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7)
2023(8338)
2022(7134)
2021(6373)
2020(5589)
2019(12483)
2018(12189)
2017(25162)
2016(13266)
2015(14628)
2014(14481)
2013(14741)
2012(13615)
2011(12328)
2010(12328)
2009(11726)
2008(11716)
2007(10567)
2006(9321)
2005(8744)
作者
(35621)
(29933)
(29924)
(28697)
(19147)
(14302)
(13650)
(11383)
(11289)
(10802)
(10486)
(10188)
(9719)
(9612)
(9473)
(9399)
(8948)
(8683)
(8588)
(8545)
(7759)
(7264)
(7091)
(6870)
(6840)
(6724)
(6621)
(6430)
(5902)
(5717)
学科
(60576)
经济(60479)
管理(46755)
(43518)
(37174)
企业(37174)
方法(30370)
数学(27713)
数学方法(27592)
(23912)
(21720)
税收(20272)
(20102)
(16836)
中国(14357)
(13896)
(13635)
财务(13619)
财务管理(13590)
企业财务(13050)
业经(12292)
(12128)
(12052)
贸易(12048)
(11721)
体制(10670)
(10419)
金融(10417)
(10207)
银行(10196)
机构
大学(194680)
学院(192858)
(90467)
经济(89023)
管理(76587)
理学(66655)
理学院(66064)
管理学(65399)
管理学院(65026)
研究(59592)
(51039)
中国(47062)
财经(39323)
(38047)
(35683)
经济学(30380)
科学(30168)
财经大学(29325)
(28819)
(27958)
经济学院(27698)
中心(27025)
研究所(24385)
北京(23729)
(23421)
商学(23283)
商学院(23109)
业大(22594)
(21958)
(21553)
基金
项目(124488)
科学(101116)
基金(95548)
研究(93292)
(80792)
国家(80207)
科学基金(71123)
社会(64856)
社会科(61970)
社会科学(61958)
基金项目(49900)
(45959)
自然(43447)
教育(43207)
自然科(42500)
自然科学(42494)
自然科学基金(41817)
资助(39650)
(38353)
编号(36153)
(30256)
(30216)
成果(29881)
国家社会(28271)
教育部(27431)
重点(27431)
人文(26533)
(26306)
(25417)
(25120)
期刊
(97949)
经济(97949)
研究(65838)
(40761)
中国(33163)
管理(28974)
学报(24483)
科学(22771)
(20653)
金融(20653)
财经(20432)
(20236)
大学(20070)
学学(19144)
经济研究(17940)
(17399)
(16191)
(15708)
业经(14629)
技术(14279)
税务(13968)
教育(13819)
问题(12977)
农业(12856)
(11737)
国际(10500)
商业(10290)
技术经济(9394)
财会(9340)
理论(8954)
共检索到290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胜  冯海波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消费外溢现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对于消费者的居住国而言,过度的境外消费会削弱本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从税制结构视角探究消费外溢的形成机理,进而通过完善税收制度解决消费外溢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税制结构与消费外溢的内在联系,然后利用2006—2013年的跨国数据,通过动态面板与空间面板的方法验证了税制结构对消费外溢所施加的影响。研究表明:税制结构是影响消费外溢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于其他国家,间接税在一国总税收中的占比越高,越容易引发消费外溢,间接税占比每增长1%,境外消费比重增长0.8345%;相应地,其他国家提高间接税也会阻止本国居民的境外消费,减少消费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得前  
本文以121个经济体为样本,对影响中小企业税收遵从成本的税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税制简化与透明度的提升、纳税次数的减少有利于促进税收遵从成本的减少,税率与税收遵从成本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我国中小企业税收遵从成本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复杂的税制和繁杂的纳税申报程序造成的。合并申报、简化、优化纳税程序,为纳税人提供优质、快捷的纳税服务是降低纳税遵从成本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光  王选华  廖上胜  
文章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对FDI(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产生的影响,认为这种影响因企业的规模和市场势力不同而发生变化。建议政府做引资决策时,对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应重点考虑引进技术基础好、创新能力强的大型跨国公司,这样可以获取技术外溢带来的好处;对于那些分散程度较高、企业规模较小的行业,通过政策引导,促进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垂直联系,从整体上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若召  张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之博  赵岳  
本文运用80个国家和地区1991~200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静态面板工具变量估计、动态面板模型和Tobit模型,探讨了各国金融发展水平对其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解释其对外资产负债结构差异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FDI资产和组合股权资产占GDP的比重越大,债务负债占GDP的比重也越高。金融市场越发达的国家,资产项下风险较高的股权性资产越多,而负债项下风险较低的债务性负债越高,反之亦然。本文的结果启示我们,中国若想改变对外资产收益较低而对外负债成本较高的不利局面,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是重要的努力方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田彬彬   张欢   杨健鹏  
避税动机是企业间关联交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但如何构建两者的直接关系是已有研究的难点。中国的消费税在税制设计上采取了生产环节单一征税的模式,而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转让定价操作是该模式下避税的唯一方式。本文利用2015年消费税税目调整的外生冲击,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进行关联交易的避税动机。研究结果显示,与消费税非涉税企业相比,当企业成为消费税涉税企业之后,其流出型商品类关联交易规模出现了显著提升,但对流入型商品类关联交易、非商品类关联交易则没有影响,这符合消费税在生产环节征收的特征。此外,研究还发现,关联交易主要集中在母子公司之间,这同样契合利润在集团内部流转的逻辑。最后,在涉税信息稽核、内部治理水平以及外部监管能力等多个维度,研究结论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当前消费税体制改革和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覃毅  
FDI对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是正是负未有定论,造成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的异质性在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事实上,企业异质性,尤其是所有制结构的不同会带来技术溢出差异,并且在行业当中具有普遍性。厘清企业异质性与FDI溢出效应的关系,一方面可以最终回答FDI技术外溢效果如何,并有助于深入理解FDI技术溢出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有助于理解所有制结构本身如何影响企业的效率。本文采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从产业关联视角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异质性的确影响了国内企业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具体表现为FDI对民营供应企业的后向溢出效应非常明显;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下游采购企业,主要是其中的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率增...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曾姝  李青原  
