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5)
2023(14667)
2022(12592)
2021(11831)
2020(9951)
2019(22875)
2018(22619)
2017(44595)
2016(24204)
2015(26859)
2014(26677)
2013(26242)
2012(24489)
2011(21981)
2010(21740)
2009(20102)
2008(19800)
2007(17777)
2006(15433)
2005(13687)
作者
(66896)
(56154)
(55826)
(53706)
(35727)
(26746)
(25694)
(21718)
(21058)
(20204)
(18918)
(18861)
(17632)
(17581)
(17546)
(17500)
(17053)
(16650)
(16130)
(15976)
(13853)
(13757)
(13743)
(12918)
(12667)
(12609)
(12313)
(12275)
(11307)
(11163)
学科
(100943)
经济(100841)
管理(69355)
(67431)
(54384)
企业(54384)
方法(45717)
数学(40804)
数学方法(40264)
(30114)
(29188)
中国(24922)
地方(23033)
业经(22308)
(22073)
税收(20606)
(20429)
农业(19271)
(18886)
贸易(18878)
(18341)
(18296)
(18070)
(17606)
财务(17554)
财务管理(17512)
企业财务(16623)
环境(16032)
技术(15183)
(15113)
机构
学院(334536)
大学(330970)
(142138)
经济(139365)
管理(131831)
理学(113675)
理学院(112493)
研究(110622)
管理学(110581)
管理学院(109960)
中国(84699)
(69585)
(68145)
科学(66180)
(55045)
(54103)
财经(53909)
中心(52906)
(51063)
研究所(49529)
(48832)
业大(48044)
经济学(43610)
农业(42427)
北京(42411)
(41664)
师范(41256)
(40493)
(39953)
财经大学(39786)
基金
项目(224621)
科学(177433)
研究(165452)
基金(163445)
(141731)
国家(140582)
科学基金(121284)
社会(105300)
社会科(100093)
社会科学(100065)
(87846)
基金项目(86175)
自然(77812)
自然科(76002)
自然科学(75980)
教育(75154)
自然科学基金(74597)
(73762)
编号(67863)
资助(67249)
成果(55012)
重点(50471)
(49950)
(49592)
(47121)
课题(45793)
创新(44053)
国家社会(43885)
科研(43295)
教育部(42949)
期刊
(152346)
经济(152346)
研究(98524)
中国(59801)
(54539)
(48889)
学报(48368)
管理(46878)
科学(44477)
大学(36646)
学学(34699)
农业(33280)
(31406)
金融(31406)
教育(30193)
技术(29829)
财经(25596)
业经(25559)
经济研究(24959)
(22029)
问题(20299)
(18147)
(17800)
统计(17256)
(16777)
技术经济(16763)
(16183)
(15784)
理论(15694)
(15000)
共检索到494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弘  
税收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三五”期间,我国实施了大规模减税降费,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税收数据难以满足常规分析所要求的规律性分布,而灰色关联分析可以处理该类信息不完备的情形。分析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的税收贡献显著,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海关代征收入与长三角产业经济强关联,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地之间的关联结果则存在一定差异,反映出四个地区的经济各具特点,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此,建议长三角地区应进一步加强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作用,四个地区也应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共同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粱凯  李廉水  
长江三角洲制造业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税收环境。本文从税收对经济以及制造业的影响入手,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税收环境进行了剖析,并从税收的角度探讨了外资投资制造业的动因。通过对制造业税收环境的分析,针对完善和优化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投资环境的要求,对促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税收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浩  
本文对优势产业的评价是针对长三角地区的工业产业大类进行的。首先通过构建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来对该区域各产业大类进行评估,确定十大优势产业及排序;接着对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按主要指标进行逐项分析;最后对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继良  陈炳华  张帅奇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在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产业发展异同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政策思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璐怡   常悦   胡筱亭   胡朝阳  
论文采用“区域—企业”的多层次研究框架,以2007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作为政策评价对象,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政策对于长三角地区的重污染行业可持续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业政策对于政策执行区以及周边地区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政策抑制了执行区中企业污染排放与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提升了周边非沿长江区域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周边沿江区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绿色产业政策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包括环境治理效应、威慑效应、联通效应以及创新诱导效应。基于绿色产业政策多层次分析,为区域间政府联动、企业协同以及区域的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璐怡   常悦   胡筱亭   胡朝阳  
论文采用“区域—企业”的多层次研究框架,以2007年“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作为政策评价对象,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政策对于长三角地区的重污染行业可持续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产业政策对于政策执行区以及周边地区企业的影响存在差异。政策抑制了执行区中企业污染排放与全要素生产率,但是提升了周边非沿长江区域企业的环境绩效以及周边沿江区域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同时,绿色产业政策在不同层次上发挥不同的作用,包括环境治理效应、威慑效应、联通效应以及创新诱导效应。基于绿色产业政策多层次分析,为区域间政府联动、企业协同以及区域的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克强  万宁娜  
基于我国大型物流企业长三角地区分支机构的城市联系数据,运用联锁网络模型,从聚合与互锁链接、城市网络距离、城际非对称性联系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联系高度集中在多个中心城市之间,占据了网络的中心位置,外围城市各项指标落后,处于边缘位置;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正在形成多中心辐射、拉动外围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上海市的核心地位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以外的企业倾向于在长三角、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城市门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地企业的落户选择;在长三角五大亚都市圈中,苏锡常、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克强  万宁娜  
