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8)
2023(15108)
2022(12224)
2021(11205)
2020(9532)
2019(21315)
2018(20939)
2017(41505)
2016(21832)
2015(24484)
2014(24095)
2013(23542)
2012(20628)
2011(17768)
2010(17483)
2009(15988)
2008(15562)
2007(13475)
2006(11593)
2005(10421)
作者
(56862)
(47347)
(47193)
(44970)
(30022)
(22320)
(21469)
(18484)
(18035)
(16733)
(16060)
(15873)
(14962)
(14668)
(14502)
(14494)
(14303)
(13847)
(13524)
(13484)
(11600)
(11547)
(11387)
(11066)
(10662)
(10635)
(10377)
(10288)
(9326)
(9272)
学科
(95583)
经济(95487)
(93900)
(85371)
企业(85371)
管理(78290)
方法(42295)
数学(33525)
数学方法(33174)
业经(32922)
(32091)
(29886)
中国(23092)
(22535)
财务(22489)
财务管理(22465)
(21989)
农业(21395)
企业财务(21300)
税收(20532)
技术(20517)
(20357)
理论(17436)
地方(17264)
(16979)
(16667)
(15820)
(15799)
(15133)
贸易(15125)
机构
学院(302630)
大学(291858)
(130462)
经济(128351)
管理(127031)
理学(110207)
理学院(109301)
管理学(107817)
管理学院(107247)
研究(86799)
中国(68258)
(64062)
(58183)
财经(50366)
科学(49130)
(45746)
(45153)
(43360)
中心(41120)
业大(40331)
(40020)
经济学(39910)
财经大学(37101)
经济学院(36329)
研究所(35692)
商学(35392)
(35364)
北京(35248)
商学院(35088)
经济管理(34433)
基金
项目(203741)
科学(164570)
研究(154512)
基金(150193)
(127631)
国家(126503)
科学基金(113392)
社会(101700)
社会科(96783)
社会科学(96762)
(81550)
基金项目(79851)
自然(71274)
教育(70604)
自然科(69773)
自然科学(69760)
自然科学基金(68550)
(65762)
编号(62974)
资助(59547)
成果(48075)
(46354)
(45096)
(45045)
重点(44816)
国家社会(42796)
创新(42533)
(41674)
课题(41555)
(40990)
期刊
(141913)
经济(141913)
研究(87734)
(52688)
管理(51853)
中国(50712)
(40813)
科学(36593)
学报(35558)
技术(31643)
大学(29052)
农业(28433)
学学(27868)
业经(26965)
教育(26367)
财经(24430)
(23928)
金融(23928)
经济研究(22867)
(21179)
问题(19128)
(17576)
(17410)
技术经济(17300)
财会(15957)
(15897)
商业(15551)
现代(15280)
税务(14141)
(13698)
共检索到435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艺   周小昶   冯晨  
深化企业专业化分工是塑造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关系的基础,增值税税收中性的实现有助于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本文借助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基于上市企业集团母公司财务信息,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增值税税收中性对企业专业化的影响。本文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推动企业分离后向业务,使企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该政策的作用机制在于改善企业资金状况、减少增值税留抵给企业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增进与外部市场的交易往来。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的增值税进销项税率差异较大、融资约束较强、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较好时,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专业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曾艺   周小昶   冯晨  
深化企业专业化分工是塑造现代产业链供应链关系的基础,增值税税收中性的实现有助于促进企业专业化分工。本文借助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基于上市企业集团母公司财务信息,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增值税税收中性对企业专业化的影响。本文发现,增值税留抵退税推动企业分离后向业务,使企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该政策的作用机制在于改善企业资金状况、减少增值税留抵给企业带来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促使企业增进与外部市场的交易往来。异质性分析显示,当企业的增值税进销项税率差异较大、融资约束较强、所在地区营商环境较好时,增值税留抵退税对专业化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捷  
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是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进税收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深圳市国家税务局的具体实践,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方面遇到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和服务的具体思路和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姜涛  
近几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技术协作处(隶属于财政事务部门)致力于不同规模纳税人的专业化税收管理,重点是大型纳税人的专业化税务管理(Large Taxpayer Unit,又称"大型纳税人税务管理机构"或"大企业管理机构")的研究,尤其是对大企业管理机构设置的必要性、主要发达国家大企业管理机构设置和专业化审计工作的运作情况,以及取得的各种成效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本文的重点探讨有关大企业税务管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大企业税务管理的风险评估、审计选案、审计策略、审计标准和审计质量控制以及借鉴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卢云  姜涛  
大企业管理机构是服务于大型纳税人的专业化税务管理机构,目前许多国家的大企业管理机构都只具有单一审计功能。我国国家税务总局目前所确立的征管机构框架己定,不适合进行大规模改革,但在小范围内设立审计型的大企业管理机构、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还是可行的。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黄朝晓  
我国自2008年开始探索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之后,各地各级税务机关对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职能完善、信息化建设、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遇到的阻力也不断增多。一、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面临的难题(一)税收专业化管理方向未明,继续推进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阻力重重税收专业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税收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和职能的专业化。依税收管理机构的职能,国际上将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划分为分税种、分征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何小钢   沈立锦   毛海涛  
