如由税务机关作出事先裁定,那么"法律适用"类事项应当由国家税务总局以"事先裁定"名义作出,"事实定性"类事项可以交由地方税务机关以"预处理决定书"名义作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恋天  
税收事先裁定以克服税法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缺陷为根本价值取向,故而契合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然而因性质界定不明、理论内涵不清,导致这一制度在《税收征收管理法》入法时举棋不定。通过对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深入考察发现,其体现出行政契约之根本属性,根源于契约自由之价值理念,并遵循着量能课税之原则。在追溯和拓补税收事先裁定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立法设计,应坚持概括性立法原则,重点明确裁定对象、裁定程序以及权利救济途径和指导原则。在立法后的制度实施上,可坚持试点先导原则,遵循"公平价值优先、谨防裁量偏私、革新税收技术、提升运行效率"的基本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建忠  卢秋声  
预先税收裁定已经经历了百年时间,但在我国仍属新事物。随着《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签署,我国预先税收裁定正式进入实践阶段。本文通过分析税收预先裁定的理论根源论证其必要性,总结主要国家建立预先税收裁定的内容,综合分析我国实施税收事先裁定应考虑的因素,为创新我国税收治理模式提供经验借鉴与学术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樊勇  韩文达  
随着我国税收征管改革的不断深化,税收事先裁定制度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使得该制度在我国实施的条件日趋成熟。本文分析了我国税收事先裁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各国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比较借鉴,对我国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模式选择和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松  
税收事先裁定制度对于体现公众信任原则、延伸税法的预测作用、拓展纳税服务空间、降低税收风险、提高纳税遵从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税收征管改革的深化和新的征管改革思路的提出,需要在我国税法中确认税收事先裁定制度,使其成为建设新的征管模式的重要制度支点。当然,在模式与具体制度选择和执行程序设计上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探讨,深入研究。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滕祥志  
以纳税服务面貌出现的税收事先裁定,其本质是在税法适用与解释中发现并填补税法规则漏洞,并对未来预期交易做出税收构成要件认定。该制度在中国确立,必须基于两个理论基础:一是税法行政解释权不得放弃也不得独享,在税收法治的语境之下,服从税法解释权共享原理;二是为预防税法解释权泛滥专断,事先裁定制度必须与开放税收司法同步推进,并内设税务机关总法律顾问制度,以管控税法行政解释质效,使税收法治名至实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许建标  
税收事先裁定的主要作用在于为纳税人提供适用税法的确定性。在我国,研究者对事先裁定制度设立的必要性、模式选择、信息公开、裁定效力等方面已形成基本共识,但对性质界定、裁定机构的层级设置、推进路径等问题存在意见分歧。前期的地方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效,但在探索方向、试点依据及行政资源配置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未来推进事先裁定制度构建需要深化研究,制定相对统一的规范指引,积极鼓励省级税务部门及自贸试验区开展试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超  王倩茹  
税收事先裁定制度作为国际上通行且成熟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弥补税法不确定性的漏洞,满足纳税人对税收确定性的需求。该制度作为一项舶来品,曾被纳入《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但基于制度论证不充分、实行条件尚不成熟等原因,最终定稿将这一条内容剔除。但这并未阻碍该制度在实务界的反复尝试与探索,说明该项制度在我国税法土壤扎根势在必行。在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税收事先裁定法治化如何实现,其制度如何设计、何时落地,仍值得审思。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伟   张文  
税收不确定性的必然性和减少税收不确定性的必要性,共同构成了税收事先裁定等税收确定性工具存在的基础。多地已经开展了税收事先裁定的试点探索,但我国目前尚未在法律上建立税收事先裁定制度,各地对案件进行裁定时缺乏统一标准。本文认为可在界定税收事先裁定的性质与实施边界的基础上,从采用行政模式、定位于具体行政行为,予以立法明确、“绑定”税法行政解释,实行集中管理、对外公开裁定结果,先提供免费的纳税服务、再收取一定费用等方面着手,探寻建立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合适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虞青松  
本文梳理了国外税收事先裁定制度的模式,分析了不同模式下拘束力设定的差异,并在提出我国税收事先裁定模式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构协商式裁定的具体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