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76)
- 2023(20309)
- 2022(17392)
- 2021(16171)
- 2020(13843)
- 2019(31391)
- 2018(30992)
- 2017(60275)
- 2016(32785)
- 2015(36206)
- 2014(35700)
- 2013(35409)
- 2012(32092)
- 2011(28606)
- 2010(28481)
- 2009(26668)
- 2008(26526)
- 2007(23397)
- 2006(20633)
- 2005(18437)
- 学科
- 济(130561)
- 经济(130384)
- 业(111970)
- 管理(106877)
- 企(99022)
- 企业(99022)
- 方法(60260)
- 数学(49923)
- 数学方法(49314)
- 财(43974)
- 农(39011)
- 业经(36637)
- 中国(31680)
- 务(29328)
- 财务(29251)
- 财务管理(29207)
- 制(28838)
- 企业财务(27794)
- 农业(26706)
- 学(25474)
- 地方(23079)
- 贸(23054)
- 贸易(23043)
- 技术(23005)
- 理论(22793)
- 易(22409)
- 和(22261)
- 税(22214)
- 体(20989)
- 税收(20739)
- 机构
- 学院(464405)
- 大学(462987)
- 济(186184)
- 管理(184358)
- 经济(182385)
- 理学(159681)
- 理学院(157966)
- 管理学(155227)
- 管理学院(154384)
- 研究(150192)
- 中国(113751)
- 京(97314)
- 科学(93282)
- 财(92734)
- 农(81107)
- 所(75308)
- 财经(73068)
- 业大(71903)
- 江(69066)
- 研究所(68186)
- 中心(68005)
- 经(66380)
- 农业(63799)
- 北京(60644)
- 经济学(56260)
- 范(56235)
- 师范(55547)
- 州(54663)
- 院(54464)
- 财经大学(54168)
- 基金
- 项目(315224)
- 科学(247961)
- 基金(230408)
- 研究(226224)
- 家(202147)
- 国家(200447)
- 科学基金(172682)
- 社会(143689)
- 社会科(136253)
- 社会科学(136215)
- 省(122887)
- 基金项目(122184)
- 自然(114052)
- 自然科(111478)
- 自然科学(111446)
- 自然科学基金(109462)
- 教育(103557)
- 划(103272)
- 资助(94935)
- 编号(90924)
- 成果(72921)
- 重点(70533)
- 部(69225)
- 创(66763)
- 发(66117)
- 创新(62020)
- 课题(61785)
- 科研(60748)
- 国家社会(59477)
- 教育部(59376)
- 期刊
- 济(204021)
- 经济(204021)
- 研究(135876)
- 中国(83491)
- 学报(76592)
- 财(74745)
- 农(74015)
- 管理(70654)
- 科学(68416)
- 大学(58136)
- 学学(55515)
- 农业(50276)
- 教育(43270)
- 技术(40047)
- 融(39154)
- 金融(39154)
- 财经(36007)
- 业经(34650)
- 经济研究(32191)
- 经(30843)
- 业(27649)
- 问题(26934)
- 技术经济(23343)
- 版(22933)
- 科技(22103)
- 财会(21447)
- 现代(21300)
- 商业(20694)
- 理论(20589)
- 贸(19836)
共检索到676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叶 刘小兵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企业“稳投资”对于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2008—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税负转嫁视角研究了税制结构变迁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提升间接税比重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没有显著影响,而提升直接税比重则显著促进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提升直接税比重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应主要来自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和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直接税比重的提升在降低企业现金流水平的同时通过增加企业债务融资来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的增长。本文研究为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速下滑的现象提供了微观解释,为制定有助于企业实现“稳投资”目标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固定资产投资 间接税 直接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志勇 王鸿博 李春波
本文以2010~2016年服务外包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双重差分法分析营改增对服务外包企业投资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营改增后服务外包企业的投资意愿、创新能力有显著提升,而税负转嫁能力有所下降;企业规模对营改增后企业投资意愿、税负转嫁能力有正向调节作用,对创新能力起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高投资决策科学性、提升创新能力等相关对策建议,力求为服务外包企业把握营改增政策机遇、提升税负转嫁能力,增强其创新能力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服务外包企业 营改增 投资意愿 税负转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晓东
以2011—2015年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营改增"政策对企业投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企业税负转嫁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营改增"整体上促进了企业投资价值相关性,企业的税负转嫁能力越强,"营改增"促进企业投资价值相关性的效应越显著;区分控制权性质后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营改增"显著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价值相关性,且企业税负转嫁能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研究结论表明"营改增"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优化作用,为政府完善后续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文娟 李奕
降低税率、改善税制结构能够减少企业现金流出,增加企业创新投入。文章基于我国现行税收制度背景,探讨税负水平、税制结构与企业研发投资之间的影响机理,通过对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税负水平对企业研发的确存在挤出效应,间接税对企业研发的影响更大,降低间接税的比重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发投资水平的提高,税制结构在缓解税负水平对企业研发投资挤出效应中具有积极作用。根据上述结论,文章提出增强税收激励政策的普惠性和连续性、强化企业实质性研发投资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强间接税收激励政策等建议,以期促进企业研发投资。
