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1)
2023(11426)
2022(9163)
2021(8253)
2020(6777)
2019(14940)
2018(15209)
2017(28646)
2016(16129)
2015(18139)
2014(18322)
2013(17561)
2012(16035)
2011(14202)
2010(14587)
2009(13848)
2008(14161)
2007(13133)
2006(11937)
2005(11230)
作者
(47191)
(39500)
(39404)
(37770)
(25137)
(18766)
(17850)
(15032)
(14954)
(14407)
(13813)
(13331)
(12884)
(12754)
(12738)
(12198)
(11805)
(11743)
(11537)
(11354)
(10180)
(9806)
(9680)
(9148)
(8985)
(8939)
(8925)
(8889)
(8047)
(7886)
学科
(59977)
经济(59888)
管理(54377)
(45537)
(39102)
企业(39102)
(22354)
方法(22038)
(21745)
税收(20292)
(20119)
中国(18368)
数学(18122)
数学方法(17789)
(17226)
(16821)
环境(16194)
业经(15650)
(14847)
(13157)
财务(13117)
财务管理(13088)
企业财务(12398)
(12327)
(12013)
(11247)
地方(11233)
银行(11223)
理论(10967)
农业(10862)
机构
学院(231086)
大学(230409)
(89805)
经济(87724)
管理(82980)
研究(79833)
理学(70410)
理学院(69598)
管理学(68070)
管理学院(67663)
中国(60814)
(51228)
(49603)
科学(49592)
(41233)
财经(38404)
(37958)
(37854)
研究所(36914)
中心(35644)
(34430)
业大(32943)
北京(31262)
(30094)
师范(29752)
(29564)
农业(29552)
(29227)
经济学(28201)
财经大学(28029)
基金
项目(149986)
科学(117464)
研究(110199)
基金(107732)
(94691)
国家(93940)
科学基金(79910)
社会(69945)
社会科(66260)
社会科学(66237)
(59054)
基金项目(55884)
自然(50348)
教育(50076)
(49639)
自然科(49109)
自然科学(49090)
自然科学基金(48146)
编号(44619)
资助(43852)
成果(38510)
重点(34532)
(32443)
(32239)
(32068)
课题(31667)
(31053)
国家社会(29809)
创新(29264)
(28821)
期刊
(104615)
经济(104615)
研究(72923)
中国(49838)
(42155)
学报(38184)
(35446)
科学(33592)
管理(31460)
大学(28625)
学学(26942)
教育(26294)
农业(23487)
(20805)
金融(20805)
技术(19786)
财经(18428)
(17190)
经济研究(16618)
业经(15890)
(15756)
(15752)
税务(14002)
问题(13596)
(12301)
(12171)
财会(11862)
统计(11114)
图书(10855)
会计(10731)
共检索到360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亚飞  黄少安  
当前,学术界采用单一的环境税收入所占比重指标进行评估有其内生缺陷,导致某些情况下评估结果无法真实反映环境税自身的变化。因此,从环境税"双重红利"视角,借鉴弧弹性理论,构建一个间接衡量环境质量是否改善的红利指标——绿色敏感度。依据绿色敏感度可以把税制绿色化程度区分为深灰绿区、浅灰绿区、浅绿区和深绿区四个象限。然后,以中国排污收费制度为例进行应用检验,结果显示:中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绿色化激励效应较弱,绿色化程度仍处于第一象限的浅灰绿区。评估指标与结论对中国税制绿色化研究和环境保护税优化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崔亚飞  谭雯  焦梦青  
绿色税制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而税制绿色化评估则是实施绿色税制改革的逻辑起点和推动税制绿色化进程的主要决策参考。然而,我国税制绿色化评估研究仍面临诸多困境。通过分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等国际组织的评估研究策略,本文建议以税基为标准界定我国环境税内涵、调整现行税目归属和税种设立、构建税制绿色化评估指标体系和绿色财税账户,进而加快建立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求的绿色税制及其绿色化评估理论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延松  
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及能源安全问题,亟待政府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手段予以解决。构建我国绿色税制应尽快开征环境保护税、完善现行相关税制、改革资源税、建立绿色产业的税收激励机制,从而构建起一套科学完整的绿色税收制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静  徐明睿  
本文对税制变革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绿色税收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倩  林妍  李桂萍  
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协同发展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组成,标志着环境治理进入绿色税制化时代。文章以2014—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绿色税制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进一步探讨创新效率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税制化与企业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创新效率与企业环境绩效显著正相关;创新效率显著增强绿色税制化与企业环境绩效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毛桃   方徐兵   应望江  
在新时代绿色发展背景下,《环境保护税法》是税制绿色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环境保护税法》作为税制绿色化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税制绿色化如何影响绿色投资者进入。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法》的实施有助于吸引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这一促进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融资环境较好、拥有环保背景高管、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降低政府环保补助、强化媒体监督与关注、增加企业环境投资、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是《环境保护税法》促进企业绿色投资者进入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投资者进入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ESG水平均存在正向影响,同时也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了积极影响,提高了企业盈利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本文为探究税制绿色化能否推动企业绿色发展的文献提供了新证据,丰富和拓展了税制绿色化的微观政策效应研究,同时也从绿色投资者视角为推动企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重效益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雪兰  何德旭  
一、双重红利假设:绿色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1.绿色税制改革的涵义。绿色税制改革又称环境税制改革或生态税制改革,是指对污染及能源消费课以环境税,将环境成本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葛玉御  
强调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理念对我国税制的调整提出了"绿化"要求。近些年我国税制"绿化"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应以培育纳税人绿色意识为基础,以建立"三足鼎立"的约束性绿色税制为主,以完善多渠道的激励性绿色税制为辅,以"互联网+税务"提升税收征管水平为保障,"绿化"我国税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白彦锋  
本文认为构建一整套绿色税制是我国未来税制改革的趋势,并对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消费税、燃油消费税、关税等税种的绿色化改革提出了建议,对环保税这一新税种的开征提出了基本构想。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课题组   李榕滨   赵磊   鲁磊   袁欢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强调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绿色税制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税务部门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我国绿色税制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当前绿色税制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结合新目标新任务,从加强绿色税制顶层设计、助推绿色税制实施落地落细、深化绿色税制改革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对构建绿色税制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占苏  
经历了30多年的粗放型增长后,目前我国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高度来论述,提出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同时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更是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即新型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盛光  
目前 ,中国正在深化税收制度的改革 ,其中税费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结合中国税收制度未来的改革趋势 ,提出如何在中国逐步引入生态税 ,以及实现税制“绿色化”的一些初步建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简  柯剑  熊慧  
环境绩效评估的实质在于帮助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基于平衡记分卡的绿色物流环境绩效评估系统,克服目前绿色物流环境绩效评估常用方法的局限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