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6)
2023(1793)
2022(1632)
2021(1519)
2020(1366)
2019(2890)
2018(2936)
2017(5860)
2016(3375)
2015(3562)
2014(3523)
2013(3571)
2012(3299)
2011(2628)
2010(2520)
2009(2619)
2008(3034)
2007(2683)
2006(2497)
2005(2271)
作者
(7420)
(6049)
(6048)
(6029)
(3895)
(2805)
(2779)
(2349)
(2256)
(2213)
(2127)
(2121)
(2082)
(2051)
(1881)
(1854)
(1830)
(1790)
(1772)
(1645)
(1589)
(1517)
(1427)
(1387)
(1370)
(1364)
(1337)
(1290)
(1231)
(1227)
学科
(21566)
税收(20133)
(19969)
(14598)
管理(14560)
(12700)
(12524)
企业(12524)
(10179)
财务(10179)
财务管理(10153)
企业财务(9738)
(7094)
经济(7082)
财政(4208)
(3601)
方法(2813)
(2753)
收入(2363)
(2263)
中国(2244)
数学(2153)
(2142)
数学方法(2132)
国家(2061)
(1987)
(1916)
理论(1840)
税法(1699)
(1674)
机构
学院(38907)
大学(38421)
(17967)
(13781)
经济(13442)
管理(12791)
财经(11455)
(11026)
研究(10739)
理学(10587)
理学院(10474)
管理学(10380)
管理学院(10304)
(10200)
(9940)
中国(9438)
税务(8522)
财经大学(8209)
(7736)
(7232)
(6718)
财政(6363)
(5990)
(5760)
科学(5723)
(5603)
会计(5580)
(5560)
国家(5425)
(5290)
基金
项目(18983)
研究(15730)
科学(14271)
基金(13498)
(10988)
国家(10901)
社会(9762)
科学基金(9446)
社会科(9338)
社会科学(9333)
编号(7477)
成果(7436)
基金项目(6853)
教育(6667)
(6594)
(6203)
项目编号(5785)
资助(5703)
(5465)
(5450)
阶段(5446)
(5421)
阶段性(5190)
自然(5064)
自然科(4947)
自然科学(4946)
自然科学基金(4853)
(4573)
课题(4328)
研究成果(4267)
期刊
研究(19296)
(18243)
(16479)
经济(16479)
(15726)
(14966)
税务(13262)
中国(6939)
财会(6676)
会计(6522)
财经(5143)
学报(4950)
(4231)
(4188)
(4188)
涉外(4188)
通讯(4175)
会通(4170)
管理(3904)
大学(3562)
教育(3441)
(3372)
学学(3253)
经济研究(3129)
(3078)
财政(3078)
国际(3039)
月刊(2832)
(2766)
金融(2766)
共检索到71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桂英  
在我国,"税务诉讼"一词多用在税务行政诉讼范畴内,特指纳税人针对税务机关提起的行政诉讼。税务诉讼不应仅限于行政诉讼中,还应存在于其他诉讼领域。厘定税务诉讼,应以税务诉讼在内容上的涉税性与在形式上的诉讼性为标准,涵盖一切与解决税务争议有关的诉讼活动,外延上包含税务行政诉讼、税务民事诉讼和税务刑事诉讼,税务诉讼具有多重性、综合性、复杂性、多元性及多样性等特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曹福来  
尽管税务行政证据与税务行政诉讼证据在其基本属性、证据种类等方面表现出同一性,而且同一证据往往既是税务行政证据,又是税务行政诉讼证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毕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证据,在很多方面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在税收专业技术问题上人民法院应当尊重税务机关,在法律问题上税务机关应当尊重人民法院的认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卫红  张翼翔  吕艳华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依法确立后,税务机关面临的税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可能增加,对税务机关的执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税务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和价值认识不足,相关的应对制度尚不完善,难以准确应对可能面临的税务行政公益诉讼。本文在对税务机关应对税务行政公益诉讼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认为税务机关应当在了解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内涵和目的的基础上,尽快完善税务行政公益诉讼防控、应对、问责、协作制度,形成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为主动防控和应对税务行政公益诉讼提供明确的制度指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证据效力的认定标准和认定方式对诉讼的进展起着导向作用,也影响了最终的裁判结果。税务行政诉讼作为解决税收争议的有效途径,既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又要保证国家税权的有效实现。因此,税务诉讼无论是对纳税人还是对国家来说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相较于一般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效力问题既具共性,又有诸多不同的个性。税务行政诉讼证据效力的认定应当充分考虑税收法定、纳税人权利保护和利益衡平等现代税法理念。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晓非  
