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7)
2023(8997)
2022(7469)
2021(6697)
2020(5721)
2019(12909)
2018(12679)
2017(25652)
2016(13862)
2015(15256)
2014(15018)
2013(15133)
2012(13945)
2011(12481)
2010(12482)
2009(11864)
2008(11920)
2007(10679)
2006(9381)
2005(8666)
作者
(37386)
(31347)
(31315)
(30011)
(20120)
(15045)
(14211)
(12030)
(11877)
(11294)
(10927)
(10647)
(10196)
(10080)
(10001)
(9847)
(9391)
(9059)
(9034)
(9007)
(8045)
(7635)
(7631)
(7172)
(7156)
(7068)
(6950)
(6790)
(6259)
(6033)
学科
(60415)
经济(60316)
管理(48068)
(44237)
(37843)
企业(37843)
方法(29465)
数学(26937)
数学方法(26722)
(24609)
(21717)
税收(20274)
(20103)
(17128)
中国(15073)
(14711)
(14185)
财务(14151)
财务管理(14120)
企业财务(13540)
业经(12857)
(12307)
(10664)
金融(10659)
体制(10621)
(10426)
银行(10411)
(10304)
贸易(10298)
(10017)
机构
大学(198769)
学院(196938)
(88752)
经济(87201)
管理(77030)
理学(67028)
理学院(66361)
管理学(65513)
管理学院(65135)
研究(62025)
(50915)
中国(48811)
(39393)
财经(38778)
(35225)
科学(33135)
(29896)
经济学(29797)
(29503)
财经大学(28915)
中心(28163)
经济学院(27081)
(26453)
研究所(25777)
业大(24734)
北京(24665)
(22817)
(22561)
商学(22245)
商学院(22074)
基金
项目(128762)
科学(103970)
基金(97960)
研究(95489)
(83587)
国家(82945)
科学基金(73073)
社会(65578)
社会科(62469)
社会科学(62454)
基金项目(50927)
(48164)
自然(45104)
教育(44373)
自然科(44094)
自然科学(44085)
自然科学基金(43391)
资助(40895)
(40344)
编号(36624)
成果(31197)
(30815)
(30667)
重点(28712)
国家社会(28463)
教育部(27486)
(27195)
(26613)
人文(26481)
(25805)
期刊
(94891)
经济(94891)
研究(65707)
(41433)
中国(35978)
管理(29393)
学报(27485)
科学(24662)
(24037)
大学(22357)
学学(21349)
(21066)
金融(21066)
财经(20342)
(17297)
经济研究(16530)
(16235)
教育(16046)
(15674)
农业(15485)
技术(15423)
税务(13937)
业经(13817)
问题(12746)
(10816)
财会(9753)
国际(9570)
技术经济(9459)
会计(9130)
世界(8916)
共检索到297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维嘉    储德银    纪凡  
本文从“总体富裕”和“发展共享”两个维度测度我国281个地级市的共同富裕指数,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我国税制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而且这一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考察结果显示,增值税对共同富裕具有反向作用,而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比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税制结构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为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提升直接税比重逐步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还要不断优化间接税的内部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俊宏   赵立娟   康晓虹   薛凤蕊  
为探讨土地流转对农民共同富裕的影响、异质性差异及作用机制,基于2016—2020年CFPS农户调查数据,采用面板Logit、PSM、中介效应及调节效应等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共同富裕水平,且土地转出的边际影响更大;土地流转对除健康外的共同富裕各维度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且土地流转更能提升转出家庭各维度的共同富裕水平;土地流转对农民共同富裕促进效应存在初始耕地禀赋、地区和年龄等方面的异质性;土地流转通过规模经营、非农就业、家庭化流动、心里预期及城镇居住效应等路径提升了农民共同富裕水平。因此,本研究力证土地流转让农民在经济和能力层面的富足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为扎实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銮淏  李勇坚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特征。按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的分析框架和逻辑思路,本文聚焦我国省级行政区的经验事实,分析并总结出服务业开放对共同富裕发展程度的影响机制,运用2004—2020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经过严谨科学的多层次论证后,本文得出研究结论:服务业开放促进我国各省份共同富裕发展程度的提高;省际贸易壁垒限制服务业开放对共同富裕发展程度的促进效应。针对现实状况和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因地制宜,推动构建高质量、高水平服务业开放型经济体制;协调统筹,加快形成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多元促进,重视优化人力资本培育环境和国内产业生态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心怡  黄颖  黄思睿  张桃霖  
基于2013—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和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在收入提升和缩小差距方面作用效果明显;结构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均有效促进了共同富裕,其中包容性特质(覆盖广度)的促进效果表现更为明显;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中西部地区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而东部地区更多地表现为增收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机制促进了共同富裕,同时通过经济增长机制中介促进收入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相关部门应当夯实数字普惠金融基础支撑,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从而帮助低收入群体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严卿文  达潭枫  杜笑妍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近年来,随着科技在金融领域快速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缩小收入差距、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过程、渠道、作用机制、异质性以及空间效应等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提高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创业活跃度在其中起到渠道作用,同时,这一影响还存在正向空间效应。研究还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创业活跃度可以从富裕度、共同度、生活保障及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升共同富裕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长玉   赵启程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就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特征,拐点处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数约为0.975。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促进作用。(2)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一方面,对外开放度越高,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抑制作用越显著;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抑制作用会随着政府干预力度的加大而弱化。(3)数字经济发展对本地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效应,但对邻近地区共同富裕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薇  王诗勇  王洪卫  
