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6)
2023(10085)
2022(9180)
2021(8901)
2020(7345)
2019(17073)
2018(17162)
2017(34136)
2016(18537)
2015(20863)
2014(20747)
2013(20847)
2012(18869)
2011(16859)
2010(16642)
2009(15215)
2008(14780)
2007(12631)
2006(11128)
2005(9647)
作者
(51776)
(42645)
(42619)
(40637)
(27093)
(20530)
(19466)
(16827)
(16157)
(15309)
(14698)
(14315)
(13575)
(13291)
(13092)
(13090)
(13047)
(12820)
(12156)
(11882)
(10582)
(10463)
(10312)
(9868)
(9556)
(9514)
(9426)
(9384)
(8681)
(8392)
学科
(68745)
经济(68664)
管理(54450)
(50760)
(42075)
企业(42075)
方法(34024)
数学(29464)
数学方法(29162)
(22086)
(21723)
(21164)
税收(20285)
(20118)
中国(17099)
(15722)
业经(14926)
(14737)
贸易(14733)
(14319)
地方(14022)
农业(12443)
(12401)
(12243)
财务(12186)
财务管理(12168)
理论(12115)
(11668)
企业财务(11537)
技术(11022)
机构
大学(256288)
学院(254722)
管理(105433)
(97409)
经济(95202)
理学(92366)
理学院(91358)
管理学(89869)
管理学院(89414)
研究(80543)
中国(58380)
(54047)
科学(51158)
(50169)
(40140)
财经(39210)
(38830)
业大(38229)
研究所(36376)
(35985)
中心(35884)
(35562)
北京(34225)
(32704)
师范(32445)
农业(30491)
(29777)
(29225)
财经大学(29143)
经济学(28081)
基金
项目(177299)
科学(138502)
研究(130711)
基金(128465)
(111191)
国家(110281)
科学基金(94793)
社会(80831)
社会科(76532)
社会科学(76509)
基金项目(69020)
(68375)
自然(62078)
自然科(60620)
自然科学(60607)
自然科学基金(59517)
教育(58540)
(57540)
编号(54824)
资助(53010)
成果(44618)
(38764)
重点(38534)
(36779)
(36574)
课题(35900)
项目编号(34728)
创新(34211)
科研(33939)
教育部(33230)
期刊
(102785)
经济(102785)
研究(78565)
中国(41999)
学报(40382)
(36690)
管理(36039)
科学(35871)
(35081)
大学(29856)
学学(28051)
教育(26198)
农业(25039)
技术(20515)
财经(17602)
业经(17455)
(16605)
金融(16605)
经济研究(16519)
图书(16362)
(15503)
(15156)
(14726)
税务(13775)
问题(13626)
理论(13322)
(12510)
实践(12486)
(12486)
科技(12320)
共检索到364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磊  
公共产品是与税收具有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它不同于我们习惯上所说的公有产品和社会产品。西方税收学说论述的市场机制无法提供公共产品,而应由政府参与提供,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资金来源的最佳方式的观点是合理的,值得借鉴;但仅仅从公共产品来解释税收的产生、存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照搬。税收与公共产品之间的关系不是本质联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磊  
论税收与公共产品刘磊公共产品(PublicGoods)是西方财税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公共产品论”已成为现代西方公共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其关于税收和公共支出的分析,从根本上看是围绕着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而展开的。近年来,我国财政学界围绕公共产品理论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罗昌财  
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公共产品与税收的内在联系,突出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提供的公共事务并不等于公共产品。并提出一个独特的观点:公共产品因人们在具体受益上的不同,可划分为生活条件性公共产品和经济条件性公共产品,私人产品消费税和所得税正是对应于这两种不同公共产品的“受益税”。又以此为依据,指出理想的税制应是以所得税为主,私人产品消费税为辅,财产税、资源税、污染税等为补充的税收体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陈涛  
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资金来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 ,主权国家独立制定税收政策的能力正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一个基本的事实是 :资本跨国流动性的提高 ,导致了主权国家税基日益脆弱 ,而国际税收竞争加剧了这一现象。因此 ,国际税收竞争必然会对公共产品提供带来很大的影响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阮家福  
公共产品效率最大化是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关键。公共产品效率不仅关系到资源配置、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纳税人权利受尊重和保护的程度、纳税人对政府的评价与信任等,最终将作用于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决策。公共产品效率与税收遵从具有高度相关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郝春虹  
由于公共产品的特殊性,市场机制、公共选择理论的投票机制以及拍卖方式都不能有效解决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设置合意的税制可以激励消费者个人显示真实偏好,实现公共产品最优供给。这一创新的税收激励机制尚属于抽象的理论研究,由于其缺陷的存在,将其付诸实践还需付出很大代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宏  
据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与税收的自愿缴纳问题 ,提出完全信息下的税收方案 ,具有税收管理成本最低 ,逃税的超额负担得以消除的特点。如采用该税收方案作为常规税收制度的补充 ,可以达到帕累托改进的效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程连  
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西方财政学中的两大主流理论,正确地理解这两大理论体系各自的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把握当代西方财政学的关键所在。但是,长期以来,国内外财政学界在关于这两大理论体系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众说纷纭的说法。通常的见解往往强调两者之间的分歧,甚至连两大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斯格雷夫和布坎南都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而另一种见解则强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刘倩  
不对称税收竞争理论认为异质性地区间参与税收竞争时的政策反应函数不同,公共产品外溢效应因地理区位不同影响地区间税收竞争强度。传统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地区间同质化的税收竞争的假设不切实际,可能导致估计偏差,为克服这一局限引入空间多层次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税收竞争强度受到公共产品外溢的显著抑制作用,周边地区因溢出效应获得的高收益使资本对税负的敏感度降低,弱化了地方政府对竞争者地区的税收政策反应动机,税负逐底的税收竞争强度得以显著减弱。结合中国地区战略发展规划,在地区间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增长极,中心城市的公共产品外溢效应有利于缓解税收竞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刘倩  
不对称税收竞争理论认为异质性地区间参与税收竞争时的政策反应函数不同,公共产品外溢效应因地理区位不同影响地区间税收竞争强度。传统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地区间同质化的税收竞争的假设不切实际,可能导致估计偏差,为克服这一局限引入空间多层次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税收竞争强度受到公共产品外溢的显著抑制作用,周边地区因溢出效应获得的高收益使资本对税负的敏感度降低,弱化了地方政府对竞争者地区的税收政策反应动机,税负逐底的税收竞争强度得以显著减弱。结合中国地区战略发展规划,在地区间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增长极,中心城市的公共产品外溢效应有利于缓解税收竞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清杰  任德孝  刘倩  
不对称税收竞争理论认为异质性地区间参与税收竞争时的政策反应函数不同,公共产品外溢效应因地理区位不同影响地区间税收竞争强度。传统空间计量模型基于地区间同质化的税收竞争的假设不切实际,可能导致估计偏差,为克服这一局限引入空间多层次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区间税收竞争强度受到公共产品外溢的显著抑制作用,周边地区因溢出效应获得的高收益使资本对税负的敏感度降低,弱化了地方政府对竞争者地区的税收政策反应动机,税负逐底的税收竞争强度得以显著减弱。结合中国地区战略发展规划,在地区间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增长极,中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少英  张雅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怡昕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引起各国日益关注,并由单纯的环境问题迅速上升为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科技问题。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化行动。制定国际公约,提供全球公共产品,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开征碳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在一些国家开始实施。我国也正在逐步完善相关财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