基于我国大型物流企业长三角地区分支机构的城市联系数据,运用联锁网络模型,从聚合与互锁链接、城市网络距离、城际非对称性联系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联系高度集中在多个中心城市之间,占据了网络的中心位置,外围城市各项指标落后,处于边缘位置;长三角地区城市网络正在形成多中心辐射、拉动外围城市协同发展的格局;上海市的核心地位不断提升,长三角地区以外的企业倾向于在长三角、中心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城市门槛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地企业的落户选择;在长三角五大亚都市圈中,苏锡常、南京都市圈与上海市的联系最为紧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谢浩  张明之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最为突出。长三角地区2008—2014年两位数制造业的产业同构指数变化趋势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水平相对较高,并且进一步趋同的基础依然存在。2014年域内两位数制造行业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具备明显"和而不同"特征:错落的"优势产业"和普遍的"基础产业"同时存在;"全地区"主要行业合理布局海外市场;高重叠技术型行业效益高于全国均值和产业跨区梯度转移互动较强等。长三角地区的合意性产业同构现状蕴含了域内产业协同发展趋势,是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世翔  霍佳震  
现代物流产业是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重点发展的产业。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目前长三角地区城市群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所具有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产业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提出了基于价值工程思想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产业发展的决策方法。建立了一种基于价值工程思想的有资源约束的产业发展决策模型,并给出了应用实例。基于SWOT分析结论和价值工程的社会效益决策方法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策略。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云浩   程南洋   沈文星  
【目的】构建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水平指数,揭示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空间关联的演化特征,突破以往区域间要素互为独立的壁垒,在空间视角下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长期和短期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为差异化城市森林建设、长三角森林城市群统筹建设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方法】基于熵权TOPSIS法构建城市森林建设水平指数,将城市森林建设的生态效益纳入其中,衡量2006—2019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城市森林建设水平,通过地域相邻矩阵等3种空间权重矩阵,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建森林城市等因素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长期和短期的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结果】1)基于空间距离倒数的空间权重矩阵符合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的广泛空间关系,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的全局莫兰指数在0.244 3以上,呈现波动上升走势;2)长三角41个地级市城市森林建设在空间上表现出稳定的空间块状集群异质性特征,“高-高”(H-H)值集聚,均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形成沿海往内陆扩散的发展态势;“低-低”(L-L)值集聚,多集中在安徽省,呈先扩散后收缩的走势;3)长三角城市森林建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0.172左右,短期和长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014 2和0.091 4;创建森林城市短期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均显著为正,但长期为负;人口密度、旅游人数、第三产业占比对城市森林建设水平的影响存在短期降低、长期提升的差异。【结论】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短期内经济发展给长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带来压力,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可带动城市森林发展;人口密度和旅游人数、第三产业占比增加会迫使管理者注重生态保护,以期望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人均道路面积增加短期内可改善该城市的森林建设水平并辐射带动相邻城市,长期来看反而限制城市森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创建森林城市成功后的一段时间内管理者可能进一步提高城市森林建设水平,并对周围城市森林建设产生积极影响,但长期缺乏持续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相朝  
长三角地区在我国经济版图中是较具成长潜力的区域,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和人们的就业结构、状况和收入水平高度相关。与此同时,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同样也会给就业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达到和就业结构、人力资本技能转变同步则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将促使就业人员向服务业方向流入;第二,服务业面临着专业化升级的重任,就业人员需不断强化专业服务技能;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将逐渐以更快的速度进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峰  张巍巍  曹鹏飞  陆丽娜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分别从工具和创新链维度构建了机器人产业政策研究的二维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2010—2017年的42份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综合性政策较多,专项政策严重匮乏;政策工具存在使用严重不足和使用过溢的极化现象;政策信号功能有余,增量效应不足。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绪华  徐骏杰  马诗萌  
借用博弈分析的思路,构建并探讨了财税政策对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作用机理,进一步利用2005—2014年长三角地区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对财税政策作用于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税收力度与财政支出力度及科技支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较为明显,而教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对其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最后从财政激励与税收优惠两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娜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过高,过度竞争日益明显,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文章以浙江(宁波、杭州)、上海、江苏为例,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相似性研究,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程度并达未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其要素和产品互相支撑所体现的经济联系的紧密性,使得这一地区内部在区域竞争的基础上存在着紧密的产业水平分工,在国内表现出强大的区域产业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