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3)
2023(4775)
2022(4101)
2021(3931)
2020(3494)
2019(7686)
2018(7259)
2017(15246)
2016(8414)
2015(9228)
2014(8967)
2013(8933)
2012(8219)
2011(7004)
2010(7019)
2009(6965)
2008(7764)
2007(6655)
2006(6105)
2005(5773)
作者
(20769)
(17073)
(17002)
(16466)
(11230)
(8231)
(7902)
(6465)
(6452)
(6351)
(5890)
(5890)
(5733)
(5581)
(5352)
(5280)
(5053)
(4992)
(4990)
(4808)
(4313)
(4068)
(4067)
(3996)
(3927)
(3843)
(3817)
(3630)
(3423)
(3411)
学科
(37159)
管理(35731)
(33995)
企业(33995)
(28108)
经济(28051)
(25756)
(21673)
税收(20228)
(20063)
(20024)
财务(20021)
财务管理(19983)
企业财务(19360)
方法(15811)
数学(14257)
数学方法(14170)
(10890)
保险(10798)
(10421)
中国(8141)
(7010)
银行(7010)
(6978)
体制(6313)
(6312)
(5965)
金融(5965)
业经(5780)
公司(5624)
机构
大学(110434)
学院(110124)
管理(45795)
(44910)
经济(43907)
理学(38564)
理学院(38287)
(38025)
管理学(37919)
管理学院(37715)
中国(30232)
研究(29874)
财经(27315)
(24736)
(22146)
财经大学(20507)
(16650)
北京(14554)
(14552)
中心(14363)
金融(14244)
(14005)
科学(13909)
经济学(13890)
商学(13807)
商学院(13718)
(13243)
公司(12898)
经济学院(12689)
会计(12478)
基金
项目(62089)
科学(49625)
基金(48115)
研究(46369)
(40037)
国家(39728)
科学基金(35944)
社会(31300)
社会科(29732)
社会科学(29723)
基金项目(25072)
自然(23215)
自然科(22721)
自然科学(22714)
自然科学基金(22365)
(21229)
资助(21088)
教育(20538)
编号(18749)
(18606)
成果(16428)
(15115)
(14962)
(13704)
教育部(13690)
人文(13472)
项目编号(13314)
国家社会(13096)
重点(12980)
大学(12543)
期刊
(48440)
经济(48440)
研究(43523)
(36274)
中国(18872)
(18760)
金融(18760)
(17249)
管理(16501)
(15447)
税务(13685)
财经(13568)
财会(12989)
学报(12084)
会计(11776)
(11094)
科学(10604)
大学(9825)
学学(9596)
通讯(8474)
会通(8472)
(7931)
经济研究(7924)
(6505)
技术(6207)
理论(6132)
国际(6017)
问题(5676)
实践(5450)
(5450)
共检索到1794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艳艳  张亚娜  
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A股数据为样本,研究税务筹划程度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税务筹划程度的提高,个股股价暴跌的风险显著增加。进一步发现,税务筹划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在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这一结论有助于分析我国个股暴跌频繁的深层原因,同时提示企业所有者既要权衡税务筹划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还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防止管理层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以有效预防股价暴跌的风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雅璐  王冲  
选取2002~2011年的A股数据,从媒体的治理机制出发,考察了媒体报道、信息不对称与股价暴跌风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媒体跟踪能够降低公司股价面临的暴跌风险,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中,媒体的治理功能更为显著。这表明,在投资者保护体制亟待完善的背景下,提高媒体报道的自由度,鼓励媒体监督证券市场,也是降低股价暴跌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春  孙亮  
以2003-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为切入点,本文考察了税收征管在投资者利益保护过程中的治理功能、作用机理和作用边界。本文发现,更强的税收征管力度能够通过促使上市公司及时释放坏消息的方式,显著降低其股价暴跌风险,从而起到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但进一步的研究也发现,税收征管的上述治理功能只存在于民企及居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公司中。本文揭示了税收征管对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其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良成  宋娟  
基于我国的制度环境,考察盈余管理在不同产权性质公司中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及其差异。采用我国资本市场2009—2016年的数据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会提高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不会提高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真实盈余管理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价暴跌风险都没有产生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对当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艾莲  赵雨鑫  
时间维度是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界定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股票市场风险的长期和短期时间特征具有显著差异,长期暴跌风险是短期波动的叠加体现。不同于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长期股价暴跌风险,本文侧重短期股价暴跌风险。鉴于非结构化信息的增量作用,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年报文本语调对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年报积极的文本语调可以显著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且网络搜索能够增强年报文本语调对股价暴跌风险的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的结果显示,网络搜索指数在非国企以及媒体宣传力度较大的上市公司发挥的调节作用较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信心能够发挥中介作用,即上市公司年报积极语调通过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达到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的目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当关注上市公司文本信息语调,构建对文本信息、网络信息、媒体的监管机制和规范体系,通过降低短期股价暴跌风险,从而实现“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瑞杰  
从行业分类的视角来看,企业可视为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有机体,从行业博弈的角度入手研究股价暴跌风险,对于多角度地认识资本市场内不同企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扩展的Lotka-Volterra多物种动态关系模型以刻画上市公司在所属行业的博弈状态,选取2013—2017年中国资本市场中细分行业规模前十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行业博弈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1)博弈状态为竞争或反向捕食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暴跌风险较高,而博弈状态为共生或正向捕食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暴跌风险较低;(2)信息优势越大,竞争或反向捕食的博弈状态与股价暴跌风险的正相关关系越弱,而正向捕食的博弈状态与股价暴跌风险的负相关关系越强。本文揭示了"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的观点同样适用于股票市场,企业应积极转型升级,争取向"食物链"上游进发,在商业竞争中,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金融风险降至最低。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翔宇  万鹏  
