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4)
2023(14516)
2022(12630)
2021(11621)
2020(9806)
2019(21962)
2018(21648)
2017(41766)
2016(22907)
2015(25148)
2014(24736)
2013(24494)
2012(22163)
2011(19876)
2010(19396)
2009(17726)
2008(17140)
2007(14590)
2006(12714)
2005(10889)
作者
(66446)
(55100)
(54884)
(52238)
(34831)
(26705)
(24715)
(21758)
(20968)
(19424)
(18802)
(18743)
(17472)
(17297)
(17058)
(17006)
(16980)
(16530)
(15676)
(15536)
(13955)
(13395)
(13280)
(12665)
(12376)
(12267)
(12072)
(12022)
(11083)
(11044)
学科
(86941)
经济(86854)
管理(63279)
(59137)
(48286)
企业(48286)
方法(39903)
数学(35044)
数学方法(34696)
(24449)
(23605)
(21920)
中国(21841)
地方(20724)
税收(20470)
(20303)
(19821)
业经(18985)
(16594)
贸易(16590)
(16087)
农业(16075)
环境(14836)
(14313)
(14207)
财务(14147)
财务管理(14130)
技术(13797)
(13788)
企业财务(13385)
机构
大学(314609)
学院(314378)
管理(124091)
(119800)
经济(117264)
理学(109218)
理学院(107964)
管理学(106041)
管理学院(105495)
研究(105154)
中国(75479)
科学(70054)
(66049)
(57436)
(56594)
(53630)
业大(52314)
研究所(49389)
中心(46560)
财经(45796)
农业(44875)
(44470)
(41657)
北京(41145)
(40448)
师范(39948)
(38462)
(36221)
经济学(35289)
财经大学(34094)
基金
项目(227263)
科学(176944)
基金(164093)
研究(160369)
(146056)
国家(144891)
科学基金(122989)
社会(100346)
社会科(95117)
社会科学(95091)
(89527)
基金项目(88348)
自然(82336)
自然科(80386)
自然科学(80362)
自然科学基金(78891)
(76110)
教育(72245)
资助(66534)
编号(65004)
重点(51103)
成果(50993)
(48802)
(48494)
(47611)
创新(44509)
科研(44099)
课题(44095)
计划(43220)
大学(41258)
期刊
(123448)
经济(123448)
研究(91196)
学报(57894)
中国(53411)
(50452)
科学(49525)
大学(41781)
管理(41556)
(40848)
学学(39810)
农业(35207)
教育(30755)
技术(24166)
业经(21326)
(21121)
金融(21121)
经济研究(20617)
财经(20227)
(17715)
(17070)
科技(16969)
问题(16209)
(15700)
(15693)
(15496)
业大(15439)
图书(15007)
资源(14611)
理论(14447)
共检索到4409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甘家武  
税收与税源的背离是造成中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间税收与税源背离的实证研究,发现东部地区为税收净流入地,中部和西部地区为税收净流出地。因此,需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区域税收政策的协调性,建立财力均等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满向昱  张天毅  汪川  马茹  
税收与税源背离是常态,可分为税制型背离、征管型背离和流动型背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正在逐步缩小。剔除第一产业的测算结果揭示,传统方法夸大了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比较而言,中部地区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最高,东部地区是最大税收流入地。合理控制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可从税制端优化、征管端完善、机制端弥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靳万军  
本文中所称“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指的是由于企业汇总纳税、跨区域经营、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及税制设计等原因,造成的不同区域间税源产生与税收收入获得相脱节的现象。从撷取具体案例入手,说明了该种现象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并进而分析了形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规范区域间横向税收转移的初步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彦芳  
一、地区间税收与税源背离研究的必要性地区间税收与税源背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税收在地区间转移,使得一个地区税收收入与税源分布脱节,即拥有税源的地区没有获得相应的税收收入,无税源的地区反而获得税收收入的税收分配扭曲现象,实践中往往表现为税收收入归属与税收收入来源的不一致和税收收入归属与税负归宿的不一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莹  陈恒  
增值税的生产地课税、企业所得税的汇总纳税、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均会带来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构建权责清晰、财力均衡的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不仅有利于完善分税制,促进全国市场统一,而且有助于推进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三大税种的税收与税源背离对地区财力均衡的影响机制、规模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与税源背离显著地扩大了地方财力差距,且对东部省份、税收净流入省份及第三产业主导的省份影响程度更大,而财政压力、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营改增”均加深了税收与税源背离程度。因此,建议按消费地原则重建增值税地区分配制度,改革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跨区域收入划分制度,完善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分配机制,促进地区财力均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群  唐登山  周全林  
由于中国增值税在征收时主要由销售方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而应税货物或劳务(税源)的跨省区流动会导致增值税的来源地与负担地背离,违背了区域间的税收公平原则,从而引发地区之间恶性竞争。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构建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算法。以2007年数据为例计算表明:江苏、浙江、广东、河北、山东等经济发达省份一般为增值税的"净流入省",而新疆、上海、山西、河南、陕西、云南等为增值税的"净流出省"。建议通过中央财政层面构建协调机制,更好地体现增值税的"省际公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虹  
