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28)
2023(16617)
2022(14272)
2021(13286)
2020(11448)
2019(26636)
2018(26123)
2017(50165)
2016(27108)
2015(30782)
2014(30811)
2013(30521)
2012(28179)
2011(25451)
2010(25702)
2009(24242)
2008(24030)
2007(21155)
2006(18720)
2005(17185)
作者
(76517)
(64381)
(64127)
(61497)
(41008)
(30866)
(29315)
(24933)
(24405)
(22903)
(22070)
(21662)
(20563)
(20542)
(20185)
(20172)
(19041)
(19008)
(18525)
(18501)
(16231)
(15717)
(15657)
(14803)
(14568)
(14563)
(14309)
(13996)
(12995)
(12472)
学科
(128725)
经济(128579)
管理(84022)
(77863)
(66228)
企业(66228)
方法(55030)
数学(49028)
数学方法(48513)
(37462)
中国(30714)
(29322)
(27178)
地方(25715)
业经(25673)
(23470)
(22331)
(22175)
财务(22117)
财务管理(22062)
企业财务(20993)
税收(20858)
(20751)
贸易(20742)
(20678)
(20104)
(19808)
农业(19084)
(19074)
金融(19069)
机构
大学(390113)
学院(387792)
(172638)
经济(169321)
管理(150910)
研究(130951)
理学(129738)
理学院(128375)
管理学(126397)
管理学院(125643)
中国(100978)
(85995)
(80569)
科学(75207)
财经(66329)
(65097)
中心(60340)
(60026)
(59287)
(58774)
研究所(58156)
经济学(54352)
业大(52999)
北京(50750)
财经大学(48953)
经济学院(48771)
(47960)
师范(47470)
(46898)
(45698)
基金
项目(251845)
科学(200198)
基金(186151)
研究(184190)
(160794)
国家(159532)
科学基金(138493)
社会(120251)
社会科(114224)
社会科学(114195)
基金项目(97926)
(97199)
自然(88451)
自然科(86435)
自然科学(86413)
教育(85657)
自然科学基金(84938)
(81325)
资助(76838)
编号(73299)
成果(60347)
(57355)
重点(56908)
(53711)
(52451)
国家社会(50612)
课题(50594)
教育部(50167)
(49578)
创新(49244)
期刊
(192842)
经济(192842)
研究(123311)
中国(76559)
(70622)
管理(57119)
学报(56117)
科学(52230)
(51853)
大学(43601)
学学(41174)
(38178)
金融(38178)
教育(36976)
技术(35136)
农业(34128)
财经(34044)
经济研究(32372)
(29238)
业经(28111)
问题(24825)
(20832)
技术经济(20675)
统计(20569)
(18852)
(18579)
国际(18475)
理论(18456)
(18289)
财会(18015)
共检索到5956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余红艳  沈坤荣  
以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为基础,实证分析分税制改革20年实践,结果表明:间接税为主的"效率型"税制结构显著降低了经济增长绩效,且这一消极效应在体制背景下得到了强化;宏观税负的负面经济增长绩效正逐步累积;现有税制安排弱化了分税制体制本身所带来的正向增长效应;投资的增长绩效尚未全面释放;人口红利的经济绩效渐进衰竭;教育环境的改善则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广义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中国亟待通过优化税制结构,调整宏观税负水平,重塑体制激励框架,重构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可  
运用面板数据的结构突变单位根过程检验方法,对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79~2004年间分税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分税制改革后,无论是短期经济增长还是长期经济增长,其增长率变得更加平稳了,但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没有发生改变,而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则下降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武彦民  李明雨  
文章采用1994年分税制以后的数据,构建了包括社会保障收入在内的政府收入结构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政府收入结构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流转税①和所得税收入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收入对经济的支持;而社会保障收入则与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保障收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将社会保障收入及时纳入税收体系,合理调整流转税和所得税的比例,是当前发展目标转型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余可  于凌云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的结构突变单位根过程检验方法,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79-2004年间分税制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在分税制改革后,无论是短期经济增长还是长期经济增长,其增长率变得更加平稳了,但地区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没有发生改变,而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平均水平则下降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敏杰  
本文将分税制改革的目标界定为稳定的中央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量比重、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经济、促进区域财力均等化、国家财政职能的转变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六个方面,认为目前中央与地方分配关系基本理顺,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收入总量比重不断上升,全国统一市场经济基本建立,区域财力均等化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得到了基本保证,但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功能还未能建立,并应当成为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军  
一、引言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如财政及货币政策改革,减少对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规制,广泛的实行公司化改造,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其中,税收制度在1984年和1994年进行了新中国历史上两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晏  龚六堂  
本文在 Zhang 和 Zou(1998)与 Lin 和 Liu(2000)的框架下实证检验了中国1986—2002年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效应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我们认为,分税制改革后各级政府之间政策协调能力的加强是促进财政分权积极作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体制变革的因素、转移支付的设计和政府财政支出的构成也影响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潘杨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目前尚未形成定论。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以银行贷款总额占同期GDP的比重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检验了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并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同时,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显著降低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进一步以1994年为界进行了分段估计,实证结果再一次支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表明如要更好的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就必须将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本文从分析财政收入分权契约形式出发,认为1994年以前的财政收入包干体制实际上是比例分成合同和定额分成合同的结合,而分税制是分占所有权和比例分成合同契约形式的结合,具有明显的增收激励作用,从而导致税收收入连年快速增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刚  尹希果  陈华智  
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把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作为金融发展的衡量指标对三大地区人均GDP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在我国同样成立;但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均不存在良性互动的关系,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仅停留在增加资本积累上,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不大;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对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需要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中进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能斌  马雨生  陈定华  
本文从现代制度经济学角度对我国分税制改革进行了剖析,通过对改革各方的行为分析以及改革的成本──收益分析,论证了分税制改革之所以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必然性,并从有利于改革逐渐深化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一系列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婧  
利用1998-2011年间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2002年和2008年税制改革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增值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企业所得税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这主要与2008年税制改革的影响有关。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海庆  高凌江  
通过构建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用我国分税制改革以来16年间30个省级单位的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既定税负的情况下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税负水平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但各税类、税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很大。就税类来说,财产税和流转税较利于经济的增长,而所得税和其它税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就税种来说,车船税和增值税最利于经济的增长,而城建税和个人所得税最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所以,即使在保持现有税负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也可通过优化税制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春芸  钟萍  
文章分析了税制结构调整对于宏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税制调整的经济增长效应在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间接税来说,增值税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消费税次之,而营业税则阻碍了经济增长;虽然直接税既可以通过资本所得税和劳动所得税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是对于资本和企业的减税总是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劳动和个人的减税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则相对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娟  
文章把我国划分为五个地区,对分税制改革以来1994~2006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财政分权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其他地区的财政分权不利于经济增长,民族地区的负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1998年是东北、中部、西部财政分权度由高到低的转折点,由此说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存在跨时和跨区差异,而且,1998年财政政策的转变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