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92)
- 2023(19397)
- 2022(16479)
- 2021(15240)
- 2020(12827)
- 2019(28985)
- 2018(28705)
- 2017(55669)
- 2016(29878)
- 2015(33150)
- 2014(32839)
- 2013(32331)
- 2012(29644)
- 2011(26769)
- 2010(27114)
- 2009(25162)
- 2008(24561)
- 2007(21744)
- 2006(19283)
- 2005(17638)
- 学科
- 济(136040)
- 经济(135882)
- 管理(89525)
- 业(83207)
- 企(68573)
- 企业(68573)
- 方法(53575)
- 数学(47247)
- 数学方法(46555)
- 财(37062)
- 中国(35811)
- 农(33723)
- 地方(30804)
- 业经(29133)
- 制(27438)
- 学(25343)
- 贸(22600)
- 贸易(22585)
- 农业(22390)
- 税(22188)
- 易(21871)
- 务(21101)
- 财务(21024)
- 财务管理(20976)
- 银(20790)
- 银行(20740)
- 税收(20718)
- 收(20539)
- 融(20339)
- 金融(20336)
- 机构
- 学院(422224)
- 大学(420440)
- 济(181722)
- 经济(178224)
- 管理(161273)
- 研究(144974)
- 理学(138579)
- 理学院(137058)
- 管理学(134590)
- 管理学院(133809)
- 中国(110797)
- 财(88916)
- 京(88451)
- 科学(86509)
- 所(72979)
- 农(69688)
- 财经(68519)
- 中心(65778)
- 研究所(65485)
- 江(64636)
- 经(62071)
- 业大(61368)
- 经济学(56624)
- 北京(55904)
- 农业(54168)
- 范(52652)
- 院(52412)
- 师范(52002)
- 经济学院(50697)
- 财经大学(50587)
- 基金
- 项目(278980)
- 科学(220460)
- 基金(204136)
- 研究(201081)
- 家(178786)
- 国家(177335)
- 科学基金(152561)
- 社会(130552)
- 社会科(124046)
- 社会科学(124018)
- 省(108960)
- 基金项目(107043)
- 自然(98372)
- 自然科(96151)
- 自然科学(96127)
- 自然科学基金(94408)
- 教育(92385)
- 划(91607)
- 资助(84141)
- 编号(79678)
- 成果(64511)
- 重点(63249)
- 发(62974)
- 部(61588)
- 创(58390)
- 课题(55560)
- 国家社会(54890)
- 创新(54762)
- 科研(53437)
- 制(53217)
- 期刊
- 济(206658)
- 经济(206658)
- 研究(130264)
- 中国(86001)
- 财(70204)
- 学报(65337)
- 农(63223)
- 管理(62473)
- 科学(60294)
- 大学(50387)
- 学学(48024)
- 农业(42320)
- 教育(41063)
- 融(40491)
- 金融(40491)
- 技术(38127)
- 经济研究(34778)
- 财经(34339)
- 业经(32319)
- 经(29564)
- 问题(26358)
- 业(22432)
- 技术经济(21742)
- 统计(21317)
- 贸(20653)
- 策(19674)
- 版(19451)
- 商业(19227)
- 科技(18833)
- 世界(18823)
共检索到644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明勋 冯海波
利用1998-2014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实证分析了税制结构与政府规模的关系。研究发现:(1)在地方政府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影响下,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能更好地满足地方利益最大化的诉求,致使政府规模膨胀;(2)在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中,相对于企业效益好坏,企业收入规模更能满足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企业收入而不是企业利润可以强化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对政府规模膨胀的刺激作用,地方政府可能偏好企业营收规模而非企业利润。因此,应该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胡家勇
本文研究了地方政府规模过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规模与当地人均GD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地方政府可以在培育市场、提供公共物品上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成为"帮助之手";但也有可能设租和寻租,从而阻碍当地的经济发展,成为"掠夺之手"。而设租、寻租的规模与政府的规模密切相关。本文试图通过信号传递模型解释政府规模是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以此说明政府机构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政府规模 帮助之手 掠夺之手 信号传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小坚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30多年,政府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财税政策进行梳理和回顾,分析政府的行为及其背后的动机,理解经济发展中政策的影响和作用,以期对未来经济发展及政府职能转变理清思路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政府主导 发展动力 分税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少克 陆跃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质上是由现行发展路径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和谐经济发展之路。税制结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制度变量,但目前我国税制结构与经济结构优化、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下人们福祉的提高等方面存在着矛盾。因此,必须在现代发展理念下对现行的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等进行调整,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中国税制 税制结构 经济发展 方式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元笃
采用可行性强、科学有效(尤其适用于难以量化领域的评估)的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评估体系,并运用我国30个省、市、区(不含西藏)2008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不同省、市、区政府规模的精简指数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吻合的,政府规模也存在一个最优规模的问题,各级政府应根据各自实际情况,确定适度的政府规模,而不可盲目压缩或者扩张,要以效率为导向;同时,要考虑公平、清廉等其他因素,以期对政府机构改革带来一些启示和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傅小凡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岳树民 谢思董 白林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现行税收制度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适配性不足,需要建立起适配数字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本文分析了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条件下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应用带来的经济活动变化,进而检视现行税收制度面临的适配性问题。基于统筹建设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提出进一步明确数字化交易中的税制要素、优化税制结构、研究和明确数据衍生业态的相关税收政策、探索开征适应数据要素课税的新税种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 税制结构 税收制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伍开群