股价暴跌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阻碍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探究股价暴跌风险的内在根源及治理机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选取2002-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代理成本与股价暴跌风险的内在关系,以及媒体关注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与其未来股价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媒体关注能够削弱代理成本与股价暴跌风险间的正向关系。研究有助于从根源上理解上市公司股价暴跌的原因,同时为从公司内部和外部多措并举来降低股价暴跌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代昀昊  唐齐鸣  刘莎莎  
本文考察机构投资者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程度对这种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未来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2)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机构投资者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显著;(3)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作用在"牛市"与"熊市"阶段并无明显差异。本文对规范机构投资者发展等方面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高义  
本文研究了在市场和个股不同风险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未来股价暴跌的影响。运用2007-2016年度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投资者情绪与股价暴跌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本文进一步分析个股和市场不同风险暴露状态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股价包含的个股信息含量越低、融资融券条件下以及牛市状态中会显著增强投资者情绪与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正向关系。本文从不完全信息理性预期均衡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揭示了投资者因面临信息不对称、股价信息含量少、市场交易机制设计缺陷与市场交易状态带来的风险暴露所产生的异质情绪对未来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松涛  黄俊凯  杜安然  
本文以2007至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个人大股东持股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个人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这一结论在剔除了个人大股东中董监高持股数量、进行内生性处理、更换不同统计检验方法后依然成立。第二,个人大股东持股对公司管理层监督的效果并不明显,个人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对于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投资效率、过度投资等可能影响公司股价暴跌风险的经营指标并没有显著影响。第三,个人大股东的持股加强了公司股权制衡的力度,进而显著降低了公司股价暴跌风险。股权制衡机制解释了大股东持股对股价暴跌风险一半以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于全面认识个人大股东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促进股市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苏  王磊  陈沉  
选取2008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市场信息的角度,通过考察公司微观环境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公司的披露策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探索微观环境不确定性与信息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与公司股价暴跌风险显著正相关,财务报告透明度对环境不确定性与股价暴跌风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高财务报告透明度可以降低环境不确定性对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公司财务报告透明度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文韵  沈永建  
以1999-2014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量资金占用、股价暴跌风险对信息透明度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程度越高,越容易给公司股价带来暴跌风险;股价发生暴跌后管理层采取相应策略改善形象,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鉴此,投资者应利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股价暴跌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投资套利组合;同时监管者需加强对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信息透明度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王冲  谢雅璐  
选取2001年至2009年A股数据,从市场信息的角度,通过考察会计稳健性、信息不透明程度与股价暴跌风险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探索会计稳健性与信息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伴随着会计稳健性的提高,公司股价的暴跌风险显著降低,证实会计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所具有的市场功能;信息不透明程度越高的企业,其股价暴跌风险也越高。进一步考察信息不透明程度对会计稳健性治理效应的影响,发现会计稳健性对于股价暴跌风险的治理作用在信息不透明程度高的公司更加显著,也可以理解为会计稳健性和信息透明度之间可以部分替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文韵  沈永建  
以1999-2014年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量资金占用、股价暴跌风险对信息透明度影响。结果表明:大股东的资金占用程度越高,越容易给公司股价带来暴跌风险;股价发生暴跌后管理层采取相应策略改善形象,提高公司信息透明度。鉴此,投资者应利用大股东资金占用、股价暴跌与信息透明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投资套利组合;同时监管者需加强对大股东资金占用和信息透明度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姜永宏  穆金旗  赵婷婷  
本文以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增持或减持股票如何影响股价极端波动现象的发生。结果表明:大股东交易强度提升显著增加了股价暴涨暴跌风险,其影响主要来源于大股东减持而非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越低、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管理层权力越小,则大股东交易对股价极端波动风险的影响越显著;较高比例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和独立董事设置能够有效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削弱大股东交易对股价极端波动风险的不利影响。为了进一步规范大股东交易行为、维护股票市场稳定运行,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完善规制大股东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则,防范内幕交易,避免大股东集中、大幅、无序减持股票对市场稳定带来冲击;第二,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提高信息透明度;第三,推动上市公司吸引机构投资者持股、提高独立董事比例,优化公司内部制衡和外部监督机制,以实现对大股东行为的有效制衡和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