总部经济的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正面效应,但从宏观上看,它也带来了区域税收与税源的背离问题。这一问题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并不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但会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从总部经济模式下区域税源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的表现及成因,进而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赵恒  刘明权  刘军  王晓滨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税收与税源问题的具体调查,得出经济落后地区确实存在税收与税源背离情况的结论。并认为,税收与税源的背离主要表现在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上,这验证了经济落后地区税收小于税源的理论推断。这种背离既不利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不利于落后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志安  郭矜  王辉  
一个时期以来,税制设计、企业跨区经营、资源性初级产品定价和恶性税收竞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在不同地区之间产生税收转移,形成税收与税源背离,各地区的财政增长很不均衡,影响到各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税收背离问题的研究,结合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和现行分税制,提出税制要素设计与优化建议,以期为下一步税制改革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彦芳  周倾楚  
1994年分税制改革规范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但是并没有涉及地方政府间横向分配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原有制度安排的弊端逐渐暴露,税收与税源背离就是其中之一。税收与税源背离导致区域间税收贡献与税收收入分享不匹配,拉大了地方政府间财力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也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不深入、不完整的体现。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是完善我国分税制改革和实现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谷彦芳  周倾楚  
1994年分税制改革规范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但是并没有涉及地方政府间横向分配关系。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原有制度安排的弊端逐渐暴露,税收与税源背离就是其中之一。税收与税源背离导致区域间税收贡献与税收收入分享不匹配,拉大了地方政府间财力差异,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也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不深入、不完整的体现。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是完善我国分税制改革和实现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绮爽  王宝顺  
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但其价值归属模糊、跨区域即时交易的特征对我国现行税收分配格局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从增值税的角度,利用2007年至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经济对区域横向税收分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扩大了增值税的区域间税收差距,采用工具变量检验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数字经济通过加深地区之间的税收与税源背离,加剧了地区间横向税收分配失衡。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所属的不同要素对区域间横向税收分配失衡的影响也有显著差异,其中虚拟程度越高的要素作用越大。本文为数字经济对我国横向税收分配的影响相关研究提供了实证证据,为数字经济背景下的税制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莹  陈恒  
在现行生产地原则下,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生产与消费不平衡,从而出现了增值税税收与税源背离。数字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商品跨区域销售的半径,使跨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复杂化、隐蔽化。通过测算我国各地区增值税税收与税源背离的规模、程度、结构及其对地区财力均衡水平的影响,发现增值税税收与税源背离呈现出税收收入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显著扩大了地区财力差距,且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开,该倾向进一步强化,不利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按照税收与税源一致性原则,将增值税由生产地原则改为消费地原则,增进税收制度、税收体制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重塑地区间横向税收收入分配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杨  徐少华  杜剑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分析2011—2019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与对应税收可以发现,我国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仍然存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与税源的背离通过侵蚀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和税收管辖权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基于此,应矫正税收与税源背离,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骆平原  
近年来,总部经济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正面效应,但从宏观上看,由于税制设计、跨区域经营、区域间税收政策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影响,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在国内普遍存在。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区域间税收竞争性不断增强,处于祖国西南边陲的防城港市面临的财政增收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加强总部经济模式下的防城港市税收与税源背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