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3)
- 2023(11721)
- 2022(9823)
- 2021(9085)
- 2020(7658)
- 2019(17699)
- 2018(17194)
- 2017(33980)
- 2016(18209)
- 2015(20341)
- 2014(20075)
- 2013(20438)
- 2012(19164)
- 2011(17430)
- 2010(17327)
- 2009(16654)
- 2008(16691)
- 2007(14715)
- 2006(13081)
- 2005(12281)
- 学科
- 济(87771)
- 经济(87656)
- 管理(56196)
- 业(53820)
- 企(45000)
- 企业(45000)
- 方法(39157)
- 数学(34426)
- 数学方法(34252)
- 财(27222)
- 中国(24368)
- 税(21795)
- 农(21251)
- 制(20661)
- 税收(20340)
- 收(20165)
- 业经(18936)
- 贸(17043)
- 贸易(17035)
- 易(16604)
- 务(15129)
- 财务(15110)
- 财务管理(15079)
- 体(14991)
- 地方(14466)
- 企业财务(14465)
- 融(14275)
- 金融(14273)
- 银(14089)
- 银行(14078)
- 机构
- 大学(270494)
- 学院(266281)
- 济(128937)
- 经济(126934)
- 管理(102689)
- 研究(92617)
- 理学(88678)
- 理学院(87788)
- 管理学(86865)
- 管理学院(86355)
- 中国(73156)
- 财(65973)
- 京(56027)
- 财经(51191)
- 科学(48432)
- 经(46630)
- 所(44754)
- 经济学(43355)
- 中心(40415)
- 研究所(39717)
- 经济学院(39181)
- 江(38569)
- 财经大学(38251)
- 北京(36058)
- 农(34587)
- 院(33092)
- 范(31552)
- 业大(31448)
- 师范(31306)
- 州(29772)
- 基金
- 项目(170180)
- 科学(137667)
- 基金(129571)
- 研究(128790)
- 家(110761)
- 国家(109959)
- 科学基金(95571)
- 社会(88838)
- 社会科(84692)
- 社会科学(84677)
- 基金项目(66969)
- 省(61273)
- 教育(58100)
- 自然(56878)
- 自然科(55576)
- 自然科学(55562)
- 自然科学基金(54703)
- 资助(53743)
- 划(52131)
- 编号(49174)
- 成果(41962)
- 部(41146)
- 国家社会(39086)
- 重点(38237)
- 制(38179)
- 发(37004)
- 教育部(36753)
- 创(35742)
- 人文(35162)
- 性(34653)
共检索到408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储德银 纪凡
税制结构变迁从理论上既能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还能通过内部税种调整与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诠释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实证考察税制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总量与结构效应,结果发现:一是商品税与所得税从总体上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所得税的激励效果相对更加显著;二是在商品税政策内部,增值税与营业税可以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消费税反而会阻滞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三是在所得税政策内部,个人所得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储德银 纪凡
税制结构变迁从理论上既能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调整,还能通过内部税种调整与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系统诠释税制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然后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系统GMM估计实证考察税制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总量与结构效应,结果发现:一是商品税与所得税从总体上均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所得税的激励效果相对更加显著;二是在商品税政策内部,增值税与营业税可以显著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消费税反而会阻滞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三是在所得税政策内部,个人所得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向推动作用相对优于企业所得税;四是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人力资本质量均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反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负面效应。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雪飞 赵磊
新常态下,寻找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因素是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的有益探索。本文在理论阐述旅游业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理和调节条件的基础上,首先定量识别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然后构建了关于旅游业和产业结构变迁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旅游业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推进产业结构变迁,并且旅游业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边际促进效应大于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边际促进效应。另外,市场化和城镇化是旅游业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渠道,旅游业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城镇化效应"要大于旅游业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市场化效应"。上述发现表明,政府通过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化环境,以及适度实施以旅游业为导向的城镇化策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魏农建 刘静波
本文主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重新诠释,提出目前我国产业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相关参与主体在调整过程中角色"易位"或"缺位"造成的,明确指出企业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而市场需求则是结构调整的源泉,产业结构调整是资本在各个部门间流动,追逐利润的结果。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 政治经济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林辉 付剑茹 刘广瑞
采用中国199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在不同的政府干预程度下产生显著的差异。检验发现,地区金融发展分别降低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提高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率,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但是,在政府干预程度越强的地区,地区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受到越多的削弱。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过度的政府干预,从而影响了金融在产业发展中的资源配置功能,政府对金融干预的适度调整将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