2002年11月26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对职工股票期权(Stock option)一案做出判决:认定被告(东京北泽税务署)做出的一系列更正决定①违法。至此,长达两年的“职工股票期权诉讼”一案宣告结束。这虽然是地方法院的一个判决,但却对日本各级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造成较大的震撼,成为纳税者权利救济的一个经典案例。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清远  韩鹏  
随着依法治税的法律宣传不断增强,公众法律意识的明显提高,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行政诉讼也越来越多。因此探究税务行政诉讼的发生原因,对于整顿和规范税收工作秩序,促进依法治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学泉  
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从立法目的、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完善证据制度、加大司法审查力度、强化执行等方面作了诸多实质性修改,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功能导向明确,价值指引清晰。税务机关应当适应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的新要求,在理念思维、实施决策、出台制度、内外管理、行政执法、税收服务、化解争议以及诉讼应对等方面谨守权责边界,坚守法治底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肖路  
随着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推进,行政诉讼日益成为解决公民、法人等与税务机关行政争议的主要途径,也日益成为税务机关重要的外部监督形式。本文在对近年来发生的税务行政诉讼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不缴、少缴税款行为主观故意性的认定、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等税务机关与司法机关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从政策和实务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敖玉芳  
美国税务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体系由成文法和判例法组成,遵循普通法传统和证明责任分层理论。受判例法影响,不同法院对证明责任分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考虑到证据距离和效率原则,证明责任通常由原告承担,同时表现出灵活性,立法对证明责任的转移和特殊分配进行例外规定。本文在对美国税务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立法技术、价值取向和纳税人权利保护等方面存在的利弊进行总体评价,以对税务诉讼证明责任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穆新军  
美国的税务诉讼制度及其借鉴穆新军一、美国税务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美国的税收征管采取纳税人自行申报、自行缴纳的做法(本文主要讨论个人所得税)。每年的纳税申报期开始后,纳税人就会收到国内税收局(InternalRevenueService,英文缩写IRS)...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萍  
税务公益诉讼基于保护国家财产和依法治税的现实需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税务公益诉讼已初步形成诉前程序和诉讼程序的关键制度框架。目前,税务公益诉讼的领域和范围较为有限,保护公共利益和督促税务机关履责的功能实现较为形式化。税务公益诉讼需回归公益之诉、客观之诉的原初本质,可以通过确立税务公益诉讼的法治基础、构建以权力监督为要旨的诉前程序、优化以权益保障为中心的诉讼程序实现税务公益诉讼的机制升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军  
税务行政诉讼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税务纠纷的一种制度安排。它旨在保障纳税人等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监督税务机关正确执法。我国税务行政诉讼是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颁布实施而正式建立、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我国立法、执法、司法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行政诉讼。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为民  
德国税务诉讼采用规范说确定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但在税法和财政法院实务中并不拘泥于此,而是按个案以及税法规定的目的,基于与课税要件事实证据的距离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予以修正,举证责任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分配比较合理,这对完善我国的税务诉讼举证责任制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勇  马健  
当前,税务机关在执法中因执法主体(人员)不适格,执法和取证程序瑕疵,对税收违法行为定性不准、处罚失当,对税款追征期把握不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依据不足和证据不充分等情形面临着行政诉讼风险。其成因有税务执法、管理人员主观方面的,也有税务违法客观方面的。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税务行政诉讼,应增强税务执法主体资格审查,培养税务执法人员先进执法理念,强化对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相关法律综合运用水平准确把握追征期,规范执法全面取证,并做好行政诉讼中的具体应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