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3)
2023(13193)
2022(10491)
2021(9205)
2020(7648)
2019(16966)
2018(16937)
2017(32959)
2016(18032)
2015(20004)
2014(19992)
2013(19747)
2012(17609)
2011(15554)
2010(15580)
2009(14805)
2008(14862)
2007(13645)
2006(12460)
2005(11963)
作者
(50271)
(42173)
(42128)
(39940)
(26898)
(19822)
(18880)
(16100)
(15915)
(15083)
(14749)
(14061)
(13933)
(13513)
(13469)
(12858)
(12623)
(12190)
(12080)
(12015)
(10625)
(10390)
(10369)
(9778)
(9495)
(9487)
(9455)
(9427)
(8391)
(8346)
学科
(84366)
(78411)
企业(78411)
(77663)
经济(77537)
管理(75929)
(31414)
业经(29652)
方法(29540)
(25895)
(22012)
(21949)
财务(21917)
财务管理(21896)
数学(21330)
数学方法(21160)
企业财务(20789)
税收(20548)
(20531)
中国(20495)
(20373)
农业(18518)
技术(17403)
(17199)
环境(17036)
(16218)
(16102)
(15390)
理论(13923)
体制(13683)
机构
学院(260359)
大学(253511)
(112285)
经济(110227)
管理(103944)
理学(88402)
理学院(87605)
管理学(86520)
管理学院(86042)
研究(82188)
中国(67099)
(60673)
(52568)
科学(46873)
财经(45928)
(42711)
(41999)
(41467)
(40735)
中心(37354)
业大(35924)
研究所(35853)
经济学(34304)
财经大学(33555)
农业(33147)
北京(32810)
(32263)
经济学院(30912)
商学(29757)
(29721)
基金
项目(164639)
科学(132118)
研究(123223)
基金(121675)
(104699)
国家(103780)
科学基金(91343)
社会(81762)
社会科(77605)
社会科学(77587)
(65146)
基金项目(64143)
自然(57177)
自然科(55894)
自然科学(55881)
自然科学基金(54962)
教育(54487)
(52906)
编号(48803)
资助(48180)
成果(38936)
(37631)
(37502)
(37399)
重点(36779)
(36301)
(35864)
国家社会(34491)
创新(34367)
课题(33315)
期刊
(133422)
经济(133422)
研究(81861)
中国(52153)
(51537)
管理(44891)
(41342)
学报(34635)
科学(34503)
农业(28062)
大学(27564)
学学(26461)
(25616)
金融(25616)
技术(24096)
业经(23480)
财经(23028)
教育(20822)
经济研究(20693)
(19808)
(17970)
(17472)
问题(17332)
(16036)
技术经济(15053)
财会(14896)
税务(14255)
现代(13676)
会计(12909)
(12904)
共检索到404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鹏   梁琼云   刘刚  
在新发展格局下,以绿色化税收为手段,协同推进制造业“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2010—2016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探究绿色税收体系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制绿化度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税制绿化度通过增加企业污染治理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实现价值链升级来共同驱动碳生产率的提升,并且税制绿化度对不同要素禀赋企业的行为策略具有显著差异。此外,税制绿化度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垂直溢出效应,但最终税制绿化度主要还是通过水平效应来推动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化转型,从而提高碳生产率。异质性分析发现,税制绿化度对污染程度小、内销—出口兼顾型制造业企业的碳生产率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对合理选择绿色税制,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李中斌  
选取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技术融合式创新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技术融合式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从企业属性以及外部差异角度来看,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成长期企业、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结果表明,技术融合式创新可通过提高技术能力多元化程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提升。为深层次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作用,应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多元化发展,加速传统生产模式数字渗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灿雄   李中斌  
选取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对技术融合式创新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技术融合式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从企业属性以及外部差异角度来看,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成长期企业、国有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更加显著。机制结果表明,技术融合式创新可通过提高技术能力多元化程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促进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提升。为深层次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碳生产率的作用,应提升技术融合式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企业技术多元化发展,加速传统生产模式数字渗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颖  许月朦  
基于2007~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与GML指数法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进行测算与分解,并用三重差分与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营改增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GTFP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上,在营改增背景下服务化制造企业GTFP较其他企业有明显提升;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看,营改增实施后,处于成长期与成熟期的企业通过服务化显著提升了GTFP;从服务化程度来看,过高与过低的服务化均不利于我国制造企业GTFP的提升。最后,提出企业应利用好营改增所带来的政策红利,依据不同情景适时、适度地实施服务化发展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正华  武展  李晓钟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就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剖析。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利用2006—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汇率改革以来中国汇率变动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汇率波动对企业劳动生产率有很大影响,汇率与企业生产率负相关;企业资产、营业利润、FDI、出口依存度、资本密集度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汇率对企业生产率的传递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聂辉华  贾瑞雪  
最新的研究表明,资源误置是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使用1999~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采取解决了联立性和样本选择问题的OP方法计算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分析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离散程度和对其进行分解,我们刻画了中国制造业资源误置的严重程度,发现国有企业是资源误置的主要因素,行业内部的资源重置效应近似于0,进入和退出效应没有发挥作用。此外,市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资源误置程度越低,并且不同地区的资源误置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明显的收敛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汝岱  