地区金融发展 政府干预 产业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此同时,产业结构欠缺合理化抑制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可正向调节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本文认为,政府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除应着重强调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还需高度关注产业结构合理化,从而为发挥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正向调节作用创造条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向阳 潘妍 童馨乐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追求高速增长转换为追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针对这一情境下如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带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问题,以2004—2016年中国230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重点从产业结构服务化、工业化和服务业结构高级化三个方面,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结构服务化并不能够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增长,只有产业结构服务化与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同步进行才能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工业化与服务业结构高级化进程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产业结构变迁对不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产业结构服务化能促进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工业化则更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上实证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仍较为稳健。基于此,各地区在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升级,并结合本地要素禀赋、经济基础与工业化水平等,建立更加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考核体系,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子红 李俊伟
本文对1998-2012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金融发展的协同性进行VAR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金融发展相互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失衡造成了金融的错位发展,进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针对这一状况,西部地区必须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促进金融支持有效化,从而加快实现产业带动金融、金融支持产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姚洪心 郝慧慧
选取广东省2001-2010年16个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所有制结构视角,检验FDI技术溢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FDI总体上产生了正向显著的水平技术溢出效应,对民营及内资企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FDI垂直溢出效应为负,但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后向溢出显著促进了国有企业技术进步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屈田雨
基于我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首先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其次将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的策略互动行为纳入分析框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能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的策略互动行为呈现良性竞争,环境规制发挥正向溢出作用,在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更大地推动了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力存在门槛效应,整体上看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呈现为“U型”发展态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巍 陈冬华 刘磊 梁上坤
地方政府引导地区产业调整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对于地方政府如何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现有文献着墨不多,且存在一定分歧。本文从官员异地调任引起企业产品结构变化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的微观层面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会借鉴官员上一任职地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选择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主要表现为:官员异地调任后,现任职地企业的产品会和上一任职地企业调任发生前一年的产品趋同,且这一结果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产品趋同的程度和官员任职经历的特征有关,发达地区经历、长期经历、直接经历、成功经历以及典型经历更容易被借鉴;地方政府的产业方向引导,同时考虑了官员任职的两地资源禀赋差异、比较优势和调整成本等客观因素。本文为地方政府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确定提供了一个新解释,为理解大国内部产业转移路径、地区产业布局形成机制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同时也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知识共享等问题提供了参考和补充。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地方政府 经验借鉴 产品趋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星 蒋水全 付强
文章立足于我国特定的制度环境,在政治关联理论与资本结构理论相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了政治关联会如何影响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动态调整速度,以及制度环境对此传导效应的影响。检验发现:政治关联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且此效应在货币政策趋紧阶段或市场化进程较慢的地区表现更突出。但政治关联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政治关联带来的融资优势会减小资本结构的调整摩擦,进而加快其调整速度;但另一方面,政治关联后的预算软约束预期也可能导致企业优化资本结构的动力减弱,从而阻碍了资本结构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袁建国 宋文娟 赵凯
碳税是发达国家用来减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的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手段。相对于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其显著特征之一是高碳产业处于主导地位,背负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碳税征收能够有效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本文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研究我国碳税制度的设计,不仅对减缓二氧化碳排放增长速度有积极作用,而且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使我国产业结构符合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碳税 制度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