内外贸一体化是推进贸易强国的重要任务。增值税出口不完全退税打破了税收中性,有碍于内外贸的公平发展,进而不利于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流动和专业化分工。本文利用2000—2006年出口企业数据,首次度量了不完全退税下企业层面的“出口增值税”,研究了不完全退税对出口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不完全退税打破了税收中性,进而增加了交易成本,改变了分工决策,促使出口企业提高纵向一体化程度。(2)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企业层面,不完全退税的一体化效应在非国有控股或国有股权占比低于34%、出口密度高,以及规模大、融资约束低而有能力实施一体化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地区层面,在市场分割程度高、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的地区上述效应更加显著。(3)在不完全退税下出口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但是降低了企业生产效率。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生产组织决策的税制诱因,从维护税收中性的角度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杨志安  郭矜  
一、大企业的界定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认为,科学界定一个企业是大企业或者中小企业的标准是该企业的高层管理结构。①但是,在经济学中,大企业并不是一个精准的概念,通常是与中小企业相对而存在的,有着较中小企业更大的生产规模和人员规模、更高的经营理念和更优质的信用水平。并且,大企业的界定标准随着时间与地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依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发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大型工业企业的划分标准为同时满足销售额3亿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亿元及以上、从业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琦晟   郭于玮   鲁政委  
基于FDI和增加值贸易数据,从狭义和广义的产业转移视角分析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新摆布的特征和趋势,进而探讨中国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重塑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当前全球产业转移表现出的特征看,全球产业链格局逐渐呈现出以中、美、欧为中心,周边多个新兴经济体承接多样生产环节的多国、多中心趋势。在全球产业链重塑的背景下,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势必面临产业外迁带来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扩大国际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海林  叶景龙  郑琼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规程(试行)》(国税发[2011]71号)结合我国税收管理的新形势、新变化提出了税源管理的新要求。本文结合盐城汽车产业链的税源特点和税源遵从风险管理的实践,提出了加强大企业税收遵从风险管理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田效先  马之超  
大企业是经济的重要支柱,更是税收的主要来源。当前,税务机关的管理资源结构性失衡和人力资源结构性短缺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效实施,这就要求税务机关的组织结构必须实行变革。本文设计在搭建大企业税收管理平台的过程中,从组织结构中寻求突破,引入"矩阵式组织结构"管理的方法,为化解管理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实现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新突破提供思路。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扬  王金霞  陈艺毛  
产业链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所作出的重大谋划和部署。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存在核心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不强的技术链“断链”、高附加值产品生产不足的产品链“弱链”、制造服务融合度不高的服务链“短链”问题。税收具有弥补技术链“断链”、强化产品链“弱链”、延伸服务链“短链”的适用性功能。为提升我国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建议实施企业所得税为主,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为辅的税收政策组合来推动制造业核心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实施降采购、降用能、降用房用地、降用工、降销售成本的税收政策组合来优化制造业产品结构,实施有利于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业务、构建融合平台的税收政策组合来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凯强  
“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健全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财税金融制度。本文关注税收中性和税收稳定器在微观企业的实践和表现,以阐述和论证金融发展对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的影响机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引入金融发展和企业投资成本的概念,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的实际特征下,随着金融发展程度的提高,地方政府通过降低企业的实际税率来扩大企业产出,从而推动社会福利最优化。经验证据表明,较高金融发展水平使企业融资成本降低,鼓励企业选择债务融资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利润。这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税收收入,缓解财政压力,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从而再次推动企业产出的扩大。研究结果表明,当金融发展水平提高10%,该地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和总体税负的实际税率将分别减少1.59%、0.76%、1.02%。本文的结论可为壮大市场主体、提升政府宏观治理能力以及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怡俐  吕长江  倪晨凯  
畅通的返还链条是增值税发挥税收中性特点的重要前提。本文以财税[2018]70号文为准自然实验,研究"留抵退税"改革如何影响企业价值。研究发现,与控制组企业相比,试点企业在政策颁布期间获得0.5%~1.1%的超额回报率;同时,预期形成更高留抵税额(待抵扣增值税额更高、资本支出更高、资本支出的波动性更高)的试点企业,其在政策颁布时的市场反应更为正面,说明改革显著提升了试点企业的价值。机制分析表明,面临更好投资机会的试点企业和收到更多税费返还的试点企业在改革后增加了投资,说明试点企业的价值提升源于改革促进了企业投资机会的实现。总体而言,"留抵退税"改革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结论提供了全行业放开"留抵退税"的政策效果预估,为后续的增值税税制改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邵婧婷  
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处于由导入期转入拓展期的关键阶段。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是"互联网+"的后续延伸,在技术层面上各有侧重又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企业的生产过程,并进一步渗透到生产管理、研发设计、组装流程、售后服务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由此从整个价值链体系及所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等角度出发,系统阐述数字化、智能化对企业价值链的重塑机制。数字化、智能化能够有效提升生产管理效率、为生产研发提供综合服务、为生产组装提供技术支持、使销售及售后协同发展、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企业价值链的重塑,能够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及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制度环境提供助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