本文首先依托1998-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从构建面板数据、资本变量处理、价格指数处理等方面全面规范整理该数据库,并基于OP、LP等方法计算企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详细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迁;接下来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础,从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讨论经济结构转型问题;最后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讨论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整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在2%一6%之间,年均增长3.83%,增速存在较大的波动;(2)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来源更多是企业成长,其增长的空间在不断缩小,亟待依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新的增长模式;(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效率差异较大,即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证明水平差异化服务进口和垂直差异化服务进口都会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利用1998-2007年WIOD数据库、中国跨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FDI数据,计算制造业各个行业的服务贸易渗透率,并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服务进口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提高;服务进口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企业、民营企业和出口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大,对东北和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非出口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较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瑜婷  
文章从中国服务发包方视角和制造业微观层面出发,将服务外包细分为国际国内服务外包两部分,对比分析两者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不同影响。采用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做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原材料外包和服务外包都明显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并且国内服务外包相较于国际服务外包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淼杰  
本文通过使用1998—2002年我国制造业企业层面上的面板数据和高度细化的进口数据来考察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为此,本文运用并修改扩充了Olley-Pakes(1996)半参数方法来纠正估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中经常产生的同步偏差和因欠考虑企业退出行为而产生的选择偏差。在控制行业的进口渗透率的内生性之后,本文发现:(1)贸易自由化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2)出口企业相对于非出口企业有较高的生产率提升;(3)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减免对出口企业生产率的影响要比非出口企业的影响小。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来料加工型出口企业并不需购买进口原料,因而不断深化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对其影响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翔  李小平  周大川  
采用基于松弛的方向性距离函数和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1998~2011年中国26个制造业行业的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的碳生产率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技术变化是其变动的主要因素。相对干净类行业和高技术类行业具有较高的碳生产率,相对污染类行业和中低技术类行业的碳生产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存在σ收敛和β收敛,不同分类的行业所具有的收敛特征不尽相同。制造业的碳生产率具有正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负的结构效应。在低碳经济时代,扩大企业规模、加大技术创新、优化行业结构、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将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恬  
为了加入WTO,我国进行了以进口关税减让为主的贸易政策改革。那么关税减让所引起的国内市场开放对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是产生了冲击,还是激励企业提高了经营效率,进而提高了制造业行业的生产率?本文采用我国加入WTO前后(1999-2004年)27个制造业内资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关税减让的贸易政策变动对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进口关税减让对制造业内资行业的生产率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美国进口关税减让则有提高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的作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丹丹   李笑迎  
基于2010—2018年审计署实施中央企业审计事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和机制以及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TFP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抑制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发挥作用的。非效率投资在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抑制非效率投资是国家审计促进企业TFP提升的重要作用路径。进一步地,二次审计正向调节了国家审计对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国家审计的促进作用在非效率投资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主要缓解了制造业企业投资不足问题。研究结论为微观企业借助审计监督力量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审计治理机制提供了路径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清如  
生产率反映了企业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是衡量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使用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实证研究我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将企业分为纯出口企业、纯进口企业、进出口企业以及非贸易企业四个类型,在控制了影响生产率的其他变量之后,检验贸易开放和企业贸易行为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我国企业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钞小静   周文慧   刘亚颖  
作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工业互联网协同共享、全面互联和跨界融合的特征属性,阐释了工业互联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2013—2022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评估了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能够显著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且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和排除小样本估计偏误等多种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能够通过促进资源整合、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加速数字化转型三个作用渠道提升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企业、网络基础设施较好的地区以及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为加速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经验支撑与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