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7)
2023(6954)
2022(5837)
2021(5239)
2020(4293)
2019(9737)
2018(9170)
2017(17772)
2016(9599)
2015(10724)
2014(10604)
2013(11156)
2012(10778)
2011(9388)
2010(9818)
2009(9246)
2008(9203)
2007(8178)
2006(7624)
2005(7155)
作者
(26915)
(22732)
(22534)
(22038)
(14492)
(10735)
(10258)
(8706)
(8436)
(8175)
(8167)
(7611)
(7437)
(7426)
(7242)
(6968)
(6758)
(6433)
(6190)
(6176)
(6003)
(5490)
(5389)
(5339)
(5298)
(5132)
(4756)
(4755)
(4596)
(4567)
学科
(61768)
经济(61733)
管理(29786)
(27748)
(24118)
(22167)
税收(20724)
(20555)
(19466)
企业(19466)
方法(18530)
地方(17450)
数学(16919)
数学方法(16864)
财政(15259)
中国(13698)
(13400)
(12756)
(12661)
贸易(12656)
(12368)
地方经济(12103)
(11324)
财务(11321)
财务管理(11277)
(10919)
企业财务(10711)
(10651)
(9939)
业经(9423)
机构
大学(139760)
学院(138141)
(73720)
经济(72417)
研究(53013)
管理(47072)
(46151)
中国(39632)
理学(39470)
理学院(39056)
管理学(38604)
管理学院(38353)
财经(31271)
(28427)
(28204)
科学(27052)
(26523)
经济学(25902)
经济学院(23236)
(22918)
研究所(22803)
财经大学(22586)
中心(21597)
(18878)
(18623)
北京(18352)
(17599)
(16751)
(15184)
业大(15101)
基金
项目(80314)
科学(62629)
研究(61036)
基金(59143)
(50321)
国家(49949)
科学基金(42523)
社会(41978)
社会科(40047)
社会科学(40037)
(30004)
基金项目(29996)
教育(27022)
资助(25213)
(23981)
自然(23817)
编号(23410)
自然科(23270)
自然科学(23262)
自然科学基金(22839)
成果(20249)
国家社会(18690)
(18578)
(18419)
重点(18097)
(17551)
(16975)
经济(16833)
课题(16613)
教育部(16516)
期刊
(90529)
经济(90529)
研究(59989)
(40456)
中国(29822)
学报(18310)
管理(17929)
经济研究(17357)
(17069)
财经(16657)
(15790)
(15416)
科学(15030)
大学(14424)
(14423)
税务(14038)
学学(13830)
(12807)
金融(12807)
(11876)
问题(11613)
教育(10950)
国际(10786)
技术(10669)
农业(10185)
业经(9754)
(9305)
财政(9305)
会计(8561)
世界(8465)
共检索到240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构建了基于财政支出、税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推导出在给定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化路径时,经济会达到"竞争性分散均衡",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投资性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显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投资性支出、税率、利息率、工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国宏观税率为28.63%时达到最优值,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但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严成樑  龚六堂  
本文在一个具有内生化劳动选择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考察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出结构与税收结构通过影响家庭的劳动—休闲选择、储蓄—消费选择以及生产性公共支出占总产出的比例,从而影响经济增长;Barro(1990)关于所得税税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的结论并不一定总是成立。进一步地,本文运用1997—2007年我国31个省份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生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生产性公共支出并不一定总能促进经济增长,生产性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可能的原因是,生产性公共支出的规模超出了地区经济的适可范围或是生产性公共支出的使用效率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路  刘海洋  李芳芳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具有政府平衡预算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试图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的选择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当财政收入满足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时,税收结构调整不影响经济的福利。本文利用中国经济参数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财税结构进行了校准分析发现,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和基本宏观税负率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并给出了不同经济增长率水平下各税率的权衡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浩然  
本文以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思想结合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指出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借鉴内生增长的基本理论,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并就此提出了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含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秀琴  
河南省宏观税负偏低的原因及其合意性成为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对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的相关性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存在稳定可靠的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税收收入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经济增长、财政支出不是税收收入变化的原因。从长期看,正税清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提高河南省税收负担的根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佳杰  童锦治  李星  
继"税收超经济增长"之后,地方政府非税收入规模的超常增长已成为新的财税研究热点。本文以此为分析对象,在中国式分权模式下构建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决策模型,探讨地方税收竞争、公共支出压力与非税收入增加之间的内在关系,继而利用2000—2011年省际动态面板数据验证相关推论。结论表明,政府间税收竞争强度、以及地方财政支出压力的增加,均会导致非税收入规模的扩大;而通过提高财政收入分权水平,提升地方收入自给率,则能够抑制地方对非税收入的依赖。最后,本文就合理管控地方非税收入规模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俊霖  
本文在经济增长框架中分析了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我国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宏观税负约为20%。据此,本文提出了降低宏观税负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志文  郭路  
本文沿循Romer(1990)的分析框架,从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条件出发分析财政支出结构、最优税率和经济增长,发现政府财政支出存在一种最优结构,并且存在一个满足最优财政支出的最优税率区间,在最优税率区间内,税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进一步的数值模拟表明:公共资本投入比科教投入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现阶段我国的税率还有下调的空间。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祥  张志超  
 财政支出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对上述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中央财政支出则可以明显改善社会公平程度;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支出项目往往很难同时顾及两个目标;通常只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促进社会公平。这些结论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政策以实现特定财政活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随着中国贫困结构的变化,相对贫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基于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验数据,对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证描述和分析。研究显示:(1)在时间上,中国的相对贫困水平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城乡内部相对贫困水平的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在空间结构上,城镇与农村的相对贫困具有共同运动的特征,不仅如此,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相对贫困与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关,而与经济所处的水平没有关系;(2)中国相对贫困的产生和日趋严重主要来自于财富初始分配环节中劳动力要素价格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财政在减缓初始分配环节造成的相对贫困方面作用又非常有限,尤其是医疗卫生支出某种程度上还进一步扩大了相对贫...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本文基于巴罗提出的政府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指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长清  赵桂芝  陈菁泉  于文涛  
财政支出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相比具有更重要的一面,它可以在不改变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模型,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我国的财政投资已超过最优规模,生产性财政消费与非生产性财政消费均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乏弹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婷婷  朱建平  
以1978-2009年福建省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数据为例,分析地方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Granger检验表明政府财政支出是实际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这意味着财政支出的投入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但反之亦然。采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财政支出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新雨  王叶军  
本文在我国城市地域与规模差异视角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研究了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财政支出规模对地级以上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与检验,笔者发现与以往集中于省级层面研究不同的结论:(1)在省级层面不能明显促进经济增长的非生产性财政支出,在聚集经济作用下通过吸引和积累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2)科技和教育支出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具有时滞性,并受城市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流动方向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差异化影响。(3)基础设施投资性支出并未表现出对经济较落后城市的显著增长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张德勇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财政支出总水平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财政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2)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3)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远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政府今后调整财政支出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定财政支出重点,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