实现共同富裕是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长期目标。互联网发展作为信息技术时代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变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会如何影响居民家庭实现共同富裕?文章匹配中国家庭金融(CHFS)数据与城市宏观数据就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居民家庭实现共同富裕,就业质量提升是其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对农村户籍、低学历或非正规就业群体,该作用更加明显;从结构分析来看,互联网发展对物质富裕和社会共享具有正向作用,而对精神富裕没有显著影响,其原因在于工作阶层认同未能提升。政策启示在于,可通过改善互联网相关职业群体在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增强其精神幸福感,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海涛  贺佳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而税制结构对城乡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影响。具体来说,个人所得税比重的提升能够促进城乡共同富裕,而间接税内部结构的变动则不会对城乡共同富裕程度产生显著影响。税制结构的变动不能同时促进城乡物质共同富裕、公共服务共同富裕以及精神共同富裕,且在整体税负不变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调整税制结构很难同时提高城镇和农村的绝对富裕水平。鉴于此,我国应适当提高中央政府的财政权力,维护城乡就业公平;适当提高税制结构中直接税的比重,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比重;为促进城乡共同富裕,除了税制结构需进行调整外,还应该配套施行其他经济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贾敬全  陶冶  
构建现代化税制体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为避免单一要素测度共同富裕的片面性,厘清税制结构与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文章从发展、共享与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测算共同富裕指数,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2010—2021年长三角26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直接税比重对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积极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税制结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税制结构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即仅在Ⅰ类小城市中成立,其他城市效应并不显著。据此,应推动提升直接税比重的税制结构改革,依托所得税改革优化税制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地制宜择机推进主体税种税制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健  谷兰娟  王超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本文基于发展与共享理念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依托固定效应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税制结构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直接税比重与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正相关,间接税比重则与之相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直接税比重的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应首当其冲。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当人均GDP超过一定标准时,直接税占比越高越能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在这一阶段,提高直接税比重的重点仍然是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研究结论为中国税制结构调整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明确定位了不同税系、不同税种在提升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的调控作用,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冯苑  聂长飞  
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的一支生力军。在测度中国2011—2019年270个城市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且具有做大做好“蛋糕”和切好分好“蛋糕”的双重功能。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提高了示范城市的电商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水平,并扩大了示范城市的市场需求,进而推动共同富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规模越大、行政级别越高、营商环境越优、数字金融发展越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共同富裕的促进效应越大。本文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能够为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有效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沛   张小军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文章基于2013—2021年我国25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劳动收入份额与共同富裕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水平,且上述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强,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城市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较弱。机制分析表明,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是数字经济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呈现非线性递增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肖磊  王亚萍  
中国正值实现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经济转型时期,有效的税制结构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实力提升、全面实现经济转轨的关键因素。综观世界税制结构改革的趋向,综合考虑税种的优劣和中国实际情况,提高直接税比重、优化间接税内部税种结构、逐渐降低间接税比重是中国税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应走出分配不均的困境,以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新理念引导税制结构转向以直接税为主,从而倒逼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明  张兴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使用熵权法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和共同富裕的指标体系,结合2013—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考察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1)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阻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2)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是通过扩大机会不平等、降低中等收入群体占比的途径影响了共同富裕;(3)经济发展程度、市场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对共同富裕的负面影响越明显。为此,政府需要因地制宜,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以夯实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志勇  
税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包括税制改革在内的多项措施共同发挥作用。从历史和比较视角入手,结合直接税制改革,对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税制改革问题进行系统性思考,在此基础上指出:要正确认识促进共同富裕的税收力量;明确不同发展阶段促进财富创造的税制改革任务;区分税制改革的短期和中长期任务;个人所得税制改革需要结合税负归宿来研究推进;税制改革并不是万能的,需要有超越税制改革的补救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