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3)
2023(14935)
2022(12670)
2021(11816)
2020(9745)
2019(22443)
2018(21859)
2017(41779)
2016(22155)
2015(24870)
2014(24496)
2013(24247)
2012(22576)
2011(20376)
2010(20217)
2009(18339)
2008(17969)
2007(15403)
2006(13792)
2005(12696)
作者
(60276)
(50115)
(50056)
(47633)
(32003)
(23993)
(22737)
(19488)
(19225)
(17823)
(17484)
(16947)
(15938)
(15893)
(15747)
(15641)
(15007)
(14401)
(14363)
(14273)
(12669)
(12065)
(12043)
(11663)
(11404)
(11389)
(10964)
(10952)
(10022)
(9912)
学科
(97658)
经济(97540)
管理(59192)
(59014)
(44970)
企业(44970)
方法(39327)
数学(35329)
数学方法(34908)
中国(31940)
(28460)
(27717)
地方(23471)
(21929)
业经(20689)
税收(20475)
(20298)
(19462)
贸易(19443)
农业(19412)
(18924)
(18077)
(16428)
银行(16415)
(15885)
(15879)
(15626)
金融(15625)
环境(14986)
(14214)
机构
大学(304814)
学院(304027)
(137256)
经济(134901)
管理(117091)
研究(108107)
理学(99961)
理学院(98903)
管理学(97436)
管理学院(96857)
中国(85107)
(67462)
(64846)
科学(60934)
(52573)
财经(51751)
中心(50039)
(47257)
研究所(47061)
(45858)
(45509)
经济学(43586)
北京(41797)
(39930)
业大(39678)
师范(39576)
经济学院(39275)
(38869)
财经大学(38490)
(36188)
基金
项目(201215)
科学(160851)
研究(150760)
基金(149159)
(129848)
国家(128482)
科学基金(110854)
社会(99767)
社会科(94824)
社会科学(94803)
基金项目(77320)
(75346)
自然(68401)
教育(68230)
自然科(66868)
自然科学(66850)
自然科学基金(65665)
(64238)
资助(61383)
编号(59775)
成果(48964)
(47734)
(45886)
重点(45232)
国家社会(43063)
(42203)
课题(41102)
教育部(40169)
创新(39613)
人文(38916)
期刊
(152138)
经济(152138)
研究(101460)
中国(63767)
(50879)
管理(44888)
(42575)
学报(41928)
科学(40999)
大学(33166)
教育(32727)
(31352)
金融(31352)
学学(30870)
农业(29326)
技术(27056)
经济研究(25657)
财经(25238)
业经(23839)
(21787)
问题(20210)
(17684)
(17218)
国际(16612)
世界(16367)
(16292)
(16107)
技术经济(14842)
税务(14308)
图书(14300)
共检索到477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谷成  
对于税收分配作用的不同理解和看法导致了税制设计方案的差异。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累进综合个人所得税在发展中国家里面临着更高的管理成本、遵从成本、经济效率成本和政治成本,因而可能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最优策略。对于中国而言,未来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应当是在合理确定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税负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家庭人口数量及就业状况对费用减除标准加以细分。在商品税方面,对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将更多奢侈品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并对与低收入群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免征营业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累进综合个人所得税在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高的管理成本和遵从成本,因而可能不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收入分配职能与作用的最优策略。对于我国而盲,未来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应当是在合理确定劳动所得和资本所得税负水平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家庭人口数量及就业状况对费用减除标准加以细分。与个人所得税相比,商品税在税收结构中占有更高的比重,因此有必要对商品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予以适当调整,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职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林木  薛迎迎  高光明  
中国之外人口最多的三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和巴西,目前实施的都是世界上盛行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以下简称个税)制度,其中印度和巴西是半综合税制,而印尼是半二元税制。为了适应公平与效率兼顾的个税改革趋势,并便于与现行分类税制相衔接,我国宜选择大分类、小综合的半二元税制。在税前扣除上,应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基本生计负担及取得相关收入的成本、费用和发生的损失;在征管方式上,应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相结合,使大部分纳税人免于纳税申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志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税制的现代化进程大幅加快,税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回顾四十年来我国税制改革的成就,总结其中的经验,可为未来税制改革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现代化是税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根据个人所得税发展的不同特点,分1978—1993年、1994—2004年和2005年至今三阶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从税收的财政、效率、公平和稳定原则评价不同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不足,可为未来我国个人所得税发展提供一定启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个税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相关,改革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在此前提下,要设计更符合实际的可行税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  牛雪红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的数据,在分析居民收入特征的基础上,从收入结构的整体及其分解两个层面评估了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表明:综合课税增强了税制的累进性,改善了横向公平,但基本费用标准提高、税率结构调整和专项附加扣除的实施降低了平均税率,纵向公平效应下降,从而使收入分配效应减弱;分项收入中对经营所得征税发挥了正向的收入调节作用,但对综合所得和财产所得收入分配效应并不显著;分组收入中个人所得税改革减轻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对收入分配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对高收入群体收入分配效应不足。增强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需要适当协调不同所得税负,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税收调节力度,并优化财政政策对低收入群体的公平分配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中,30年多来一直微调的个人所得税制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目前部分民众对收入分配存在比较强烈的不公平感,甚至提出了"国富民穷"的观点,要求提高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将从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出发,分析目前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功能极其有限的制约因素,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改革的设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文春  
本文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利用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再分配的情况。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发展中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对于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几乎不起作用;第二,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的成本高昂;第三,由于个人所得税的低效率,如果政府想利用税制来消除贫困和不公平现象,最好考虑其他的方法;第四,我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效果不明显,应该采取以低收入者为目标的财政支出计划和其他政策措施。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耀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军  张雅璇  
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分项收入的分析与研究,是强化个人所得税收入调节功能的重要考量,也是顺利推进个人所得税由分类计征方式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计征方式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2000-2012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性所得税收收入、经营性所得税收收入、财产性所得税收收入的基本数据和增长状况,分别测算、分析了这三大分项收入的占比结构、税收负担等关键维度的基本特征与变化趋势,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在下一步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分类计征方式向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计征方式转变的改革框架下,应将工资性所得税收收入与经营性所得税收收入所包含的现有税目纳入综合计税的范畴;对财产性所得税收收入所包含的税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士梅  李安  
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担当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职能。选取1994~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税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等指标,利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长期和短期波动中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果甚微。建议从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提高对高收入阶层的征收力度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加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冉美丽  
收入分配失衡的情况下,个人所得税因其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的再分配功能而备受关注。我国个人所得税要实现公平原则和再分配职能,既要依据中国的实际经济特征,也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税收经验。中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仅为不足美国的十分之一,在探究个税改革演进差异基础上,借鉴美国税收发展与税制设计经验可知,个人所得税再分配职能实现的前提应是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动态化管理和公平税负的税收设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海艳  
本文以一个重要推论为基础,在相关假设条件下,建立了个人所得税收入分配效应因素分解的规范模型;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各因素在我国的可能影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士梅  李安  
个人所得税作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担当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职能。选取1994201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税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等指标,利用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长期和短期波动中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个人所得税对城镇居民收入分配调节效果甚微。建议从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以家庭为单位计征、提高对高收入阶层的征收力度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加以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颖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2018-2019年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改革,实现了从分类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的转变,并首次在个人所得税制度中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概念。本文以加拿大的个人所得税扣除和抵免制度为例,对其主要税收扣除和抵免项目进行介绍并做分析借鉴,从构建部分扣除项目的指数化调整机制、适当补充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内容、引入对税收扣除的限制性规定、转移共享家庭成员内部的抵扣额度等方面,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扣除制度提出完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