经济发展方式核心在于效率。转型期,我国经济表现了低效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依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行为——绩效的逻辑分析框架,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低效成因在于市场制度扭曲。依据科斯定理,完善市场制度,必然会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从而促进资源配置、资源利用,进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市场制度,需要政府撤离市场,维护市场,而非行政干预市场,从而保证市场发挥基础性、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制度,要求打破市场垄断。因此,市场制度决定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市场制度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政府 市场 制度 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邵慰
当前,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但是市场机制并没有有效地促使经济增长由数量扩张型向效益提高型转变,所以我们需要在政府行为的视角下从政府行为、政府职能转变及制度体系等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创新。政府迫切需要逐步从当前与民争利的经济发展型政府向公共利益的社会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干预过多的全能型政府向让市场发挥作用的有限政府转变。然而,中国以GDP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决定了官员为了地方GDP的增长而不惜诉诸区域间的恶性经济竞争及放任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等行为。要实现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根本转变,就必须实现对地方政府考核方式的转变。同时,必...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政府行为 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作为一个长期过程,一国经济发展从不发达到发达经济的进展,本质上是经济结构转换过程。无论是把结构变化视为经济增长水平(以人均GDP为标志)的函数,还是把经济增长水平视为结构变化的函数,经济史的经验都证明结构转变对于发展的关键性意义。这种关键性意义对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中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为标志)属于实现下中等收入(据世界银行制定的标准,当代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正书 祝慧江
分税制对县(市)经济发展的影响杨正书,祝慧江(一)分税制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加强中央宏观调控力度;规范税收体系,依法治税;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健全市场机制:规范政府行为,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代欣 张德勇
·财税政策肩负着推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历史使命,具体有效地制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将是需要通盘考虑和全面准确部署的紧迫任务。·实现"十二五"时期财税改革的战略契机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紧握财税改革的三个主要方面:"稳收"、"增支"和"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制度安排设计涵盖:"扩内需、稳外需"的财税制度安排;"节能减排"的财税制度安排;"促创新、增效益"的财税制度安排;缩小收入分配收入差距、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财税制度安排等几个方面。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远太
发展县域经济是当前我国县域政府行为逻辑的一个可行性路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具体行为有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其行为策略为目标管理。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呈现出经营性逻辑,其特征有县域发展的政府主导性、政府运作的企业化和政府经营的泛化性。压力型体制和财政联邦主义是县域政府经营性逻辑形成的外在约束和内在动力。
关键词:
县域经济 政府行为 经营性政府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龙龙 何虎
基于政府治理能力视角,考察了2010年到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与我国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规模之间呈现出先抑制后膨胀的“U”型关联,政府治理能力在数字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规模变动的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和负向调节作用,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可与数字化协同大幅抑制地方政府规模膨胀;(2)我国数字经济影响地方政府规模变动存在三个明显的门限值,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扩大政府规模的上升区间,而中西部地区仍处于数字经济有效缩小地方政府规模的下降区间;(3)我国省际地方政府规模变动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想要持续推进高效精简的服务型政府建设,除有效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之外,还需与分权改革、高水平开放及城镇化进程相适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国强
税制结构模式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税收政策目标。经济发展水平对税制结构模式的决定作用为:前工业化时期与工业化初期只能实行城乡有别的部门式税制结构,工业化中期以后可以实行城乡统一的流程式税制结构;工业化中期与后期的流程式税制结构只能以商品税为主,后工业化时期的流程式税制结构可以自由确定商品税与所得税的相对地位。税收政策目标对税制结构模式的决定作用为:税收总水平大幅度超过单项税收最大限量时需要实行复合主体税税制结构,小幅度超过单项税收最大限量时可以实行单一主体税税制结构;为减少税收抵制、保持政治效力,需要降低财产税比重,控制所得税比重,提高商品税比重;为保持经济增长,需要降低所得税比重,提高商品税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