本文以2003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企业的税收激进行为具有通过共同审计师传导的外溢效应,即与税收激进的企业有共同外部审计师的客户也会体现出税收激进行为。企业的税收激进行为是企业代理问题的一种表现,审计作为企业的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对这种行为具有监督和抑制作用。企业的税收激进行为通过共同审计师的外溢效应体现出不同审计师之间监督作用的系统性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较高的地区税收征管强度对这种外溢效应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王伟涛   董雅洁  
基于1998—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从结构视角探讨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和异质性等问题。基准检验发现,总量跨境资本流动以及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跨境资本流动具有显著的顺周期特征,直接投资顺周期特征不显著;国内金融风险改善、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汇率稳定性增加会强化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证券投资顺周期特征主要由企业驱动,其他投资主要由商业银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时总量跨境资本、证券投资、其他投资流入顺周期特征更为明显;金融危机后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对全球金融周期更敏感。进一步分析表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全球金融周期渠道影响各国跨境资本流动。拓展模型检验表明,不同类型经济体储备政策变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新兴市场经济体倾向于使用外汇储备对冲风险和稳定汇率。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做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强  徐康宁  
文章将自然资源引入Romer(1990)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建立了一个包括四部门的封闭经济系统,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得到,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资源生产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阻碍作用,"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主要表现为资源型经济对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此外,文章基于OECD和BRICS 37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资源生产(开发)和资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进一步表明,资源生产和资源消费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于资源开发地区(资源供给者)而言,自然资源是"诅咒";对于资源需求者而言,自然资源是"福音","资源生产诅咒"和"资源消费福音"命题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福前  曹欣玮  
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之后,居民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不断走低,而且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究其原因是,一方面分税制改革之后的税收结构不利于居民收入的相对增长,另一方面分税制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的能力,从而导致了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实证分析也表明,随着分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呈现出显著的下降特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维嘉    储德银    纪凡  
本文从“总体富裕”和“发展共享”两个维度测度我国281个地级市的共同富裕指数,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考察我国税制结构优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以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提高直接税比重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而且这一实证结论具有稳健性。异质性考察结果显示,增值税对共同富裕具有反向作用,而提高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比重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税制结构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为促进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通过提升直接税比重逐步形成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体系,还要不断优化间接税的内部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惠明  章合杰  
本文研究表明,不同金融领域的改革对城市化的影响存在差异。放松利率管制,降低银行业进入壁垒,加快银行业私有化和发展资本市场对城市化具有正向影响;加强银行业监管对城市化具有负向影响;降低信贷控制和法定准备金要求,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对城市化不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冠宏  张馨月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1970-2011年全球161个国家的数据,系统考察了金融发展对海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从存量来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海外直接投资,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一些差异。如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效率高,反而降低了海外直接投资规模,但证券市场规模有助于海外直接投资,而发展中国家没有上述特征;从流量来看,金融发展深化和证券市场规模有助于海外直接投资,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呈现较大差异;本文将一国的法律起源作为金融发展的工具变量,克服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后,上述结论仍然稳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荷芬  马淑琴  徐英侠  
本文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将基础设施投入引致的要素积累效应纳入H.Oniki和H.Uzawa(1965)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广义基础设施投入影响服务贸易结构的理论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GMM两步法对80个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及其分群组在1996-201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交通、能源和通讯等经济性基础设施变量与服务贸易结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性基础设施变量中,研发基础设施具有正向作用,医疗、教育和环保基础设施却呈负向作用,同时研发、医疗和教育基础设施变量均有显著的滞后效应;进口贸易有利于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而FDI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作用不显著。对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