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7)
- 2023(8902)
- 2022(8009)
- 2021(7515)
- 2020(6649)
- 2019(15175)
- 2018(15022)
- 2017(29953)
- 2016(16843)
- 2015(18875)
- 2014(19097)
- 2013(18930)
- 2012(18008)
- 2011(16325)
- 2010(16711)
- 2009(15949)
- 2008(16591)
- 2007(15472)
- 2006(13560)
- 2005(12337)
- 学科
- 济(65560)
- 经济(65485)
- 管理(53168)
- 业(50616)
- 企(42071)
- 企业(42071)
- 方法(30390)
- 财(27809)
- 数学(26341)
- 数学方法(26048)
- 税(21982)
- 税收(20514)
- 收(20341)
- 农(19678)
- 务(17527)
- 财务(17495)
- 财务管理(17449)
- 中国(16780)
- 企业财务(16606)
- 学(14752)
- 制(14092)
- 贸(13893)
- 贸易(13889)
- 业经(13518)
- 易(13516)
- 地方(12697)
- 农业(12525)
- 策(11392)
- 银(11195)
- 银行(11168)
- 机构
- 学院(246445)
- 大学(246326)
- 济(100612)
- 经济(98394)
- 管理(92072)
- 研究(81743)
- 理学(78220)
- 理学院(77365)
- 管理学(76117)
- 管理学院(75645)
- 中国(62953)
- 财(56612)
- 京(51307)
- 科学(49883)
- 所(43122)
- 农(42512)
- 财经(42357)
- 江(39919)
- 研究所(38369)
- 经(38040)
- 中心(37547)
- 业大(35028)
- 农业(33475)
- 北京(32415)
- 范(32211)
- 师范(31922)
- 州(31240)
- 经济学(30757)
- 财经大学(30722)
- 院(28062)
- 基金
- 项目(149961)
- 科学(116927)
- 研究(111091)
- 基金(108176)
- 家(93324)
- 国家(92500)
- 科学基金(78461)
- 社会(68861)
- 社会科(65195)
- 社会科学(65174)
- 省(58404)
- 基金项目(56555)
- 教育(51260)
- 自然(50253)
- 划(49328)
- 自然科(49072)
- 自然科学(49053)
- 自然科学基金(48213)
- 编号(47009)
- 资助(45343)
- 成果(41019)
- 部(33999)
- 重点(33473)
- 课题(32047)
- 发(31702)
- 创(30334)
- 性(30213)
- 教育部(29004)
- 项目编号(28933)
- 科研(28831)
共检索到378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晓静
我国现行税法对各种税务违章行为的界定极不严密,给实际违章鉴定工作留下许多可以“灵活”解释的余地。国家应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税收征管法》,重新明确界定各种税务违章行为,改变“偷税=漏税=欠税=抗税”的状况,以确保税收征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切实维护国家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晏明春 ,肖佑恩
一、我国税收面临的严峻形势 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税制的多次改革,极大地推动了税款的征收工作。但偷税、漏税、欠税、压税一直是困扰税收工作的棘手问题。近几年来,国务院每年都不惜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搞全国范围的财政、物价、税收大检查,其结果是每查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廉洪波 马静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郑建国 励松杰
收受违章发票税务处理若干问题思考□郑建国励松杰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后,实行了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法定扣税凭证抵扣税款的购进扣税法。这种扣税法与1984年增值税试点时的实耗扣税法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管购入材料是否已耗用并结转成本,凭购货时取得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饶凌乔
偷税、漏税和偷漏税这三个《辞源》未收录的词汇,源自对"匿税"的扩展和通俗解释,至民国初期取代了"匿税"概念。新中国成立初期,偷税、漏税在《刑法》初稿出现,其后"偷税"入《刑法》,而"漏税"只以法规形式确立。偷税罪名变更为逃避缴纳税款罪反映了征纳双方背后法理关系的深刻变化,但这个罪名并不科学,本文认为,应将"逃避"改为"逃匿",恢复"匿税"和"漏税"的法律概念。
关键词:
偷税 漏税 匿税 逃避缴纳税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曹福来
《税收征管法》和《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稽查局都是税务机关,导致税务机关在税收执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稽查局、某些税务分局和税务所与各级税务局不是同一性质的行政主体,是不能与税务局并列的。因此,需要将稽查局、税务分局和税务所从税务机关的概念范畴中剔除出来。
关键词:
行政机关 行政机构 税务机关 税收征管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钱俊文
基于偷税改逃税的理论依据,我国《刑法》中的偷税罪被逃税罪取代。2015年1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经没有了"偷税"概念,取而代之的是"逃避缴纳税款"一词,与《刑法》关于"逃税罪"的规定保持一致。借鉴国际经验,本文对"逃税"的具体制度及操作实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
《税收征管法》 刑法 偷税 逃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森庚
在税收执法实践中,认定偷税是否应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性一直是争议最为激烈,且至今没有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不但会对纳税人造成不公平,同时也会极大地损害税务机关自身的形象,侵蚀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和对税务机关的信赖度。如果从习惯法来理解偷税的故意性,从偷税与偷税罪的关系以及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一些相关的规范性文件来进行分析,可以拓宽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
偷税 偷税罪 主观故意 习惯性 征管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彭爽
偷税罪是给国家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危害税收征管犯罪。目前,我国有关偷税罪的立法和执法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偷税罪的研究,重点在于对偷税罪行为的认定和对偷税罪结果要求的研究。
关键词:
偷税罪 偷税行为 纳税申报 应纳税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