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8)
2023(5110)
2022(4485)
2021(4111)
2020(3793)
2019(8631)
2018(8512)
2017(16733)
2016(9111)
2015(9931)
2014(9759)
2013(9622)
2012(8592)
2011(7584)
2010(7780)
2009(7358)
2008(7326)
2007(6373)
2006(5567)
2005(5092)
作者
(24836)
(20793)
(20521)
(19826)
(13226)
(9928)
(9393)
(8049)
(7741)
(7385)
(7259)
(7061)
(6687)
(6603)
(6584)
(6497)
(6155)
(5887)
(5830)
(5817)
(5419)
(5035)
(4972)
(4843)
(4813)
(4735)
(4579)
(4313)
(4182)
(4130)
学科
(32364)
经济(32314)
(26156)
管理(24694)
(21642)
(20407)
企业(20407)
税收(20202)
(20036)
方法(19458)
数学(18248)
数学方法(17897)
(13692)
(11194)
保险(11103)
中国(9834)
(9667)
银行(9663)
(9238)
(9181)
(8058)
金融(8058)
(7758)
财务(7742)
财务管理(7729)
企业财务(7379)
(6890)
(6523)
(5390)
业经(5381)
机构
大学(119179)
学院(118815)
(47247)
管理(46937)
经济(46279)
理学(40027)
理学院(39614)
管理学(38586)
管理学院(38372)
研究(37195)
中国(34838)
(32137)
(24038)
财经(23735)
科学(23273)
(21624)
(19031)
中心(18060)
财经大学(17949)
(17896)
(17257)
研究所(16954)
业大(16251)
北京(15447)
经济学(14943)
(14145)
经济学院(13632)
(13534)
农业(13499)
(13141)
基金
项目(79805)
科学(63441)
基金(60618)
研究(54601)
(53391)
国家(53016)
科学基金(46043)
社会(35566)
社会科(33763)
社会科学(33754)
自然(31520)
基金项目(31451)
自然科(30889)
自然科学(30886)
自然科学基金(30322)
(29712)
资助(26447)
(25809)
教育(24624)
编号(21288)
重点(18075)
(17697)
成果(17159)
(16231)
科研(16162)
创新(15288)
教育部(15255)
(15202)
计划(15116)
国家社会(15100)
期刊
(45484)
经济(45484)
研究(41482)
(24017)
中国(20120)
学报(18640)
(17641)
金融(17641)
科学(16291)
管理(15847)
(15302)
(15243)
(14233)
大学(13779)
税务(13583)
学学(13414)
财经(10478)
农业(9285)
技术(8954)
(8620)
统计(8247)
经济研究(8125)
(7384)
决策(6856)
财会(6619)
教育(6326)
理论(5889)
技术经济(5739)
问题(5543)
会计(5489)
共检索到181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艳华  胡彧  
在工资薪金收入群体实施补充养老保险税收递延完全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税延型补充养老保险是在课税事实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推迟养老保险的计税时间,引导和支持纳税主体为老年生活做储备的一种经济行为。2009年,国务院原则同意上海试点个人补充养老保险税收递延,但因社会个人收入、消费、税收征缴等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尚未健全,在全社会实施税收递延的基础条件尚不具备,使得这一政策迟迟未付诸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翌秋  李航  
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实质是国家给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个人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实施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有利于繁荣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健全和完善现代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也有助于家庭和社会在老龄化背景下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层次和保障水平。本文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国十条"中对当前我国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总体要求,阐述我国当前开展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必要性,深入剖析美国、加拿大、德国三个典型国家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设计,并比较其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我国开展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模式,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因其国际实施的普遍性、对个人投保的激励性和对保险企业的盈利刺激性,成为解决我国个人养老问题的当下选择。养老金计划的发展离不开完备有效的监管。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时,尽量能做到各类政策并驾齐驱,多管齐下。其中,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是发展个人养老金计划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玉玮  
从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相匹配的税收优惠政策是自愿型个人养老金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多支柱的养老保障制度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学者、普通群众所认可并接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尽管各国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具体设计上有所差异,但这一概念已深得人心。1997年中国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万鹏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仍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涉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产品吸引力、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紧总结评估政策试点效果,完善个人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涉税政策,增加养老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军  刘伟华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健全多支柱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发展壮大"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应对老龄化危机的当务之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趋势。2018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本文通过构建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模型并对投保人养老金替代率、政府税式支出等进行测量,分析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推行后对投保人收益及政府税收的影响,并提出加大优惠力度、加快税制衔接、加强法律保障、加速试点推进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晨曦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生的经济效应,将影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个人参保决策行为。建立一般均衡的世代交叠模型,从资本产出、要素价格、个人福利三个角度分析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劳动比、产出劳动比、工资水平、两期消费和一生效用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降低利率水平,但对个人效用水平的改善程度存在群体差异。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人员的效用水平改善程度大于对仅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效用水平的改善程度。若个人缩减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虽可提高其工作期消费,却降低了退休期消费和一生效用水平,并非理性的决策行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对居民退休期消费的正向影响较小;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会大幅降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优个人缴费率并小幅提高最优企业缴费率,发行政府债券对缴费率的影响正好相反。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有关部门需要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和推广做好财政政策及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储备,确保预期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考虑对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组合进行调整,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海珍  吴俊清  
2018年5月,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上海市、福建省和苏州工业园区展开试点,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个体的投保热情。而伴随着2018年新一轮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税延型养老保险的税收激励大幅下降,受益群体的范围严重缩减。本文通过构建工资性收入个体在投保环节和养老金领取阶段的精算模型,运用数值模拟比较了税延型养老保险在新旧个税税制下的受益群体范围,同时测算了在维持旧个税税制下受益群体范围不变的前提下,新个税税制下养老金领取阶段的缴税税率以及此时的财政负担。文章得出结论:如果要维持旧个税税制下税延型养老保险的受益群体范围,税延型养老保险应较大幅降低领取阶段的缴税税率,但这并不会导致财政成本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如何推动我国税延型养老保险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关合理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锁凌燕  
随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渐行渐近,寿险业如何借助外源性动力、重新释放增长活力,更值得深入讨论2011年,我国人身险行业增速大幅放缓,全国共实现人身险原保费收入9721.4亿元,比上年同期降低8%;其中寿险原保费收入8695.6亿元,同比降低10.2%。2012年1~7月保险业经营数据显示,人身险行业仍然延续了调整态势,同比增长率仅有2.1%,而寿险部分只是大致接近去年同期水平。从多个指标衡量,我国保险业总体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但寿险业似乎陷入了"低水2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岳树民  
本文从经济假设和信息不对称角度出发,对纳税人偷漏税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归纳。认为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实施机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着重运用博弈论模型探讨了建立有效税收检查机制的可行性和实施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祥佑  
为降低全社会对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的依赖程度,增强制度的可调整性,我国亟需发展个人养老保险。通过让中高收入者承担一部分自我养老责任,国家可以集中财力做好低收入者的养老保障,使其成为个税递延税收优惠政策的最终受惠者。因此,社保制度第一支柱应坚持公平优先,第三支柱则应坚持效率优先。个税递延税收优惠能激励中高收入者投保个人养老保险,但也存在收入逆向调节的累退效应。然而只要能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社会应当容忍个税递延累退效应的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