关键词:
税负水平 税制结构 研发投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颖
本文借鉴ELES模型,利用横截面数据对我国不同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八类消费性支出进行了微观模拟,对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居民在消费支出过程中承担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情况,对税负转嫁的方式和力度进行了实证评估。结果发现,我国商品税不具有明显的累退性,商品税"中性"特点显著。但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税收负担份额是不同的,居民税收负担与商品税征税范围、税率等要素高度相关。基于此,提出要逐步降低商品税比重、进一步扩大"营改增"范围、完善消费税功能、以及将价内税改为价外税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品税 税负转嫁 价格弹性 居民消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石丁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 ,将所纳税收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征税或增税后纳税人提供 (或取得 )的商品 (或要素 )的价格是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 ,而影响税负归宿的决定因素则是纳税人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程度。
关键词:
税负转嫁 纳税人 价格 税负归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姿兰
本文选择2013—2017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其经验数据对营改增背景下税负转嫁能力和金融关联对企业现金持有这一财务策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营改增背景下税负转嫁能力和管理层金融关联均能显著降低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同时管理层金融关联在税负转嫁能力和现金持有量的关系中起到了挤出效应,即金融关联显著削弱了税负转嫁能力对企业现金持有量的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可为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合理化提供借鉴,并提升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关键词:
金融关联 税负转嫁能力 现金持有 营改增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升
合理的税制结构是实现税收功能的重要基础,税制与税制结构都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税负归宿与税制功能的实现。从税负归宿角度审视税制结构,更易于探讨税制结构的问题及优化对策。本文从税负归宿的角度,对税制结构的现状及优化路径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发挥税收功能,深化税制改革。
关键词:
税负归宿 税制结构 宏观税负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晓宇 郭树荣
通过税负转嫁方法分析了现行房地产产品与房地产税有关环节,重点在交易环节和保有环节,运用供需弹性和税收资本化的理论,研究了房地产税的税收归宿。分析结果表明,征收房地产税可以降低房价,有利于提高税收的效率和透明度。
关键词:
房地产税 财产税 税负转嫁 弹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阳 胡怡建
在经济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纳税义务人并不是税收承担者,纳税人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转移税收负担。所谓税收转嫁就是纳税人不实际负担政府课于他们的税收,而通过购入或卖出产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承担的过程。税负归宿是税收转嫁过程的终点,是指税收负担者无法将其负担再转嫁到其他人身上,而最后由自己来负担的状况。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席玮
本文基于税负转嫁的视角,构造了要素收入有效税率的核算框架,详细界定了各种要素税负的核算范围,并实证测算了1995-2010年中国劳动与资本的实际有效税负。研究发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要素税负也并不算低。其中,间接税对居民消费的转嫁作用、增值税进项抵扣环节的重复计税是劳动、资本有效税率攀升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要素收入 有效税负 间接税转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睿蕾 陈良华
由于增值税具有易于转嫁的性质,企业能获得的"营改增"政策红利程度与其自身税负转嫁能力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阐述了"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作用机理,并以供应商议价能力和客户议价能力作为企业税负转嫁能力的衡量指标,通过公式推导分析了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其次基于现金来源与运用的约束,采用系统方程考察了"营改增"的政策效应以及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最后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政策效应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改善企业现金持有状况;税负转嫁能力会改变"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政策效应,税负转嫁能力越强,"营改增"政策效应越强;"营改增"的政策效应及税负转嫁能力对政策效应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企业中显著;在考虑"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影响时应综合考虑其他与现金流相关项目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后续宏观政策及时调整和补充提供了有效实证证据和结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乔睿蕾 陈良华
由于增值税具有易于转嫁的性质,企业能获得的"营改增"政策红利程度与其自身税负转嫁能力密切相关。本文首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费用理论阐述了"营改增"对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的作用机理,并以供应商议价能力和客户议价能力作为企业税负转嫁能力的衡量指标,通过公式推导分析了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其次基于现金来源与运用的约束,采用系统方程考察了"营改增"的政策效应以及税负转嫁能力对"营改增"政策效应的影响;最后对不同产权性质、不同行业类型企业的政策效应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能有效降低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