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4)
- 2023(12501)
- 2022(9530)
- 2021(8422)
- 2020(6948)
- 2019(15291)
- 2018(15599)
- 2017(29696)
- 2016(16104)
- 2015(17851)
- 2014(18059)
- 2013(17230)
- 2012(15263)
- 2011(12996)
- 2010(13264)
- 2009(12922)
- 2008(13318)
- 2007(12055)
- 2006(11032)
- 2005(10645)
- 学科
- 业(80445)
- 企(75726)
- 企业(75726)
- 济(69021)
- 经济(68927)
- 管理(66009)
- 财(32137)
- 业经(31530)
- 方法(23894)
- 农(23403)
- 务(23181)
- 财务(23156)
- 财务管理(23116)
- 税(22041)
- 企业财务(21990)
- 税收(20581)
- 收(20406)
- 中国(20154)
- 制(19833)
- 农业(17408)
- 技术(16294)
- 体(16116)
- 数学(15939)
- 数学方法(15837)
- 策(14749)
- 体制(14139)
- 理论(13627)
- 和(13611)
- 银(13542)
- 银行(13534)
- 机构
- 学院(225218)
- 大学(218119)
- 济(95937)
- 经济(94181)
- 管理(90214)
- 理学(75677)
- 理学院(75039)
- 管理学(74215)
- 管理学院(73786)
- 研究(70181)
- 中国(60220)
- 财(56058)
- 京(46164)
- 财经(40940)
- 科学(38834)
- 江(37487)
- 经(37022)
- 所(34522)
- 农(33680)
- 中心(32186)
- 研究所(30004)
- 财经大学(29796)
- 北京(29261)
- 州(29107)
- 经济学(28899)
- 业大(28202)
- 商学(26369)
- 商学院(26149)
- 经济学院(26075)
- 农业(25790)
- 基金
- 项目(137329)
- 科学(110196)
- 研究(106349)
- 基金(100186)
- 家(84982)
- 国家(84160)
- 科学基金(74858)
- 社会(69764)
- 社会科(66231)
- 社会科学(66213)
- 省(54504)
- 基金项目(52295)
- 教育(47038)
- 自然(45250)
- 自然科(44273)
- 自然科学(44264)
- 编号(43793)
- 自然科学基金(43564)
- 划(43531)
- 资助(38886)
- 成果(35929)
- 业(33078)
- 创(32119)
- 重点(30383)
- 发(30184)
- 部(29734)
- 国家社会(29580)
- 制(29570)
- 课题(29291)
- 创新(29095)
共检索到364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凤民 王培圣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企业的营商软环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2017、2018年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主要通过优化营商软环境如制度软环境与人才软环境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而言,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效应更加明显。本研究拓展了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微观企业作用的成果,也丰富了财税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为后续深化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储德银 程扬帆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借助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水平、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加突出。随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显著促进了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产业链扩张。本文以上研究结论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经济效应,更是为培育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及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的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有益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奇 杨秀云
数字经济时代,公共数据开放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公共服务,其在应对数字化变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关键影响。以地方政府上线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利用2007年至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公共数据开放如何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强化区域人才集聚效应与技术集聚效应、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等途径正向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数据开放对内部组织结构更为灵活的民营企业和管理层具有海外经历的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作用更强,并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活力越强,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越显著。基于此,地方政府要完善数据政策,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发挥数据要素赋能效应,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超 宋华盛
“放管服”改革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其对市场主体活力的影响机理尚无定论。本文以2015年我国各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切入点,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投资的影响。研究证明:“放管服”改革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投资、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相比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放管服”改革对非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活动促进程度更大,这种效应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投资回报率和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发挥作用。因此,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重视“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投资的促进效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激发市场活力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文宗瑜 梁小甜
非国有股东治理可加快国有企业应用数字技术进程,为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创新力提供数字化支撑,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我国国有上市企业2007~2021年的数据,从股权结构与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讨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与委派董监高均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多种稳健性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主要通过提升股东风险承担意愿,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在研发经费投入高、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强。据此,应注重增强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力,强化股东风险承担意愿,提升区域数字化水平,以促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范源源 李建军
本文在前景理论框架下构建“价值-权重”函数模型探究税收“放管服”改革的税收遵从效应。借助“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多期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发现:税收“放管服”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税收遵从,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改革通过降低企业纳税成本、提高税收执法能力以及纳税人满意度进而提升企业税收遵从。异质性分析表明,改革对企业税收遵从的提升效应,主要集中于高税率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成立时间更长的企业。因此,持续深化税收“放管服”改革,不仅是发挥税收作用、实现新时代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邱保印 余梦 左静静
数字化转型对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少企业仍然存在数字化转型的“痛点”,如何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一项重要议题。文章以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结果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该效应仅体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数字化底层技术的积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代理成本较高、员工积极性较差以及供应链企业信息分享意愿较低的样本中更显著,表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促进员工参与、增强供应链企业信息分享意愿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这对政府部门从宏观制度方面营造有利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制度环境提供了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一松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何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当前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优惠通过提升企业创新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检验发现,在环境不确定性越大时以及对于竞争优势越强的企业,税收优惠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上述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因素和税收优惠的经济后果研究,对我国政府部门坚持减税降费政策,加大税收返还力度,助推企业更快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关键词:
税收优惠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陶爱萍 李英霄
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成为政府部门、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3-2021年数据,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数字化转型对竞争性行业、传统产业和处于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缓解外部融资约束、提高研发创新意愿、提升内部控制质量是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企业“脱虚向实”的作用路径。根据以上研究结论,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数字化转型“红利”,协同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融资支持、研发激励等政策的实施,完善企业治理和内控机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真正回归本业、聚焦主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敬莉 孙哲远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企业的微观数据,分析自贸区政策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政策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异质性检验表明,自贸区设立对处于经济发达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正向作用较强;从影响机制看,自贸区通过增强技术创新效应、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地,调节效应揭示了营商环境优化在贸易便利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企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政策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利红 贾茹芸
以2016—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就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探究融资约束的中介效应及风险承担水平、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且该作用在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及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融资约束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绩效影响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均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绿色创新绩效的提高,并积极发挥风险承担水平和政府补助的调节作用;政府层面应完善补助政策,推动企业绿色创新绩效的持续提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芦欣媛 李萌 王桂平
CEO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人员,对企业变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文献关注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本文基于2011~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考察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经多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效应,发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及产品市场竞争均正向调节CEO权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研究结果明晰了CEO权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效应,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赋予CEO自主裁量权提供了经验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习明明 郑对 刘鹏
基于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跨界融合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企业跨界融合,在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工具变量处理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增加创新投入、降低营销成本和提升企业声誉促进企业跨界融合。企业跨界融合存在多维异质性,数字化转型对不同产权性质、城市规模、要素与行业类型的企业跨界融合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林刚 耿文月 熊焰
动态能力是促使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将动态能力划分为外部动态能力和内部动态能力,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组态思维方法对334家中国制造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企业内外部动态能力间的协同交互作用如何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发现,存在三条动态能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一是研发式转型,借助产品的引进与开发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创新式转型,运用感知能力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并进行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三是破坏式转型,通过对资源与能力的引进,从商业模式等各个方面对企业进行整体变革,促使企业进行颠覆性数字化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